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流咳嗽穴位(太原人推拿耳穴压丸法)

儿童甲流咳嗽穴位(太原人推拿耳穴压丸法)(1)

好不容易熬出了“新冠”后遗症的阴霾

精神好了,不咳嗽了

“甲流”又突如其来

咳嗽又成了典型症状

困扰着很多人

针对此类情况,推拿一科结合科室中医特色疗法优势,总结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经验,采用“推拿手法 耳穴压丸法、揿针疗法(两种方法交替配合) 口服中成药”方案,帮助众多患者缓解咳嗽症状。

推拿手法

穴 位

肺俞、肾俞、合谷、列缺、天突、重子、重仙

操 作

点揉肺俞、肾俞、合谷、列缺、天突,点压重子、重仙(董氏奇穴--治疗咳嗽特效穴),同时配合深呼吸,以穴位处有酸麻重胀感为主,50-100次/穴,再直推两侧膀胱经3-5次,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调畅脏腑。

注 意

以患者耐受度为主进行点揉、按压,力度由小到大,以防因力度过大引起反效果。

耳穴压丸法

耳 穴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好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腹躯干在中间。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

穴 位

支气管、肺、肾、内分泌、皮质下、神门、脾、胃、交感

操 作

找出耳朵上穴位或者阳性反应点(疼痛点),先用2%碘伏消毒耳穴,再用75%乙醇消毒并脱碘,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压丸贴片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60秒,宜留置2-3天。

揿针法

儿童甲流咳嗽穴位(太原人推拿耳穴压丸法)(2)

揿 针

揿针也叫“皮内针、“埋针”,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做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针刺入皮肤后,固定留置一定的时间,给腧穴以长时间的刺激,可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穴 位

耳穴中的(支气管、肺、肾、交感) 体穴(天突、膻中、肺俞双、肾俞、大椎、重子、重仙)

操 作

3次为一个疗程,每次留针1-3天,每隔3-4小时按压一次, 即点按20下, 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注 意

压丸法与揿针法交替运用,每次运用一种方法,间隔1-3天换另一种方法,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穴位。

注意事项

01

压耳穴、埋针期间,不可着水,避免脱落、感染。

02

耳穴针刺后如果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碘伏消毒,防止化脓性软骨膜炎发生;如有过敏、大面积异常反应等,请立即取下。

03

关节附近、血管附近不宜埋针。

04

贴耳豆、揿针期间,切勿重压、拍打、撞击。

以上方案请由专业医师进行辨证治疗

来源: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