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巴雅尔(蒙克巴特尔22岁娶大10岁妻子)
“教练,巴特尔又跑了!”
1993年8月,全运会刚刚结束,教练蒋兴权又听到了这个恼人的消息。
盛夏的北京异常燥热,蒋兴权听闻此事,心说这次一定要亲自把这小子揪回来。
他连夜收拾了一下,先飞呼和浩特,之后又驱车赶往了鄂尔多斯的杭锦旗。
在草原上见到大巴的时候,他正乐呵呵地牵着一匹马。
老远他就看到了蒋兴权,看起来原本要跨上去,
此刻他又牵着马,蔫儿头巴脑地向教练这边过来了。
看着蒋兴权一脸愠色,巴特尔在一旁什么都没说。
“你小子,还有点组织纪律吗?怎么说跑就跑呢?”
“教练,我……。”
巴特尔汉语说的本就结结巴巴,刚想开口说些什么,
看到蒋兴权正在气头上的模样,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了。
“快,收拾东西,跟我回北京!”
蒋兴权倒也没难为他,本来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小子“捉”回去。
谁知话刚说完,一向结巴的巴特尔这次倒反驳了。
“我不回去,运动会不都结束了嘛。”
巴特尔这话让蒋兴权有些哭笑不得,原本想发火的他,
看着眼前这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又被他给气乐了。
“运动会是结束了,可你还得训练啊。”
一旁的巴特尔听了,还要再说些什么,不过即刻就被蒋兴权的下一句话给挡住了。
“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是国家篮球队的正式队员,不是业余选手。”
他没再说话,不过心底还是嘀咕了一番,那达慕大会结束,不也都是各自回家了嘛。
嘀咕归嘀咕,蒋兴权这次既然来了,就没打算让巴特尔继续在家。
他随后带着巴特尔返回了北京,18岁的篮球少年,又要开始下一阶段的训练了。
彼时的巴特尔,是整个国家队里唯一的蒙古族球员。
回到北京的驻地后,他们日常主要的活动就是训练和备战。
但是没有正式的比赛,刚在队里呆了没多少天,巴特尔想家的毛病又犯了。
北京太没趣了,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训练,
偶尔想要出门,还得向教练请假,批准后才能出去。
但即便这样,来到北京的巴特尔,出去的次数屈指可数。
主要是他的汉语太蹩脚,都是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进了篮球队,
导致他的文化课落下得太多。
何况,这里他连一个亲人都没有,每天训练结束,
他脑海里闪现的,全部是小时候在草原上的点点滴滴。
虽然个头看起来高高大大的,可他这个年纪,心头不时还会涌上思乡的愁绪。
所以没过多久,巴特尔又找机会逃走了。
蒋兴权倒是不生气,逃一回,或者是他,或者是其他人去捉一回。
几次三番下来,国家队的领导有些挠头。
得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想“逃走”呢。
事实上,没其他什么事情,巴特尔就是单纯的想家。
孟克·巴特尔,11岁之前都生活在大草原上。
1975年底他刚生下来,整整有14斤重。
草原上的喇嘛看了,直言这小子是“金骨之人”。
就这样,按照蒙古族的惯例,父亲给他起名巴特尔。
在草原上,只有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才叫巴特尔,意思是永恒的英雄。
小巴特尔确实不负众望,在马奶酒和牛羊肉的滋养下,
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能跟同龄的孩子在草地上摔跤了。
但邻近的孩子没有一个敢和他比试。
他往那里一站,一米七的个头,谁都不敢相信这仅仅是个六七岁的孩子。
练摔跤用的土布袋,他能轻松甩出去老远。
甚至一百多斤重的粮食,在没有其他人的帮助下,他也能轻松扛上肩头。
天生的一副好骨架,长大后放牧或者参加那达慕,可是一把好手。
有一天,看着母亲牵过的马,他也想骑上去试试。
牧民的后代,骑马就是必备的技能,母亲想都没想,直接把缰绳递给了他。
天天看母亲骑,他老早都学会了。
摸摸马的脖子,他抬脚、跨腿,而后轻松骑在了马背上。
就这样,8岁的时候,他就能骑在马上,帮着母亲一起放羊了。
或许正是小时候天天在草原上驰骋,解放了巴特尔的天性,
当他长大后,长期处在一个封闭的场合,心里多多少少会表现出一些不舒服来。
上小学后,他的个头在班级里简直是鹤立鸡群。
有一次正好赶上旗里的领导到他们学校。
他那高高的个子,在同学中间很抢眼。
“这么高的个头,身体又壮实,应该去打篮球!”
于是,10岁出头,巴特尔就来到了内蒙古的青年篮球队。
那时候,他对于篮球的认识基本是零。
不过个子高,身体又壮实,从零学起,难度并不大。
在青年篮球队几年后,他第一次来到北京进入了北京市的男篮。
接着又更上一层楼,走进了国家队。
此时的巴特尔渐渐进入了青春的萌动期,
想家再加上队里的生活不自由,才让他三番五次想逃走。
知道了这些情况后,队友还有教练就经常鼓励他:你应该在北京多交朋友。
可是,别看当年的小巴特尔,变成了众人眼里的大巴,
在性格上,他是个非常内向且不善言辞的人。
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他一直是在孤独和想家的纠结中度过的。
直到20岁的时候,他和德明相遇,情况才渐渐好转。
那时候他们打球,电视台的体育频道经常在球场做实况转播。
认识德明的时候,巴特尔先是和她姐姐德丽认识的。
德丽起先是在北京女篮的,退役之后加入了北京台的体育频道。
那天,德丽带着一个姑娘来到了体育馆。
巴特尔和队友们正在打球,两个姑娘的出现,还是很快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尤其是德丽身旁的那个姑娘,高高的个头,长发飘飘,灵动的气质,
立刻就让球场上的荷尔蒙爆表了。
比赛的时候,德丽身边的女生,一直在喊着:“巴特尔,加油!”
之前即便有人来看球,也基本上没人喊过他的名字。
当天比赛结束,经过德丽的介绍,他才知道这个姑娘是她的妹妹。
两个人就算是在球场上第一次认识了。
之后只要有比赛,她们就经常来看,渐渐地,巴特尔已经适应了德明的存在。
又一次比赛的时候,巴特尔在球场上往旁边看,发现德明不在。
当天的比赛中,少了一个人给他加油,他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比赛结束后,他赶紧找到德丽:“今天你妹妹怎么没来?”
德丽看看他然后问道:“我经常带不同的朋友来的,你怎么就偏偏记住她了?”
“她……她是你妹妹啊,再说你俩都是维族,所以印象深刻嘛。”
这解释听起来没毛病,不过这小子心里怎么想的,德丽也似乎明白了。
于是再有比赛的时候,妹妹又坐在了德丽的旁边。
“你怎么总是给巴特尔一个人加油?”姐姐这一次主动问妹妹。
谁知德明不假思索地说道:“他是少数民族啊,名字听起来像外国人,自然印象深刻了。”
一旁的德丽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俩的回答,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那时候的德明还有些不明所以,不过姐姐已经彻底明白这两个年轻人的心思了。
姐姐德丽,接下来开始给两个人创造接触的机会。
队友们也渐渐看出了端倪,经常打趣他:“没想到不爱说话的大巴,心里也有人了。”
和巴特尔不一样,德明的老家虽然是新疆,
但因为父母一直在北京工作,所以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北京。
直到大学的时候,因为读的是新疆大学的法律专业,毕业后就留在西北工作了。
到后来,德明在新疆结婚成家,并且养育了两个女儿。
然而另一半有家暴倾向,甚至喝酒后动辄打人。
失败的婚姻让她选择了离婚,之后她独自带着女儿回到了北京。
德明的情况,是在两个人慢慢开始交往后,巴特尔一点点了解到的。
他不时想家,德明想获得一个稳定的依靠。
就这样,巴特尔渐渐向这个比自己大10岁的姑娘伸出了坚实的臂膀。
有一次德明告诉巴特尔,离婚后不少人都追求过自己。
可很多人并不懂她,她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礼物,而是一个能够真正依靠的人。
于是,他们渐渐产生了共鸣。
交往也变成相恋,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
1997年,在那年的国庆假期,22岁的巴特尔和德明结婚了。
两个人相爱可以不顾一切,但组建家庭,就必须得面对德明和前夫的两个孩子。
大女儿叫迪菲,那时候六七岁,对于大人的情况已经多多少少有些明白了。
他第一次见到孩子的时候,递过去的一瓶饮料,小孩子都不敢接。
后来巴特尔从德明那里才知道,小姑娘后来告诉妈妈,
“这个叔叔看起来又高又大,非常的可怕。”
从害怕到慢慢的接纳他的存在,还是因为后来小姑娘看到妹妹有更多的礼物。
在和德明交往期间,巴特尔没事了就带着二女儿出去玩。
游乐场里的滑梯,他一下子就能把孩子举过头顶放上去。
每次回到家里,姐姐又看到妹妹手里多了新的玩具。
到后来,大女儿才渐渐开口叫巴特尔“叔叔”。
结婚后,德明希望女儿喊他爸爸。
不过小姑娘已经记事了,而且小时候在奶奶家里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无论妈妈怎么说,她就是不肯叫。
一直到后来,巴特尔天天接送她上下学,时间久了,她才渐渐改口了。
两个人并没有马上要孩子,一直到2001年,德明才怀孕。
只不过妻子怀孕期间,他还在球队忙着比赛的时候。
等到德明临产之时,巴特尔正在外地进行一场比赛。
那时,他突然接到了通知,孩子就快要生了,但因为有难产风险,得剖腹产。
他担心妻子的安危,比赛没结束就赶回了北京。
所幸接下来一切顺利,孩子满月前,
他没有参加任何比赛,一直到满月后,才回到了球队。
孩子出生,在事业上他又获得了当年赛季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于是在第二年,巴特尔在NBA的邀请下去了美国。
但他在美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训练太狠,导致身体伤病严重,到后来球队没有把他当成主力。
一直到2003年,他是以替补球员的身份,为马刺队赢得了赛季的总冠军。
所以在美国的那几年,巴特尔觉得自己没有姚明的运气好。
后来因为脚部受伤三个月无法上场,他的合约也就到期了。
后来,妻子又生下一个儿子,在美国那几年,妻子一个人在家里带着4个孩子。
虽然劳累,不过还总是鼓励丈夫,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找机会让大家看到你的实力。
后来,妻子担心丈夫一个人在美国太孤单,
就经常带着孩子飘洋过海,去美国和他团聚。
所以在那段日子里,球场上虽然感到不顺利,
但看到4个可爱的孩子和自己的妻子,巴特尔又觉得非常幸福。
他的职业生涯,一直持续到40岁。
2015年,在五棵松体院馆,这个他早年经常打球的地方,
有着“移动长城”的巴特尔正式退役。
之后的他,担任了家乡内蒙古的篮协主席。
一转眼,他的孩子都已经长大,和妻子结婚也已经二十多年。
这么多年,妻子最喜欢的,是丈夫身上那种单纯和淳厚的个性。
尤其早年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天只要巴特尔在家,
整个家里就很热闹,一点也不显得冷清。
妻子眼里,这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永远就是个活宝。
80分是球场上的成绩,100分是做丈夫和父亲的成绩。
这是妻子,对丈夫最好的评价。
文 |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