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定武鼓(再说平定武迓鼓)

山西平定武鼓(再说平定武迓鼓)(1)

平定武迓鼓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种边击乐边舞蹈演阵的民间艺术,产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迄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武迓鼓由多人组成,按行进套路与名目众多的耍回(舞蹈)和阵法表演,其队伍可根据剧目情节要求、演员与乐器进行相应的编制。现保存有一整套古典锣鼓曲牌,观其奇特的演阵图案和耍回套路,如走入迷林,想找到出口,需要由懂得的传承人引路。

演员各自背插单靠旗,女角饰“梅花脸”,其类似宋杂剧“装孤”之表演特征。武迓鼓最早的剧目是《朱仝上梁山》。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古代军中鼓乐、阵法和宋杂剧表演形式和民间祀神风俗的重要标本。武迓鼓在漫长的岁月中,由起源到发展,历经岁月斗转,世事轮回,经过历代平定民间艺人的精心打磨、推敲、演绎,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奇葩。2006年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定武迓鼓发源于距平定城东南50里的东浮化山,也就是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因山上有娲皇庙,故祀女娲便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据老年人口口相传,清代末年,环东浮化山,如东面的井之峪、洼岭、西川、东回、柏井,西面的土岭头、张庄、立壁、东白岸,南面昔阳的安阳沟、石坪、李家庄,北面的西古贝、赵家庄、桥头、西郊等村,都有迓鼓队。每逢娲皇祀期(农历四月初八),东浮化山上,庙前迓鼓喧闹,十里八方可闻其声。

山西平定武鼓(再说平定武迓鼓)(2)

“迓鼓”亦称“讶鼓”。据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七载:“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舞装之状与优人之词,皆子醇初制也”。或云:“子醇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这便是平定武迓鼓最早的文献记载。北宋时期,武迓鼓逐渐从军队流入民间,文人更是以子醇“平熙州”战事为题材,采说唱表演方式融入鼓中,入市井勾栏,于是宋杂剧金院本中出现了《迓鼓儿熙州》《迓鼓孤》等杂剧;元杂剧中也有《迓鼓二郎》《河转迓鼓》等。其中《迓鼓孤》之“装孤”即装官,所装此官,疑为王子醇。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讶”字,已过渡为“迓”字,而“迓”字,则是“迎接”“迎迓”之意。宋末元初,乡村的说唱迓鼓,向杂剧和乐舞两个方向过渡,从而出现了一种乡村说唱迓鼓——村里迓鼓。元散曲有多种名为《村里迓鼓》的套路及小令。如明郭勋《雍熙乐府》中之《仙吕宫明皇哀告陈玄礼》《仙吕宫点绛唇、八声甘州、村里迓鼓》与《村里迓鼓·日午泛舟》等三篇,元邓玉宾《套数·村里迓鼓》一篇,元不忽木《仙吕宫·点绛唇·辞朝》小令一首。上述套路和小令曲牌,均来源于乡村的迓鼓小调。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文迓鼓。文迓鼓与武迓鼓可以说同气连枝、一脉相传,在平定乃至晋东的大地上跌宕起伏,生生不息,历经风雨,敲锣打鼓,一走就是千年。平定原生态武迓鼓剧目有《朱仝上梁山》《赵匡胤下河东》与《李自成进京》等。三剧中《朱仝上梁山》最为古老,约产生于宋末元初,据老艺人口口相传说,《朱仝上梁山》中有李横之名,明代成书的《水浒传》中并无其名,而早于《水浒传》成书的《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有李横之名,即可为证。《朱仝上梁山》是最传统的平定武迓鼓剧目,演员21人,各操一件打击乐器,用象征手法表现行军破阵的场面。行进中,纵列两行,龙旗前导,“帅”位中央操鼓指挥,众“军士”且鼓且舞,环之绕之,演出各种耍回和阵法图案。特有的耍回与阵法,恰似古战场再现。耍回表现梁山武士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撕杀的战斗场面。其套路各有名目,谓之:《狗咬狗》《头回》至《五回》《大磨面》《大过街》《哑鼓鹞翻身》等十五个回合。耍回每以“内外圆场”为基础。走阵是通过不同阵法变换队形,象征军队攻城掠地的过程。阵法也有名目,以“流水”为伴奏,开展名目众多的套路表演,有《剪股阵》《四人阵》《老龙盘窝》《八人阵》《蜗牛阵》《烧纸阵》《葫芦阵》等。听之惊心动魄,看之雾云拂面。诡异的耍回和走阵巧妙设置,“大圆场”和“内外圆场”看似混乱却规律井然,整个表演过程人鼓合一,让看者身陷其中,心驰神往。加之武迓鼓丰富的锣鼓曲牌,更将表演推上一个艺术境界。

山西平定武鼓(再说平定武迓鼓)(3)

平定西郊村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朱仝上梁山》的传统剧目。他们用表演让人真正认识原生态平定武迓鼓。

武迓鼓成套的锣鼓曲牌共有十七个,即《狗相咬》《头回》《二回》《三回》《鼓哨》《压鼓》《哑鼓鹞翻身》《杀四门》《坐弯》《流水鼓哨》《过街鼓哨》《过街鼓梢》《狗相咬鼓哨》《四回》《五回》《大磨面》《大过街》等,用于耍回的伴奏;四个小鼓点《跺鼓》《跌鼓》《穿鼓》《缓鼓》等用于曲牌间的衔接。另有“流水”可反复使用,用于行进、大圆场和全部走阵的伴奏。武迓鼓的锣鼓曲牌分为长回、中回、短回、结尾四个部分。分上下音、下音两个声部。譬如《大磨面》共40小节,长回16小节,含上、下音对称的两个乐句各8小节;中回8小节,含上下音对称的两个乐句各4小节;短回4小节,含上、下音对称的两上乐句各两小节;结束句12小节则为上、下音的对奏。平定武迓鼓配器丰富,有小扁鼓九面、云锣四面、小银锣二面、铙二副、小镲二副、钹二副,计六种二十一件。演奏时,分为两组:上音鼓(择其发音清脆的一面,“帅”操之)一面、小银锣二副、小镲二副、铙二副,为“上音组”。字谱主音记作“乔”。下音鼓八面、云锣二副、钹二副、为下音组。字谱主音记作“参”。铙有时归入“下音”,有时“小家具”奏“上音”,主音记作“亲”。平定武迓鼓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由它特有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决定的。首先看它奇特的表演形式:二十一人的表演队伍,全有名有姓。有朱仝、李逵、李横、孙二娘等等具体梁山人物粉墨登场;其次看它独特的化妆,正额及两颊各饰一朵白梅花,俗谓“梅花脸”,并两鬓扎角,加之它独特的装扮:背插一支单靠旗,胸挽两个八宝绳花;还看它表演中双重身份的“指挥”,整个表演过程,由一个类似宋杂剧“装孤”(扮朱仝)者,以“帅”立中央,操鼓击节,巧妙指挥,使表演混然一体,环环相扣。所有角色既是舞蹈者又是伴奏者;所持打击乐器同时被视为征战兵器;并且,它在表演过程中突出了有关文献所述的“敲”(鼓点)、“舞”(耍回)、“踏”(走阵),三者轮番交错,有机结合;鼓声激越如风起云涌,轻缓似行云流水,变化莫测,余音绕梁,耐人回味。

山西平定武鼓(再说平定武迓鼓)(4)

回望平定武迓鼓的发展,有两个高峰不能忘记。1991年,市委宣传部指示,由平定县文化局实施,在排队同意煤矿组建武迓鼓队,创作节目《战熙州》三度赴省参赛,获省第二届锣鼓大赛二等奖、省国际锣鼓节金奖、省第二届国际锣鼓节金奖。后来武迓鼓队解散,改革的武迓鼓传至西郊村。2008年,武迓鼓保护单位平定县文化馆与平定县煤气公司走“文企联姻”之路,成立了武迓鼓艺术团,经过艰苦的八年奋战,新编《出征》《大唐娘子军》《巾帼魂踞娘子关》《血战娘子关》等剧目。这些剧目,在保持平定武迓鼓经典鼓点曲牌与原生态耍回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精神追求,让平定武迓鼓成为一种讲中国故事,讲地方传统文化的鼓,所以它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2015年《大唐娘子军》获得了全国第十七届“群星奖”山西赛区金奖。在此基础上,2016年新编剧目《巾帼魂踞娘子关》,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进入全国决赛节目,代表山西省登上“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的大舞台。2017年《血战娘子关》也不负众望,在“首届山西艺术节”上一露面,就力挫群雄,获得全国“第十八届群星奖山西赛区选拔赛“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大唐娘子军》也再度获得“鼓舞山西”锣鼓大赛“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平定武迓鼓还获得了阳泉市委宣传部颁发的“2015、2016年度阳泉十大文化亮点工程奖”。鼓声还在响,敲鼓的人斗志昂扬,武迓鼓已成为平定、阳泉的文化名片。(■李解 王旭燕 作者单位:平定县文化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