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

2018年,一部电影在韩国上映,这在当时的韩国国内引起了巨大轰动。

而在一片争议中,票房却是节节攀升。上映伊始,便将同期的票房冠军《波西米亚狂想曲》狠狠甩在身后,改写了韩国影史上首映票房最高的当月上映电影记录。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全民英雄拯救国家的剧情,相反,它更像是一部纪实电影,第一次,正面地回顾了韩国的一段往事。

那是一段痛在每一个韩国人骨髓中的往事。

而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国家破产之日》。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

(电影海报)

其实,这个标题并没有耸人听闻,因为当时的韩国正面临的是这样的情况:国家破产,排队从天台一跃而下的人比比皆是。

而这一切,都要从90年代席卷亚洲的那一场经济危机和它背后那双隐藏的操控手说起。

汉江奇迹与潜藏的暗流

连续经历两场大战,韩国终于在艰难之中立国。

但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后,让韩国本就畸形发展的工业遭受了严重打击,紧接着经历的朝鲜战争,让韩国的国民经济滑到了崩溃的边缘。战争使韩国80%以上的工业和公共交通运输设施损毁,1952年的粮食产量也比1949年下降了27%。

而面对这样满目疮痍的国家,总统李承晚并没有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反而舍本逐末,疯狂进行权力斗争、排除异己。韩国人民好不容易摆脱战争的恐惧,本以为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却没想到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于是对李承晚的不满也在日益加深。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2)

(李承晚)

韩国人民此时需要的不是统一,而是结束混乱,能让他们脱离贫困。于是他们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军人出身的独裁者——朴正熙的手上。

朴正熙上台后,的确将经济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他严厉打击腐败,大量任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建设,聘请专业的财政金融专家作为总统秘书长,帮助恢复国民经济。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3)

(朴正熙)

朴正熙政府经过对韩国实际情况的考察和对之前政策的总结,认为韩国目前商品经济依然极度不发达,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想依靠产业结构自然演进和民间企业的自主发展从而短期内达到经济腾飞的目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于是他决定效仿日本,采取寡头式的发展模式,用顶尖大企业来拉动整个经济整体,进而走上一条政府积极干预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方针确立后,朴正熙政府立即展开针对经济的“五年计划”,而且由于韩国国内市场已几近饱和,他喊出了“出口第一”的口号,希望能利用广阔的海外市场作为带动整个韩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事实证明,朴正熙的这一经济政策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朴正熙当政的18年间,年GDP平均增速达到恐怖的8.8%;继任者全斗焕、卢泰愚时期,GDP增速也在7.5%以上。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4)

(全斗焕)

所以从70-90年代间,韩国经济开启了全面起飞的模式。与此同时,韩国社会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在建筑化工、电子半导体、机械汽车和船舶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对日美的赶超;在1986年和1988年成功举办了亚运会和汉城奥运会等。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5)

(汉城奥运会)

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使韩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人均GDP45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成为了享誉国际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欧美称之为“亚洲四虎”)。

当时由于首都汉城(今首尔)因汉江穿城而过,所以这一经济腾飞的时代又被韩国人称为“汉江奇迹”。

但实际上,韩国所有看似一片繁荣的背后,却早早地就被人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首当其冲的便是逐年攀升的外债。朴正熙在大力发展国内建设时,发现本就疲软的经济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工业建设,于是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从1966年的3.92亿美元上升为1971年的29.22亿美元。而且由于韩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而这样饮鸩止渴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一开始就是畸形且不稳定的。

其次,由于朴正熙后期的工业发展向重工业转移,再加上企业自身竞争力、发展力不足,导致韩国制造业逐渐停滞。韩国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逐渐削弱,韩国赖以生存的出口在逐年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最后,朴正熙效仿日本建立寡头金融,让韩国诞生了一批财阀集团。它们以家族为单位,把政府当后盾,迅速崛起在各个领域,几乎呈现垄断地位。而在迅速获得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弊端。

财阀一开始就与金融共生,他们在扩张的道路上不断进行借债,而这些债款实则由银行承担,造成银行坏账严重;而财阀为敛财,进行市场投机行为,致使房地产等泡沫经济过度扩张,但他们却浑然未觉。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6)

(三星总部大楼)

可以说,韩国曾经为了发展经济有多么努力,那么这些努力身后就会有多大的风险。而当韩国成为明面上的亚洲金融中心后,其国内的经济危机也到了一触即发的致命时刻。

危机爆发与背后的双手

1997年初,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宣布破产。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7)

(韩宝集团总会长郑泰守)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余下的只能等待必将到来的连锁反应。

紧接着全国排名第26位的三美综合特殊钢铁公司宣布破产,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起亚集团倒闭。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8)

(起亚集团logo)

而后韩元兑美元的汇率暴跌,汉城综合股指滑到了611点的历史最低值。而随着股市的崩溃,贸易赤字的急速攀升,这让本就濒临崩溃的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1997年11月17日,韩国人迎来了人生当中的至暗时刻。在求助日本无效和自身数周竭力抵抗之后,韩国中央银行终于放弃了维持韩元货币币值的努力。四天后,韩国正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申请。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9)

(IMF总部)

这意味着,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这场经济大潮中全面溃败,经济全面崩盘,已经到了“国家破产之日”。

当时,落在每一个普通韩国人身上的都是一夜之间从天而降的数以万计的外债。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1997年韩国每10万人口中自杀人数为14.1人,而次年这个数字便上升到19.9人。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0)

(电影剧照)

直到此时,韩国才开始思考,自己是如何从金融中心变成了负债中心!但令人困惑的是,就算韩国经济一开始就有不稳定因子的存在,但如此快速地全面崩溃依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其实韩国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刚刚跨入高收入行列,因此它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完全是后来国际社会提到的“中等收入陷阱”所导致的;另外,在危机前,韩国的所有宏观经济指数都看似完美无缺,虽然出口额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旧能维持在收支平衡的阶段。

这时,一个人的出现让世界看到了危机背后那双操盘的手。

1997年,美国货币投机巨头乔治·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外汇市场立刻风起云涌,泰铢一路下滑,泰国政府不得不紧急动用共计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1)

(乔治·索罗斯)

可结果大家都清楚了。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实行泰铢的浮动汇率制度,导致泰铢当日就贬值20%。短短三个月内,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中国香港等先后爆发金融危机,股市暴跌。

这一天,也被公认为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而这位乔治·索罗斯,他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韩国危机的背后。

1997年11月,韩国银行行长在纽约意图寻求IMF的援助时也会见了索罗斯。

一时间,关于“金融大鳄做空韩国”的阴谋论甚嚣尘上。

但大家可能都忘了,一个人怎么可能拥有颠覆国家的能力?他的背后,究竟有谁在支持?

答案不言而喻。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2)

(美国)

二战后,美国作为最大的战胜国,打起了在世界推行霸权秩序的主意。

美国希望看到的霸权秩序是建立在军事与经济的基础上的。随着美国的武力威慑扩散到全世界。美元也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流通货币,这样一来就能使美国在全球结成一个稳定的联盟关系,而一切都以美国马首是瞻。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3)

(美元)

二战让世界都见识到了美国超强的武力值,于是美国就将算盘打到了国际金融身上,而韩国以其在亚太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现状,成为了美国推行金融霸权的最佳选择。

“半外围区”的陷阱

这一理论来自于“中心—外围”结构。这个经济学上的理论,大致是将世界分为富裕先进的“中心地带”和贫穷落后的“外围地区”两极。资本和技术从中心地带层层扩散至外围地区,资源与利润又从外围地区源源不断向中心地带汇聚。

但由于发展极度不平衡以及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部分外围地区不满于中心地带的剥削和压迫而迅速崛起,给了中心地带极大挑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中心地带开辟了“半外围区”作为缓冲。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4)

(“半外围区”示意图)

此时,美国就是这个“中心地带”,韩国就被选择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半外围区”。

基于此,美国给了韩国极大的经济便利,韩国获得了来自美国的资本与技术。

而韩国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一边拼命吸收来自美国的资本,一边向外围地区出口产品以获得利润。

可是这种依赖型发展模式注定受控于人。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5)

(韩国芯片)

首先,“半外围区”的特殊位置使韩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一旦外部资金短缺或出口下降,就会直接导致韩国经济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引发严重的货币赤字。

其次,韩国名义上为美国的盟友,实则只是手下听话的小弟,美国不可能将真正的核心技术传授给韩国,所以韩国得到的只是濒临淘汰的过时技术。

但即便如此,由于技术的获得过于轻松,韩国自身的创新力始终没有显著提高,这就导致其余国家在技术发展之后,韩国的落后产品很快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从而导致出口额的急剧下降。

除此之外,对韩国而言,美元控制与军事控制的效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自美国的“利己主义”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美元开始正式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之间的贸易结算与美元直接挂钩,美元的升降直接关乎汇率和世界贸易的升降。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没有了黄金作为依托,各国储备的美元外汇不再有黄金作为实物支持,美元不再受黄金的控制,意味着全世界继续用美元结算的地区都将为美国的金融行为买单。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6)

(布雷顿森林会议)

如此一来,美国用美元将金融危机转嫁给了全世界。而导致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美元的升值。

90年代美元升值是基于美国国内的需求。1995年,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高盛公司”的罗伯特·鲁宾出任财政部长,他坚定执行美元强势政策,认为美元升值有助于外资流入美国,以缓解经常项目逆差。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7)

(罗伯特·鲁宾)

但如此做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快速增长中的亚洲新兴市场,基本都是以美元进行结算,美元升值势必带动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亚洲国家内部就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率上升,生产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削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于亚洲新兴市场多为外贸出口国,出口下滑的结果是导致这些国家在1996年时出现了严重的贸易赤字,其中韩国的出口增长率从之前的26.3%下降至8.4%。

换言之,美国以牺牲所有以美元结算的国家经济为代价,稳定了自己的国内经济。

其次,大规模、有计划的资本外逃加速了韩国经济的崩溃。

亚洲的新兴市场在美国的诱导下加快了金融自由化的步伐,简而言之就是大规模开放国内的资本项目,以供外资注入。但这些资本里以短期外债占比较高。

短期外债的优势在于流动快、利息率较低,但缺点也很明显。短期外债大多投资投机性行业,加剧了经济的泡沫,且一旦政府的储备外汇低于外债,政府将面临还不上钱的尴尬窘境。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8)

(韩国股市)

之前说到,韩国在危机前经济看似平稳,但韩国持有的短期外债占比极高,占总外债的59%。经济危机开始后,大量外资撤出,使韩国本就脆弱的贸易彻底破碎,韩国拿不出资金偿还即将到期的外债,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国家濒临破产。

而这却让以美国为主要基地的国际投机基金浑水摸鱼,赚得盆满钵满。

1996-1997年间,泰国资本开始流出,以乔治·索罗斯和他的量子经济为代表的投机者们敏锐预感到泰铢即将贬值。于是他们在外汇市场上开始疯狂抛售泰铢,等到泰铢贬值再低价买入,这样“中间商赚差价”的行为能够让他们几乎不耗费任何成本便能赚得盆满钵满。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19)

(泰铢)

而同样的模式照搬到了韩国身上,也在短期内冲垮了韩国的货币经济,最后迫使韩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允许货币浮动,但这样他们便能赚得更多。

只不过这次出手的不仅仅只有投机者们,因为他们背后隐藏的那双手也在向着韩国磨刀霍霍。

的确,从韩国的金融危机中,美国可说得上是最大赢家。它不仅凭借美元成功搞垮了韩国经济使之向自己借款还债,还毫无痕迹的将自身存在的金融风险转嫁给了韩国。如此一石二鸟之际,让危机过后的韩国人对美国恨之入骨!

危机之后

在韩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要对一个了解金融知识的人提起IMF,因为他可能会立刻岔开话题或者直接冷脸相待。

因为IMF在韩国人心里是如同恶魔一般的存在。它用金钱作为诱饵和武器,逼迫奄奄一息的韩国签订了城下之盟。那是每一个韩国人内心的耻辱。

尽管是IMF最后出场为韩国一地鸡毛的基金洗地的,但要知道,它不仅是隐藏在背后的角色之一,更是对韩国经济最后最致命的一击的实施者。

其实,在整个亚洲经济危机中,IMF始终是冲在所谓的“国际救援”第一线的,它制定救援方案,派出大量工作人员和访问团到亚洲各国了解情况,最后由谈判小组去各国进行谈判。

可这个看似秉持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的背后,实则是由大国操纵的金融投机机构。

要知道IMF是大力支持“华盛顿共识”的。因此美国常常利用它在别国经济困难、急需外部救援之机,通过IMF等多边金融机构以贷款为条件提出一系列“结构改革方案”,从而达到干涉他国经济主权的目的。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20)

(IMF会议)

韩国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IMF在经济危机之初便承诺韩国,允许央行直接借款给银行,用以韩国偿还外债。但条件极为苛刻,因为想拿到贷款,就必须按照它的要求实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改革金融部门,最重要的是向外资全面开放国内市场。

这在韩国人看来,第三条的“全面开放国内市场”无异于“卖国”。

可韩国还有别的选择吗?1997年11月,韩国政府为稳定金融市场所做的对策以失败告终,财经院长林昌烈转而寻求美国与日本的帮助。但日美均表示,只有答应IMF的条件,它们才可能借款给韩国。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甚至表示,韩国只要接受IMF的救援政策,就能稳定国内经济。

万般无奈下,韩国总统金泳三宣布接受IMF提出的所有条件,这才换回了550亿美元的救命钱。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21)

(金泳三)

可这钱真的能够救了韩国的命吗?其实,救当然是能就得,只不过活过来的是不是原来的韩国就不知道了!因为为了拿到550亿美元的贷款,韩国接受了一系列的苛刻条件,而这直接导致了韩国国内经济的又一场地震!

首先是韩国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纷纷破产重组。韩国对不良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了高强度的结构调整。短短一年内,韩国最大的酿酒商真露集团、大农、韩信、双铃集团、韩国主要电脑零件制造商台一精密等破产,大宇解体,现代分裂,17家大型企业集团在1997年和1998年相继倒闭。

其次,是对外汇的依赖进一步增加,外资占比急剧升高。根据IMF的要求,上市公司的外资持股上限提高到55%,允许外国银行收购国内银行,取消限制进口措施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以美国为首的外资在韩国公司股份比重超过本地股东的上市公司达到30家,其中包括三星、SK电讯、韩国住宅商业银行等顶尖公司。换句话说,韩国最引以为傲的本土企业在金融危机过后都悄悄变成了美国公司。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22)

(SK电讯)

最后,是意识形态上的改变。美国这样费尽心机无非就是为了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资本像水一般流到它该去的地方,而不会受任何国家、权力的阻挡。韩国的妥协让美国所代表的自由意识形态压倒了亚洲本身的意识形态,美国的金融模式开始受到亚洲的重视,美国的全球金融地位变得更加稳固。

这恐怕才是美国最终的目的。

结语

90年代经济危机的硝烟刚刚散去,08年以美国为首的次贷危机又卷土重来。

同样是新兴市场,同样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与韩国相比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韩国濒临破产边缘,以出卖国家主权换来了所谓的援助,可到头来还是落入了美国资本主义的陷阱。

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风浪中屹立,使中国经济继续稳健前行,靠的就是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和一个本就健康、多元发展的经济市场。

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遗症(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23)

(中美贸易争端)

如今,面对世界上更加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国在重重围堵之下也拿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质量和需求旺盛的产能,控制房价、进行科技创新等。

无数事实证明,将主权交由他人手上,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将主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卢知垠.韩国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背景、原因、经济影响及应对策略[D].上海:复旦大学,2011.

[2]杨国庆.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美国金融霸权[D].上海:复旦大学,2007.

[3]刘疆.从韩国金融危机看战后韩国现代化的历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1.

[4]刘玉冰.国际资本流动对韩国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9.

[5]贺力平.经济增长模式与金融体系的痛苦转型——韩国金融危机20周年回顾[J].国际金融,2017(8):3-10.

[6]忻华.世界经济“半外围区 ”的金融脆弱性——以两次金融危机中的韩国为例[J].东北亚论坛,2019,18(2):16-27.

[7]冯立果.韩国的产业政策: 形成、转型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9(5):27-57.

[8]张海东,李在烈.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对韩国社会的影响[J].社会,2009,29(1):30-36.

[9]余含章.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传奇人生与投资哲学[J].科技智囊,2011(9):7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