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

趣读通鉴11:魏国霸业(2)

在上篇中,经过一个营销广告故事,演绎了一个求贤若渴的明君形象,也诉说了人才的三大诉求。

留人关键不过三点:一靠待遇,二靠前景,三靠态度,三者缺一可,缺二可,缺态度却不可!

在如此营销广告天下皆知之后,魏国顿人才鼎盛,给霸业开了好头。

可纵横捭阖的战国初期,仅有人才也是不够的。

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1)

(魏文侯)

伟人说,胜利保证有三:统一战线、组织建设、武装斗争。

组织建设这块,经过人才吸纳,有了初步的框架,第二步该是啥?

当然是统一战线。

这统一战线又分两方面,第一为统一内部强化组织建设,第二为统一外部,强化盟友体系。

简而言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自己,争霸天下。

对这点,魏文侯也有着深切的认知,由此又演绎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主题各有不同,一个对人,一个对国。

管他虚不虚,反正演绎的很好,结果也很不错。

司马光老爷子,说这段故事时,估计是将魏文侯当帝王榜样去演绎的,因此写的唯妙唯俏,所谓树典型,就是这个意思。

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2)

(打仗是常态)

第一个故事:

话说有次,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喝的不亦乐乎,正高兴时,突降大雨。这鬼天气,继续喝酒或回去才是正经事,可魏文侯偏不回去,反而对左右说,备车去山野中。

左右侍者疑惑问:今日饮酒如此快乐,现在天气突变下大雨,君上想去哪里啊?

魏文侯说:我今天和一个山野村长虞人约好了,要和他一起打猎,虽然饮酒作乐很快乐,可也不能违约啊,随后亲自赴约围猎!

一般人看到这都会想,这魏文侯真是个实诚人,如此讲信用。

践行君主一诺千金气度,也彰显与人和睦态度,还体现精力充沛的健康度。

如此三度对象,仅仅是一个小人物,有胃口,讲义气,是个人物!

听完故事,各个敬佩有加,脱口而出明君,我估摸着唯一不爽,应是那村长虞人了。

你说你一君王,非要跟我较真,天降大雨还要和我一起围猎,这是打猎天气吗?

可村长虞人不敢咋地啊,只能配合!

因为他虽叫虞人,却不愚啊,要是真跟国君较真,不是没事找事吗?

就如今日无数领导,心血来潮喝酒后胡言,随下属一句客气之言,就答应某某事,第二天一定要办到一样!彰显自己的平易近人同时,也给人传递一个自己守信用的标签。却没想下,有时候下属只是客气而已.....

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3)

(别太认真)

那么魏文侯为何要如此?不过一场营销包装而已!

要知道当时群臣都在,一大群人前呼后拥跟着自己主君喝酒作乐,还都是自己心腹大臣,这是多好的作秀场景啊。

一群人,看着君王喝酒喝的五迷三道的,还记得自己的约定,一定要去赴约,这“守信”的形象不就立马高大上了吗。冒着雨去打猎,仅因和朋友有约,而这朋友的身份还如此低微。对这样的人,都讲究诚信。

我们这群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君王一定会更讲信用。

年终奖、绩效、工资、职位绝对稳稳当当,跟着他有奔头。

这即是上位者的守信,也是政治家的权谋,通过一点点小细节,建立一个个伟光正的形象,说他们全都是作秀演绎,有点不公。

但任何行动皆不会是无的放矢,而是意有所指。

大家寻思寻思,如果你的领导,突然也这样,估计读过《资治通鉴》,这个时候鼓掌配合就好,别郁闷别烦,留个心眼即可!

因为真正能兑现的,不能说没有,不过少之又少而已。

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4)

(春秋前后格局)

借这个秀,魏文侯成功统一了内部战线,随后该思考统一外部战线了。

这个难度就相对高了很多。

那个时候啊,三家分晋已收工,悲催的智家在韩赵魏三家联合打击下,成了过去式。

一般而言,当同盟的最大敌人消失后,都是新一轮内斗的开始,韩赵魏三家即便同处晋国,也免不了内斗。

这不,祸事就来了。

先是韩国派使者求见,说看赵国不爽,要借魏国军队去打赵国。

后是赵国派使者求见,说看韩国不爽,要借魏国军队去打韩国。

左右都哥们,两边动刀兵,魏文侯估计看着于心不忍,于是对借兵建议,都否了。

一般而言,三角关系最关键的是,拉一家打一家,绝对不能孤立,这左右不帮的态度,无疑是最得罪人的。

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5)

(三家分晋后国际格局)

但这仅一般状态而言,韩赵魏三家互为犄角,内斗不断,外患也不少。

魏国如此态度,反而引发了韩赵两国的反思。

我们三家本出一家,斗来斗去,周边虎视眈眈的诸侯国不就有机可乘吗?

这魏文侯不错,识大体重大局,据说最近人才建设,统一战线玩的也不错,要不让他出面,自己配合,三晋合一争天下!

争完天下,在内斗也不错。

魏文侯表面上看两不相帮的政策,反而换回了最大的外交胜利,韩国和赵国后续都来魏国朝拜,奉魏国为三晋之首

这其中的套路,初看之人都以为,这是魏文侯以德服人与人为善的结果。

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6)

(三国版图)

不过初看都不靠谱,原因吗也很简单,缺少代入感。

话说这形势,要是在《三国争霸》时,魏蜀吴三国有那个国家敢这么玩,必定第一个灭亡,因为战线太少,不需要统一啊。

可三家分晋后情况不一样。

春秋战国本就是大国崛起小国求存的大争之世,春秋有五霸,这战国所谓的七雄还没算正式成型哦。

春秋时代,强国迭起,到了三家分晋当口,曾经的吴越都成了楚国口中肉。

楚国是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而曾经唯一能对抗楚国的晋国,又一分为三。

韩赵魏三家分了晋国,其他实力稍强的秦国和齐国燕国,一个还处于蛮夷落后状态,顶不了大事,一个属和平主义者,齐桓公后,就不喜欢带头打仗,一个太远。存在感不强。

至于一大群处于秦楚三晋交界处的鲁、卫、曹、宋、郑等小国,他们都是依附于大国存在的角色,就连三晋之中都还有个中山国。

这样的情况下,三晋要是不团结!

二流小国难免三心二意,从曾经的晋国小弟,变楚国小弟。

一流大国难免心猿意马,曾经的晋国一分为三,是不是去打点秋风?

这时候,面对韩国和赵国外交诱惑,魏国要是不能坚守原则,反而成打手,三晋内斗,魏国能好吗?

继承了晋国主要国力的魏国,本就是三晋中最超脱最强的存在,他的意志在现实格局下足以左右三晋外交政策。

那么,当个出头鸟,成三晋领头人不好吗?

曹魏统一三国完结篇(趣读通鉴赵韩干架)(7)

(表里山河晋)

​由此,才有魏文侯英明选择,我谁也不帮,看清局势,你们就会来找我。

最后吗,我就把你们给统一了,统一战线的统一哈.....

这也是为何魏文侯时代,魏国一直是三晋领头人,最后建立了魏国霸业的根源之一、

统一战线玩的666....

内统外统混合统,何愁霸业不成?

那么这有何启示?在多头竞争的时候,处处逞强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具有实力,统一战线,才有争霸的资本!

原典再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读《资治通鉴》知为人处事,知利弊得失,知创业之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