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

位于陕西乾陵的无字碑,是武则天死后所立。对于这块碑的来历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一些人觉得必是后人无法评价这位功过参半、违背传统纲常的女皇帝,才立下无字碑;而有些人认为,这是武则天生前的授意,她对自己的作为深感羞愧和悔悟,因此“不说”总比“胡说”好,是非功过交给后人评。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

位于陕西乾陵前的“无字碑”

在男权主导的社会,武则天篡唐自立,并大肆打压、杀戮李唐宗室,不惜留下千古骂名。但是,晚年的武则天又把她迷恋的皇权交回李唐,这一转变让人十分费解。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河南的农民打开了这位女皇的“心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博物院,去看一件特殊的文物,它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2)

位于郑州市中心的河南博物院

这就是“武则天金简”。1982年被一位采药的农民发现于河南登封的嵩山之巅。这块长方形的金简长36厘米,宽8厘米,被发现时深藏在一块巨石的石缝中,因为只有1毫米厚,所以刚被发现时还以为是一张皱皱巴巴的“金箔纸”,但它的重量,却接近半斤。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3)

河南博物院内的“武则天金简”

这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唯一一块金简,它运用锤揲工艺,由一整块黄金捶打而成,含金量高达96%。之前发现的“简”都是银质或玉质的,例如唐玄宗李隆基投的是铜简,宋徽宗赵佶投的是玉简,而武则天用黄金做简,显然是为了彰显自己神圣的地位。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4)

发现金简处位于嵩山之巅的峻极峰峰顶

“简”是道教中向上天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上面可以书写自己祈福和消灾的心愿,相当于今天的“许愿符”。“简”要“一式三份”,一份投到名山之上,一份埋入地下,一份沉入水底。如此说来该还有两份金简,但它们身在何处,是不是在河南?这些还不得而知。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5)

这块金简上共錾刻着六十三个字:“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6)

武则天金简上的内容

“上”是指皇帝武则天,“三官”是道家的天、地、水,“九府”指各方神仙洞府,“曌”是武则天给自己起的名字。文字大意是:大周皇帝武则天非常虔诚地相信道教真理,渴望能长生不老,特在嵩山投下金简,祈求各位神仙能够免除其所犯的罪过。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7)

晚年的武则天笃信道教

我们从简文中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农历七月初七,武则天到嵩山祈福,并遣道士胡超投金简,祈求上天除罪消灾、赐予长寿。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晚年生重病,一名叫“胡超”的道士用三年时间花巨资制出“长生药”,武则天服用后病情稍有好转,于是大赦天下并改元“久视”。看来,此“胡超”正是彼“胡超”,武则天认为其法术高明,因此才在祈福大典上让他替自己投简。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8)

《资治通鉴》记载,胡超花费千万,但药效仅“疾小廖”

武则天投简的地点在嵩山,这绝不是因为这里有名刹少林寺,而是因为嵩山被称为“中岳”,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中心。历史上进行封禅的皇帝有七位,其中秦皇、汉武、汉光武、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的封禅地点都在泰山,而武则天一介女流做了皇帝后定要打破传统、改革旧制,因此,她把仪式地点改在嵩山,称其为“神岳”。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9)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嵩山封禅的皇帝

因乾陵仍未发掘,因此这份金简就成了现存的唯一一件与武则天有关的文物。那么,是否可以把它看成女皇帝的日记本、悔罪书或心路历程?从中我们能读出哪些内容?其实,这份短短六十几字的金简,却隐藏着有关武则天的三个秘密。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0)

有谁会知道一代女皇武则天复杂的内心世界

第一,简中藏着“则天体”的秘密。武则天称帝后,为传达她对国家、人臣、天地的观念,先后在原有文字基础上改造了十九个字,而这份金简上就有五个:分别是“圀”(国)、日、月、臣、曌,而“曌”字更是原本没有的自造字。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1)

武则天登基后前后造了十九个字

在武则天的观念中,“国”就是四面八方,因此应写做“圀”;“日”应象形,内藏金乌,象征乾阳已衰微,因此“日中裂隙”;“月”用“匚”表月形,用“出”表月由亏增大至盈,“坤阴上位”;“臣”应对君主忠心如一,因此“忠上加一”;至于其名“瞾”,表日月当空,普照万物,自己称霸宇内,统御天下。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2)

则天文字对照图(部分)

第二,武则天身高的秘密。无论是道教文献,还是《旧唐书》上的记载,“简”均长一尺二寸,宽两寸四分。按武则天金简8厘米的宽度换算,一唐尺应等于33.3厘米,等同于今天的市尺。而唐代一步五尺,因此专家推测,既然是以武则天“身为度”投简,那么她的身高很可能接近今天的1.67米。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3)

武则天在当时也是一位身材高佻的美女

即使在今天,中国女子的平均身高也才刚刚1.58米。若推测成真,那么武则天的身高已达到目前女性平均身高前十位国家的标准,例如立陶宛、白罗斯和乌克兰。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4)

世界各国女性平均身高TOP10国家

第三,金简上“除武曌罪名”五字,透露出晚年武则天的内心纠结。她自觉罪孽深重,怕自己堕入无间地狱,因此乞求上天的原谅,并对之前的所作所为有所悔悟。而事实证明,武则天在最后关头确实放下了她最痴迷的皇权,将天下交还李家,虽然有几分的不舍、许多的无奈。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5)

迷恋皇权的武则天在最后时刻还是还政李家

武则天为人薄情寡恩,杀心太重。她刚刚进宫不久,就残忍缢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谄言废太子李忠;无情打击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等异己;她压制李氏宗亲,上位后几度废立中宗李显,玩弄睿宗李旦于鼓掌之中。最终直接走向前台,改唐为周,成为天子。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6)

武则天进攻后使用毒辣而雷霆的手段排斥异己

此举激起了李唐家族的强烈反抗,武则天也毫不手软、坚决镇压,使唐朝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同她时扶持武家子弟上位,任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让忠于李唐的遗臣惶惶不可终日。晚年更是重用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7)

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献之兄弟

更过分的是,她对自己的直系血亲也同样冷酷无情。他为私欲替情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杖杀了亲孙子李重润和孙女婿武延基,吓死亲孙女永泰公主李仙蕙,甚至有史料记载(《新唐书》),她为保皇位逼死自己的亲儿子李贤。可谓六亲不认、心狠手辣。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8)

据《新唐书》等史料记载,武则天毒害亲子李贤

但是,晚年的武则天陷入深思,对之前的做为十分懊悔。因此她让胡超代自己在嵩山投下除罪金简。一千三百多年后金简重见天日,让人从中窥探到她晚年的心境。她的一生,夺夫权、杀遗臣、纵酷吏、任唯亲,血腥镇压李氏宗族,说武则天会后悔,很人可能不信,但金简的发现却给了我们一个旁证,而野史中武则天杀害亲骨肉的传闻似乎也有了依据。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19)

武则天临终前的决定不只有无奈,还有不舍

武则天的有生之年长期居住在长安和洛阳,去世后和唐高宗合葬于陕西乾陵。但她这张虔诚的金简却发现于嵩山,藏于河南博物院,为全国游客开启了一扇了解这位中国唯一女皇帝内心世界的窗口,因此它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武则天墓碑大揭秘(一片金简藏于嵩山岩缝)(20)

目前武则天金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成为镇馆之宝

触碰文化脉搏,倾听历史声音,与文物面对面,讲述不朽传奇,我是涛哥,下期见。

参考文献:

《旧唐书·礼仪志》《资治通鉴》《旧唐书·则天皇后》《新唐书·高宗本纪》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

杨加深《来自道符的启示:武则天造字的道文化溯源》

河南博物院公开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