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喜欢酱油卤的菜(大髀箸卤菜脯)

前言

今年姜昆的相声挺有意思,盘点了各地富有特色的方言,尤其把侧重点放在了粤语上,举了各种不同的例子表明粤语有很多古文正字,客家话当中也有很多相似的情况,比如走也叫行(hang),吃也叫食,不过喝水粤语叫饮,而客家话却叫做食水。

现在我将列举部分客家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对照解说(左边词语客家词汇,右边词语普通话词汇),以飨读者。

大髀(bì)-大腿

有一个成语叫作髀肉复生,这里的髀就是大腿的意思,而在三国演义当中就有刘备因髀肉复生而感叹的典故。

后生-年轻

有一个词语叫做后生可畏,客家话中把年轻叫作后生,而年轻人自然叫作后生人。

落水-下雨

落水可不是掉落水中,而是指下雨,雨水天上落下来,倒也是形象生动。

天光-天亮

天光,这个词比较好理解,天出现光亮,就是指天亮。

朝晨-早晨

诸如朝来五马去寻春、又岂在朝朝暮暮等古诗文;朝晨,一个富有古韵意味的词。

衫-衣服

衫,又是一个古文正字,客家人把衣服叫作衫。

箸(zhù)-筷子

古人筷子不叫筷子,而是叫箸的,只不过后来船家最先使用筷子这种叫法,慢慢地传开了,而客家人仍然没有改口,保留箸的古代用语。

洗身-洗澡

把身体洗一洗,这是客家人对洗澡的理解。

下昼-下午

白天为昼,昼伏夜出,昼长夜短,昼,又是一个古文正字,如此的古文正字在客家词汇中不胜枚举。

卤菜脯-腌萝卜干

卤,腌制的意思;菜脯,客家人对萝卜干的称呼;卤菜脯,即是腌萝卜干。

米糁(sǎn)-米饭粒

杜甫在《绝句漫兴》中写到:“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花叠青钱。”米糁,读起来意韵悠长。

枭横-狠毒

人们常说一代枭雄曹操,抑或是某某大毒枭,客家人说一个人狠毒的时候,会说这个人枭或枭横。

转屋卡-回家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转,客家话中指回,回去;屋卡,即家的意思,可是这里的卡指的是什么意思就不太清楚了。

目珠-眼睛

目者,眼睛也;珠者,眼珠子也;故眼睛称为目珠,也蛮有意思的。

日头-太阳

《列子》里有两小儿辩日,上古有后羿射日,古代称太阳为日,客家人保留了这一古时用语。

夜晡(bū)头-夜晚

晡,《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客家人把夜晚叫作夜晡头或夜晡时。

电火-手电筒

这里的电火可不是指什么电灯之类的东西,而是指手电筒,通过通电能发出火光的东西,故称为电火。

头才-刚才

刚才,客家话里称为头才,而在粤语里称为头先。

食饭-吃饭

这一点跟粤语相似,客家人管吃饭叫食饭,基于这一个“食”字,以下三个词就非常有趣了。

食朝-吃早饭

在朝晨食饭,故称为食朝,也是蛮有意境的。

食昼-吃午饭

在下昼食饭,故称为食昼。

食夜-吃晚饭

在夜晡头食饭,故称为食夜。

番梨-菠萝

这个词倒挺有意思,番梨,从番那边过来的凤梨呀!

菜头-萝卜

哈哈!菜的头,不就是萝卜吗?

红菜头-胡萝卜

胡萝卜可不是叫作胡菜头,因其颜色为红,而称为红菜头。

索-绳子

乍一看“索”字有点懵,但一说到绳索就明白了,所以日常对话当中“拿条索来”等同于“拿条绳子来”。

惊-害怕

鲁迅在《我的失恋》中说到:“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惊,古代用语,诸如惊弓之鸟、心惊胆战之类,客家人沿袭了这一用法。

客家人喜欢酱油卤的菜(大髀箸卤菜脯)(1)

客家土楼

睡目-睡觉

前面我提到眼睛客家人叫作目珠,目珠要睡了,故称为睡目,哈哈!

净利-干净

净利可不是指什么净利润,而是指干净或洁净。

屙(ē)屎-拉屎、大便

屙,富有方言意味的字,屙屎,即大便的俗称。

屙尿-拉尿、小便

同上,屙尿即小便的俗称。

浆-漂亮

很难想象,“浆”这个字能跟人的容貌扯上关系,浆本意就是指谷物孕育的浆液,是谷物的精华所在,故客家话将其引申为人长得好看;漂亮,美丽,就用“浆”这个字来形容。

扫屋-扫地

看到扫屋,是不是想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扫屋,特指在屋子里扫地。

洗泥-拖地

客家人把地板叫作泥,这样的叫法真是匪夷所思,故拖地就有了洗泥这种奇怪的俗称了。

响雷公-打雷

雷公是司雷的神,他手中的法器一响,就是打雷。

搞风-刮风

搞,意为刮(风),前面我提到下雨叫作落水,那么刮风下雨自然叫作搞风落水。

那桂-荔枝

那个桂味真好吃,哈哈!开玩笑的,那桂是荔枝的音译。

头那毛-头发

头那,头的俗称;毛,指毛发。

食水-喝水

跟粤语饮的称呼不同,客家人管喝水叫食水,跟食饭的食如出一辙。

讲-说

客家话中,“说”这个动词叫作“讲”。

讲河洛-说潮汕话

河洛指潮汕人或潮汕方言,究其根源,潮汕人是从河水(即黄河)、洛水一带迁徙而来,所以在当地人口中,潮汕话往往叫作河洛也就不足为奇了。

耳孔-耳朵

是不是耳朵有孔所以叫耳孔啊!正因为如此,猪耳朵自然而然被称作猪耳孔了。

鼻孔-鼻子

客家人管鼻子叫鼻孔。

勤谨-勤劳

客家人说一个人勤劳时,会用到勤谨这个形容词。

懒尸-懒惰

“懒”后面为什么要加个“尸”字,我估计是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却什么事也不干),懒尸的人就是尸位素餐。

懒尸嬤-懒惰的女人

客家人把女人叫作嬤人,故懒惰的女人就有了懒尸嬤这个称呼。

暗头-傍晚

暗头或暗头时一般指傍晚时分。

做生利-做生意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后面冠以一个“利”字,可谓非常精辟,一字道破做生意的奥妙所在。

脚车-自行车

自行车在各地有很多种叫法,如单车、脚踏车等,而脚车这种叫法就跟脚踏车类似,有时候还会在脚车后面加个“子”,叫作脚车子。

客家人喜欢酱油卤的菜(大髀箸卤菜脯)(2)

客家擂茶

生菇、发醭(bú)-发霉

霉菌看起来好像是一朵朵小小的蘑菇,所以叫生菇?倒也是蛮有意思;发醭也有发霉的意思,醭,字典解释为:醋、酱油等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

糜(méi)-粥

客家人把粥叫作糜,史书有载:“厨有米三升,主簿启进内稍以为糜粥。洪叹曰:‘吾独食此何为’,命作薄粥与共啜之”,想当年臧洪为青州刺史,为袁绍所围,粮食已尽,厨房内有米三升,主簿想熬成粥给主帅喝,可臧洪说了:“我自己一个人吃有什么意思呢?”命人熬稀一点与大家分了喝。而在这段历史典故中就出现了“糜粥”字样。

糜饮-粥水、米汤

虽然客家人把喝水叫作食水,但作为可以喝的粥水,却是真真切切在“糜”后面加个“饮”字。

地豆-花生

地里长的豆子可不就是花生吗?这个词形容花生的属性可谓恰如其分。

赶烧落肚-抓紧时间

赶烧落肚与趁热打铁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赶着食物热乎劲下肚的“赶烧落肚”表达出一种要抓紧时间的意思。

彩头唔好-运气不好

唔,客家话中常用的字,意为不,彩头唔好即为彩头不好,以表明运气差。

烂泥糊唔上壁-不争气

烂泥糊唔上壁,在普通话中则说成烂泥扶不上墙,只不过普通话中的“扶”则变成客家话中的“糊”,而“墙”则变成了“壁”。

结语

客家方言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保留了很多古代用语,而以上只是个人粗浅的、不成熟的观点,想要用这块引玉之砖,弘扬更多优秀的客家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