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

不知不觉,小孩居家学习已经一个月,海淀区的疫情管控还在步步升级。

核酸检测从单双号变成每日打卡,之前还讲讲“三天连检”的话术,在三天、三天、又三天的循环之后,直接变成了无人解释的“新常态”。

家附近,也一直不平静。整个街区大家最常买菜的两个市场和超市,因为有病例经过,都封闭了一阵,还导致半个小区的居民集体弹窗。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1)

有几天,我们在小区做核酸排队超过了一小时,只好一人带了本书看。

前两天开始,快递、外卖已不能送进小区。

我先生刚出差回来三天,单位希望他搬去办公室住,以便在万一遭遇封锁时照常工作。搬过去,意味着至少两个星期不能回家。目前他没去,但我总有一种感觉:今日不知明日事。

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学期,应该开不了学了。小朋友的一年级,大概率将在居家学习中走向尾声。

那就提前来写写这一年我们的体验吧。

作为双减后的第一届小一生家长,很多鲜活、复杂的感受,值得记录。

海淀的教育资源真的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

有几件事,让我直观地感觉到,海淀在“资源”上的确有过人之处。

一是一年级入学前的第一次线上家长会。

学校一位资深教师给全体一年级家长分享了源自芬兰的“儿童技能教养法”

这位老师非常温柔,她说的这几段话我至今印象很深:

· 改变你的眼光,把孩子的“问题”转变为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这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对“问题”的指责,而是帮助他学习、掌握技能的协助、鼓励。

· 批评是必要的,但一个批评最好能搭配五个赞美。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2)

· 她还请家长们四人一组,练习了相互赞美,怎么使赞美真诚、言之有物。

一位家长分享令自己骄傲的小故事,其他三个人用“三重赞美法”来回应:

一个个表示惊奇的赞叹

一个说:哇,你能做到真不容易

另一个请求解释:这么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时候分享者要想想,哪些人在这件事的“成功”中给予了自己帮助,感谢他们的帮助

而另外三个人再次肯定分享者,把功劳归于他本人。

老师说,这样的赞美练习能帮助关系中的每个人体谅到对方的不易,也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注、被重视、被肯定。

这次家长会我由衷地觉得,在这里,是有老师在学习前沿教育理念的。学校将这样的讲座作为新生家长会推广,说明管理者也认同这些理念。

这是很让人开心的事。尽管后来也会意识到,从理念,到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在学习、调整的过程中。

第二,入学后不久我就发现,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每个周末都有针对家长的“空中课堂”,可以说是一所线上家长学校。

我们所在的学区教委,也会不定期举办线上讲座。

分享者有儿童心理学家、北师大的教育研究专家、名校校长,也有俞敏洪这样的成功人士

分享主题,不少都契合我读到过的前沿教育话题。

比如基于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著作《园丁与木匠》这本书的探讨: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3)

北师大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的讲座《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观看人次有8万多。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4)

第三,这次居家学习我才知道,海淀区有搭建自己的线上课程资源平台,汇集各学校骨干教师,整理中小学录播课资源。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5)

除了有各年级、各学科分节、分课时的录播课,还有不少通识资源,比如“陪孩子一起看中国画”、“国宝博览”、“微电影课”、“名著写作素材”等等。

这些给我的感想都是:海淀这些年,教育资源上的积累还是蛮厚的。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6)

双减后内卷还在吗?

答案恐怕还是肯定的。

但作为个体家庭来说,我想应该比以前多了更多空间做自己的选择。

一年级,学校的确没有布置过书面家庭作业,一些必要的练习都安排在课内。

哪怕像现在这样的居家学习阶段,我感觉老师对“布置作业”都持挺谨慎的态度,常常有些学习任务后面写着:选做。

我家小朋友入学时拼音零基础,识字量大概200,数学做过20内加减法的简单启蒙,没上过幼小衔接班。

这样入读海淀的小学一年级,她并没有什么理解上的困难和问题。老师从零基础开始教,孩子也没有什么学习上的压力。

前提是,家长需要理解、接受孩子会有一个阶段容易出错,比如拼音拼写、计算。如果家长不把孩子出错当作可怕的事,而是当作“学”的契机,在薄弱点上帮助孩子掌握,一年级的知识在这充裕的一年里是完全可以打好基础的。

但我也理解了一点,为何之前听到那么多海淀“鸡血”的传言——你可以从很多小事上感受到“内卷”氛围的存在。

比如,第一个学期,老师为锻炼孩子口头表达,安排了每天几分钟的课前分享时间,孩子可以选择讲故事、背诗。

你猜这些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豆丁们背了些啥?

《木兰辞》、《春江花月夜》、《岳阳楼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7)

感受一下,这是我上大学才读到的诗……

以至于其他背简单绝句的孩子,不由自主地三首起背——

不,应该说是帮孩子准备的家长,不由自主要求孩子三手起背。

老师会将孩子们课前分享的情况录下来,发到班级群里。虽然不带任何评价,但,家长微妙的心情可以想象。

有时候放学接孩子,我会听到其他家长议论:“xx数学又开了啊,搬到xxx那个楼去了,只是不叫奥数,改成‘数学思维’了。”

我也知道身边有不少孩子仍然上着学科类的培训班,线上或线下。上英语班的可能最多。

像我们这样,目前没有参加一门语、数、英课外培训的,大概是少数。

有的小朋友,一周会有五六个课外班,学科、体育、文艺全覆盖。像我们这样放学在外面玩土、攀高爬低的孩子也有,全看家庭自己的选择。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8)

每天放学,我们都会在户外先玩一个小时。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9)

海淀家长的自我修养

我和漾漾爸爸都觉得,在海淀做家长,最重要的素质应该是:

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我们的办法首先是,除了必要的班级通知群,不加入各种海淀家长群。将注意力放在了解自己的孩子上。

漾漾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我接到了老师很多很多“纪律”方面的投诉:上课讲话、回头、玩文具盒,自习课不看书,课间和几个同学一起拿水彩笔画了另一个同学的衣服(后来,这个被画衣服的同学,成了她最要好的朋友)……

可以说,我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求学生涯,都没被老师批评过这么多次。

头大吗?得承认,我有内心波动的时候。

还好,我家爸爸小时候充分经历过这种被老师批评、告家长的情况。他是那种被老师拎着衣领站讲台旁边、书包被从楼上扔下去的小孩……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10)

这对于童年而言,当然不是什么幸运的经历。但对于现在做爸爸的,却使得他能够更好地共情小孩、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知道怎么样帮助她适应学校生活。

正如开头所说,我们也觉得孩子相比批评,更需要的是“帮助”,帮助她意识到一定的纪律、规则,对40多个孩子一起上课的课堂环境的重要,帮助她理解老师的情绪、想法、要求。

由于我们和孩子一直有很充分的沟通,孩子每天都很愿意主动聊起学校的情况,在她的情绪感受里,一直是快乐为多,虽然被老师批评会有一时的难过,但因为在学校朋友很多,人缘很好,学习也有乐趣,回来很快把批评抛之脑后。

我们从心底理解6岁出头的孩子好动的天性,也会鼓励她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完善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个过程里,我更真切地意识到:孩子跟我,真的是既有相似、更多不同的彼此独立的个体。

小学时的我,是对外部评价极其敏感的乖小孩,很快因为学习优异建立起与学校、老师之间的正向关系。

而我的小孩,我羡慕她那么乐天、调皮、会交朋友、有很好的心理弹性。

她在她的环境里,不容易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轻松地“出挑”,这也给了她一种积极的平常心。

我们觉得当下的同学环境,孩子自己天然就会感受到比较和竞争,这是不用去回避的。良性的竞争能激发孩子自己“向好”的动力。

而家庭,不要去强化和加剧这种比较、竞争,只需要给她充分的信任、爱、鼓励、帮助、支持。

我们小朋友有一次自己说:“xxx每次练习卷几乎都是对的,很厉害。但是她这样就一直很平稳,不像我,总是可以进步!”

哈哈哈,这个看问题的角度不错!

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海淀一年级家长的真实体验(11)

就像幼儿园毕业时我们给漾漾的寄语,希望她能在小学继续怀抱好奇、勇敢、友善。向着明亮的那方走去。

今天先写到这里。你还有什么好奇的地方,欢迎留言来聊。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也请帮我分享,谢谢你。这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转自 “鱼鹰有宝宝”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