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十大隐形高手(金庸笔下有3位被误解的高手)

若有幸穿越到武侠世界中,你想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再将范围缩小一些,你是想成为郭靖那种心系天下的大侠,还是杨过那样飘逸潇洒的“游侠”?相信多数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大侠”的头衔是有些沉重的,并非人人都有为他人牺牲自我的觉悟,而当一个像杨过一样的“游侠”则更符合大部分人的预期,毕竟你我都一样,心怀正义,心中也难免有自己的小算盘,偶尔会做出一些利己之举,这也无可厚非。

金庸笔下十大隐形高手(金庸笔下有3位被误解的高手)(1)

(杨过剧照)

杨过的确是个颇具争议的角色,有人说他亦正亦邪,甚至还走过弯路,但大部分人还是能客观地评价他,他是大侠,而金庸笔下有三个角色却堪称“冤大头”,他们其实也都做过不少善事,却因亦正亦邪的为人被人误解成了邪派。

一、“剑魔”独孤求败

读过金庸故事的人就会知道一个事实,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故事与其他故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空间感”,武侠故事总不免给读者一种小家子气之感,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就因为大部分的剧情都围绕几个核心角色展开,缺乏空间感,而金庸则描写了不少用于扩充世界观的角色,独孤求败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独孤求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多数人可能会被他那“剑魔”的外号给吓住,若非是个魔头,又怎会自封“剑魔”?

其实从独孤求败刻在剑冢中的文字来看,他的确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比如他那柄紫薇软剑旁就刻着这么一段话:“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金庸笔下十大隐形高手(金庸笔下有3位被误解的高手)(2)

(独孤求败剧照)

从这里来看,独孤求败一旦进入了战斗状态便不会管对方是什么人,他的求胜心会让他的出招变得不计后果。

但也正是从这段描述来看,足以证明独孤求败良心未泯,他在误伤义士之后会心存愧疚,继而做出弃剑之举,可见他是个正派之人。

事实上他的墓志铭中也提到了:“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他对英雄向来只是“击败”,而对“仇寇”才会痛下杀手。

至于他为何被称为“剑魔”,不过是因为他对习武这件事如痴如魔,并非指他这人有多邪恶。

二、“东邪”黄药师

儿时看《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时便有种误解,那尚存于世的“射雕四绝”中,似乎南帝和北丐是正派,而东邪和西毒则是邪派。

儿时哪里懂得细品剧情,一旦对某个角色形成了刻板印象,就很难扭转了,于是“东邪”黄药师就这么被误解了很多年。

事实上不仅是原著读者和电视剧观众对黄药师存在误解,就连书中之人也被他那“东邪”的外号迷惑了。

比如欧阳锋就说过这么一句:“兄弟今晨西来,在一所书院歇足,听得这腐儒在对学生讲书,说甚么要做忠臣孝子,兄弟听得厌烦,将这腐儒杀了。你我东邪西毒,可说是臭味相投了。

但黄药师却当即否定了欧阳锋的说法,他的原话是:“我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强调了自己与欧阳锋不是一路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东邪”之“邪”从来就不是指“邪恶”的“邪”,他的“邪气”只体现在他不拘世俗礼法。

金庸笔下十大隐形高手(金庸笔下有3位被误解的高手)(3)

(黄药师剧照)

金庸在新修版中就对东邪的人设进行了些许补充,强调了矮星心中的黄药师其实是个大侠,比如这段描述:“那时师父的武功已经很高,又怎捕捉得到他。就这样,师父的名头在江湖上非常响亮,因为他非圣毁祖,谤骂朝廷,肆无忌惮,说的是老百姓心里想说却不敢说的话,于是他在江湖上得了个‘邪怪大侠’的名号。”

当然,他也的确是做出一些让人误解的事,比如打断自己徒弟的腿,但后来他也十分后悔,其实他本性不坏,只是脾气古怪,以至于被人误解。

三、“灵鹫尊主”天山童姥

要说被读者误解最深的人是谁,在笔者看来,答案只会是《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了。

童姥是个怎样的人?其实书中有另一个与童姥一样被人误解的角色,那就是慕容复。

慕容复当年未登场时是被捧得极高,他与萧峰齐名,而萧峰向来为人正直,所以大部分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慕容复也是个正人君子,哪料他是个卑鄙小人。

而童姥则恰恰相反,在江湖传闻中,天山童姥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尤其是在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眼中,童姥是“杀人不用第二招”,可见她有多狠。

金庸笔下十大隐形高手(金庸笔下有3位被误解的高手)(4)

(天山童姥剧照)

而在虚竹与童姥短暂的接触过程中,似乎也能证明童姥这人为人十分歹毒,比如她教虚竹的一些招式就都是冲着夺人性命去的,一颗松球都能击穿他人的头颅,着实是狠。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她杀的那些人难道不该杀吗?从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岛的人在书中的表现来看,他们也基本都是一帮穷凶极恶之人,根本不值得怜悯。

反观童姥,书中在介绍梅兰竹菊及灵鹫宫一众女子的来历时,就提到了童姥善良的一面。

比如谈及梅兰竹菊时,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原来四姝是大雪山下的贫家女儿,其母先前已生下七个儿女,再加上一胎四女,实在无力养育,生下后便弃在雪地之中。适逢童姥在雪山采药,听到啼哭,见是相貌相同的四个女婴,觉得有趣,便携回灵鹫宫抚养长大,授以武功。

再看灵鹫宫的宫女们,她们又是如何被童姥接纳的?

原著道:“诸部群女遵从童姥之命,奉虚竹为新主人,然见他年纪既轻,言行又颇有点呆头呆脑,傻里傻气,内心实不如何敬服,何况灵鹫宫中诸女十之八九是吃过男人大亏的,不是为男人始乱终弃,便是给仇家害得家破人亡,在童姥乖戾阴狠的脾气熏陶之下,一向视男人有如毒蛇猛兽。”

金庸笔下十大隐形高手(金庸笔下有3位被误解的高手)(5)

(梅兰竹菊剧照)

显然那些宫女也不傻,童姥若真待她们不好,她们又如何会死心塌地地跟着童姥?童姥说要惩戒她们,其实也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惩罚。

说白了,童姥其实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独孤求败、黄药师以及天山童姥这三人堪称金庸笔下被人误解最深的三个角色,表面看他们是坏人,实际为人都算是正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