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观星指南解读 适合天文爱好者的观星指南
小时候,我和弟弟喜欢在家门口的空地看星星,我们会比谁数得多,但我们无法证明对方数的没有重复,最后这个游戏不了了之。后来我们从课本上学到了北极星和其他星座,我们再次看星空的时候,会去找知道名字的星星,我们也好奇过,其他星星有没有名字。
我们发现了,不同星星的亮度和颜色不同,同一群星星在不同季节的位置也有改变。我们想知道更多星空的秘密,但身在农村的我们,没有途径去了解。等我们懵懵懂懂长大,已经失去了大半对星空的好奇心。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渴望,而小时候的那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了答案。
这是一本写得很通俗易懂的宇宙科普书,书中主要讲了21颗恒星的故事,以及三个曾经被认为是恒星,但后来发现它们不是恒星的星星。每一章会告诉我们在哪观测这个星星,接下来会讲到与这个星星有关的天文物理学发现,中间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初高中物理水平,少数提到了大学物理的知识。另外,每一章的知识点会帮助你理解阅读下一章。所以,我不建议书友们跳着阅读。
接下来,我会用大白话讲一些我的读书收获。第一章讲了北极星在哪,作者说这颗星是天空中最“懒”的星。因为只要你在北半球,你就可以每天看到北极星(除了刮风下雨看不到星星的晚上),它的位置几乎没有改变。
然后作者从地理纬度讲到了天空的角度,为什么天空一圈是360度,然后每一度可以分成60个角分,每角分可以分成60角秒。这个计数系统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他们喜欢把一切都乘以60的倍数,因为60包含了很多因数,这样用不同方式因式分解之后,我们仍然能得到整数。这在计算机问世以前,是一件很有用的大事情。
你有没有好奇过,明明科学家没有发射火箭或者探测器去某个星星,但是它们却给出了这个星星的主要成分。我好奇过。我在这本书的第三章-毕宿5,找到了答案。
这一章从星星的命名讲起,然后讲到了牛顿在折腾苹果和发现万有引力的空闲时间,还研究了光的性质。他让一束阳光闯过棱镜,分解成七彩的单色光,最后再汇聚成白光,以此证明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复合光。
然后科学家们就光的性质进行了一个半世纪的讨论,直到1821年法国土木工程师让·奥古斯丁·菲涅尔提出了完整的波动光学理论。在他提出这个理论之前几年,德国的夫琅和费想要研究光谱的细节,他制作了特殊的玻璃棱镜,发现太阳光谱中掺杂着上百条暗线,这些后来被称为“夫琅和费线”。
随后的40多年都没人解开这个问题,最终解答这个问题的是化学家罗伯特·本生和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基尔霍夫。他们对化学元素被加热时发出的光感兴趣,他们发现在纯净、高温的火焰中加热高纯度的样本,每种物质受热时只发出几种特定颜色的光。1859年前后,他们尝试让白光穿过加热的化学蒸汽,观察光谱的变化。然后他们就发现了“夫琅和费线”就是由于一些我们熟悉的元素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造成的。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构成太阳的化学成分呼之欲出。
这一章看得我既紧张又激动,我真正被这本书圈粉了!接下来的更多内容,我就不剧透了。大体,每一章就是这样的节奏,先用一个大家可能很疑惑的日常问题,引出了后面的内容。接着像建造楼房一样,每一章的内容逐层深入,但又不至于让读者觉得枯燥难以阅读。越往下读,我越觉得这本书的作者非常厉害,不愧是写出了多本天文科普作品的优秀作家。
如果说这本书有缺点,那就是它的纸质很好,略微泛黄,给人一种错觉,这是一本很高大上难读的书。所以我也是拿到书以后过了半个月才开始读它。开始读了以后,我十分后悔没有趁着过年在老家读完,那时候读了还可以对照着没有污染的天空找星星。而现在只能等天气好了去北京的户外看星星了。
本书适合所有喜欢星空的书友,有很多阅读场景,我先列出了三种,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本书适用场景1:如果你家有初高中偏科,不喜欢数理化的孩子,买这本书送他吧。这本书提到了不少化学物理等知识,连我这个脱离学习多年的人都被吸引了,我相信孩子们或多或少有学好数理化的决心,从而有机会领略更多星空的魅力。
本书适用场景2: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参加露营类户外活动的单身狗,你想成为人群中的焦点,那你可以提前读一读这本书,当一群人晚上闲聊的时候,你可以适时带大家看星空,顺便讲讲宇宙的故事。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团队里最靓的仔。
本书适用场景3:如果你要带对象去乡下老家,你担心她可能不喜欢农村的环境,那你提前读一下这本书。白天带她看乡村的自然风景,晚上带她看没有光污染的星空,顺便和她讲述宇宙的奥秘。我相信,很少有女孩能抵御这种浪漫。
最后,我想说,这本书的封皮里还藏着好看的星空图。即使我们身在城市无法直接观星,我们也可以看图观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