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

苏轼的一生可概括:如鸿——如牛——如月

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1)

苏轼

一、如鸿

“鸿”是一种候鸟,大雁的一种。随着季节的更替南来北往,飞来飞去,居无定所。苏轼把自己人生的前一段形容为“鸿”,到底发生了什么?

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2)

鸿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

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3)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在公元1057年登科(20岁),可以说比他的父亲苏洵幸运多了,他的父亲一辈子没有考进进士,而苏轼和弟弟苏辙首考便中。当年担任主考官的是欧阳修,两个人的风格也不谋而合,这在以后苏轼的生涯中起到了很关键的影响因素。但是同一年苏轼的母亲去世,按照古代的礼节,需要回家守孝,所以不得不辞官守孝。这是第一起第一落。

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4)

欧阳修

守孝归来后,在欧阳修的推荐下又考中进士,进京做了官。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在宋仁宗(公元1066年)苏轼的父亲去世,又要回家守孝。守孝一般是三年,公元1069年守孝归来,再次考中进士。此处不得不佩服大文豪的厉害之处。但是生不逢时,这一年偏偏赶上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代表执行“新”法的一派,而欧阳修代表“旧”法一派。但是宋神宗更青睐于新派。所以旧派的官员遭到了沉痛的打击,要么被贬,要么辞官归隐,更惨的锒铛入狱。而苏轼在公元1071年被贬,两年后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此处不详细说了),被捕入狱。因当时宋神宗爱才免去了被杀,被流放至黄州。这是第二起第二落。

直到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开始启用“旧”派,宰相是司马光。这时苏轼开始被召回入京,后面官职到了礼部尚书,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到了公元1097年,朝廷又开始彻查旧党,苏轼又被贬到了雷州任知府。这是第三起第三落。

到了公元1100年(这一年苏轼53岁),宋哲宗驾崩,宋徽宗继位,开始录用旧派,苏轼回京任职。到了公元1101年,新派大胜,蔡京任宰相,苏轼很多政见与其不和,直到公元1111年离开人世。这是第四起第四落,这一落像孤鸿一样永远无法飞上天空了。

这就是他把自己比喻为鸿雁,泥上偶尔留指抓。

如牛

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5)

磨牛

苏轼把自己比喻为牛,这里并不是代表默默无闻的牛,而是摆脱无从、重复无趣的磨牛。在我们的记忆中拉磨的都是驴。但事实是拉磨的不一定都是驴,牛也可以,我找了一幅照片,大家可以看看。

在前期,苏轼把自己比喻为鸿雁,在空旷无边的天空中,自己显得渺小,居无定所,感叹宦途的飘忽不定。其实到了苏轼感叹自己如牛的时候已经年过五十。此时苏轼被流放到岭南,继而去了天涯海角(海南)。有人觉得海南风景挺好的呀,那是现在的海南,经过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开发出来的。在以前就是蛮荒之地,我们可以想一想被流放的地方能是好地方吗?他自己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如黄牛步履艰难。像被困顿的磨牛。

如月

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6)

月亮一直出现在古代诗人的各种作品中,很多诗词离不开月亮,代表思乡、离别、思恋人、伤感等等。此处的月亮代表着如月光清澈,澄澈的心境。

他这个时候把精神的解脱指向了生命意义的觉悟。把自己看作是如朗月般的清澈。罢官也罢,流放也罢,我依旧把我的诗词做好。

苏轼的一生很值得我学习,他是经历了很多,把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不断升华,从开始的如鸿,到后来的如牛,直到最后的如月。这是苏轼的悟。人生真实的面目,就像皓天中的明月,古往今来就是皓月当空,未曾因为某个朝代、某个个人而改变。“谁家瓮里不相逢”道出了普遍的意义。

概括苏轼的一生 三个字概括苏轼的一生(7)

今天写的希望和大家找到一点同感,也希望我们的心灵、心态澄明如月。谢谢大家。

希望在日益繁华的世界,我们一起进步,我们的心智化茧成蝶,愿我们越来越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如果有些观点大家有异议可以相互讨论,相互沟通我们共同进步。愿我们都有一个满意的人生。明日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