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

文丨橘妈

在哺乳期,不同宝妈的喂奶方式有很大不同,有的纯母乳,有的纯奶粉,还有的宝妈是混合喂养。以前总觉得还是母乳喂养的多,但现在发现身边很多宝妈都是混合喂养,纯奶粉喂养的比较少,因为很多宝妈认为,纯母乳胜过混合,混合胜过纯奶粉。

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1)

宝妈们选择混合喂养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和奶粉相比,母乳更适合宝宝,而另一方面奶水又不够,只能用奶粉来补充。还有的宝妈是因为要上班无法随时喂奶,所以也选择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给吃母乳的机会,宝宝的吮吸可以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不至于完全回奶,让宝宝更多的吃到母乳。


关于喂养方式,很多宝妈根据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说喝奶粉的宝宝容易上火,比如母乳宝宝6个月后营养不足,比如混合喂养的宝宝容易消化不良。

一个朋友最近就非常苦恼,前段时间奶水开始越来越少,她开始给孩子搭配奶粉,但是宝宝经常溢奶,排便次数也比较多,便便有酸臭味。换了奶粉后,宝宝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善,于是她在想,难道不是奶粉的事儿,是混合喂养的宝宝都会出现消化不良吗?

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2)

今天咱们来说说混合喂养这些事儿。

混合喂养指的是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以其它乳类或乳品来补充喂养,每日需加2次或2次以上的其他代乳品哺喂宝宝,称为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本身并不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只要宝宝能够接受混合喂养,没有出现不接受奶瓶等问题就可以进行。不过混合喂养在控制宝宝喂奶量上有些难,宝宝吃母乳过程中没有办法准确判断孩子吃了多少毫升,在添加奶粉时没有准头,容易给宝宝吃多,造成消化问题。

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3)

那具体喂养过程中,母乳和奶粉如何结合呢。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补授法,一个是代授法。

补授法就是每一次宝宝吃奶都是先喂母乳,奶水不够了再补充一部分配方奶;

代授法就是奶粉代替一次母乳喂奶,交替进行,一次喂母乳,下次喂奶粉。

补授法适合6个月以前的宝宝,但容易让宝宝出现乳头错觉。代授法让宝宝每次吃奶过程比较完整,但宝宝吮吸母乳较少,乳汁分泌也会有所减少。

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4)

其次,混合喂养并非这么简单,它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的事项。

一、判断孩子吃奶量

宝宝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120~130毫升奶量。

0-1月宝宝吃奶一天8-12次:

纯母乳喂养每次喂奶15-20分钟

配方奶奶量从第一天的5-7毫升,4天后增加到30毫升,一周后60-90毫升

2个月宝宝每天喂奶6-8次:

母乳喂养每次15-20分钟,3-4小时一次

配方奶喂养每次120-150毫升

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5)

4个月宝宝每天喂奶6-7次

母乳每次15-20分钟,4小时一次

配方奶150-200毫升一次

6个月宝宝一天喂5-6次,此时可以适当添加辅食

母乳每次15-20分钟,

配方奶奶量180-220毫升

所以补授法的话,就根据母乳吃的时间进行衡量,比如宝宝吃了8-10分钟,则配方奶的需求量也减一半。

如果是代授法的话,则根据宝宝的月龄每顿喂饱就可以。

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6)

二、保证母乳次数

混合喂养的宝宝每天尽量保证3次母乳,这个频率能保持母乳分泌,而且也能满足宝宝需求。

混合喂养不能像纯奶粉喂养一样按时喂养,而是要和按需喂养相结合。

判断宝宝母乳进食量,判断需要额外添加多少奶粉,然后总体上判断孩子是不是吃饱了,有没有吃多。

三、保证宝宝接受

不接受奶嘴:

如果宝宝一开始1~2个月就同时接触母乳和奶瓶,就很可能排斥乳头,造成“乳头错觉”,到2~3个月的宝宝就不容易乳头错觉了。

不接受奶瓶:

有的宝宝是对奶粉的味道比较敏感,尤其是一开始习惯吃母乳的宝宝。可以尝试在进行转奶时用母乳和配方奶混合的方式,或者给宝宝更换奶粉品牌。

母乳转混合喂养怎么不伤肠胃(混合喂养容易消化不良)(7)

四、夜间尽量喂宝宝母乳

提倡让宝妈在晚上用母乳喂宝宝,主要是因为宝宝吃母乳不仅满足的是自己的饿了的生理需求,还满足宝宝对安全感的需求。抱着妈妈吃奶,闻着妈妈的味道,孩子可以睡的更安心。

而且宝妈母乳的分泌量在晚上是比较充足的,一般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而且吃母乳比吃奶粉更省事,省去冲泡的时间和精力,宝宝能及时吃到奶,宝妈也能多休息一会儿。

其实,混合喂养后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喂养方式,而是一个过渡期,或者是一个可以调节的状态。有的宝妈奶水减少是暂时性的,调节得当奶水会重新充足起来,关键是不要放弃让宝宝吮吸,刺激乳汁的持续分泌。其次,宝妈还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均衡全面的饮食,以及良好的精神情绪状态,这样宝妈依然有机会换回母乳喂养模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