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15课四海之内皆兄弟(少拿邻有丧断章取义)

看到很多人拿出《礼记·曲礼上》中“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来说事儿,指责网友不懂礼数。在此奉劝这部分人,看书要看全,不要断章取义,要想用礼数约束别人,就先认清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邻有丧,舂[chōng]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意思是:邻家办丧事,舂谷时不喊号子;街坊有人把灵柩送去埋葬,不在巷子里唱歌。但这是针对友邻而言,是跟自己和平相处,邻里守望的邻居和乡亲,是“远亲不如近邻”中的“近邻”,对于他们,相信我们能够做到以上几点。

但《礼记·曲礼上》还有后面一段“父之雠[chóu],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意思是:对于杀父的仇人,作儿子的必须与他拚个死活,什么时候杀了他什么时候才算罢休。对于杀害兄弟的仇人,要随时携带武器,遇见就杀。对于杀害朋友的仇人,如果他不逃到别国去,见即杀之。

国学第15课四海之内皆兄弟(少拿邻有丧断章取义)(1)

本人自小就听老人讲述鬼子进关烧杀抢掠的罪行,这都是他们亲身经历,在东北工作期间也了解了东北抗联以及东北人民艰苦的抗争史。粗略统计,有400多万平民死于鬼子屠刀之下,抗日战争共计近2000多万军民伤亡。

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告诉我,我是中国人,是个不能忘记国仇家恨的中国人,我们的文化传统教育我们,与人友善,睦邻友好,但也教导我们爱憎分明、民族大义、胸怀家国。

惨死的先辈还没过去百年,今天就看到头条里那么多人媚日,不禁想起那句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悲哀至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