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国消灭赵国多少士兵(长平之战秦国灭赵国精兵40多万)

长平之战秦国消灭赵国多少士兵(长平之战秦国灭赵国精兵40多万)(1)

战国时期,秦赵两大强国之间的对决——长平之战,是一场十分有名的生死存亡之战,在这场大决战中,秦国通过各种谋略和用兵,最终,秦军在白起的统帅下全歼赵国45万精锐兵马,一举使赵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元气大伤。

想必很多人都对这场战争的后续存有一个疑问,既然白起已经全歼了赵国精锐,赵国已经无力反抗,为何不趁机灭了赵国,却要等到30年后呢?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白起进攻韩国,白起领兵攻占野王(今沁阳),切断了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东南)通往韩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的道路。韩国本来想献上党求和,但上党郡守冯亭却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联赵抗秦,于是战火引到了赵国头上,随后长平之战爆发。

长平之战发生在上党地区,这里属于山西省中南部,也就是晋阳军区的范围。当地的地形对于赵国国内的调兵和后勤都十分不便,但是却可以保证赵国有效阻击秦国。

赵孝成王派遣老将廉颇率军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拒秦,王龁连番攻破赵军,廉颇见连战不利后采取守势,双方在长平一带相持约一年。

后来秦国施反间计,赵孝成王也迁怒廉颇坚守不战,便用赵括替代了他,而秦国也悄悄地用白起替换了王龁。随后赵括率军轻征,中了白起的埋伏,被困在长平战场40余天,赵括无奈准备突围,最后却被乱箭射杀,剩余的赵军向白起投降。最终被白起全部坑杀,仅放240名年龄较小的士兵回去报信,长平之战以秦国获胜告终。

长平之战秦国消灭赵国多少士兵(长平之战秦国灭赵国精兵40多万)(2)

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间的一场大决战,这一战关系着东方六国国运兴衰的存亡之战,故而两国都是倾尽全力去战。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达45万人之多,而秦国也伤亡达20万人。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在这场惊世对决中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并非全胜,自身也有不小的损失。

而战后,白起本想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但范睢经韩、赵两国游说,又妒忌白起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整为由,建议韩国割让垣雍(今原阳县)、赵国割让六城请和,秦昭襄王同意了这个方案,白起知道此事后因此也跟范睢结下了梁子。

公元前259年,赵国却突然反悔不割让六城,秦昭襄王大怒,令王陵率军20万兵伐赵,攻打赵国国都邯郸,准备灭掉赵国。而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但国力尚在,廉颇领兵10万抵抗,赵国内部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参与了进来,平原君赵胜甚至把自己的妻妾编入军队中去,举国抗秦。

面对赵国举国上下的奋起反抗,王陵打了一年,仍不能取胜,秦昭襄王又增兵10万支援王陵,并准备再度启用白起,而白起却托病推辞。秦昭襄王无奈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10万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损失惨重却还是不能取胜。

长平之战秦国消灭赵国多少士兵(长平之战秦国灭赵国精兵40多万)(3)

秦国在长平之战击败赵国后,日益势大,让关东各国都很忌惮。而赵国国都被围后,长期作战下邯郸城内粮草将尽,赵国只得向魏国和楚国求救,这时候就发生了“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魏国和楚国分别出兵救援赵国。

最终,在魏军和楚军的援助下,赵国与两国军队内外夹击,秦军大败,死伤近20万,王龁被迫撤退,郑安平突围不成投降了赵国,秦国在此战中损失惨重,推迟了攻打赵国的步伐。

而这场战役中,秦昭襄王先后多次令白起前往统兵,可是在范雎等人的存心设计下,白起始终不肯领兵,最终白起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被逼自杀,损失了这员秦国有史以来的名将,也又一次延缓了秦国攻打赵国的脚步。

长平之战秦国消灭赵国多少士兵(长平之战秦国灭赵国精兵40多万)(4)

经过连续两场大规模的战役,特别是邯郸之战后,秦国损失也很大,需要修养整顿,多年东出的成果,包括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等地全部被瓜分。所以,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将近30年,秦国才有力量再度发兵灭赵国。

欢迎点击下方 了解更多 发现和探讨更多榜单内容哦~

长平之战秦国消灭赵国多少士兵(长平之战秦国灭赵国精兵40多万)(5)


本文资料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欢迎点击下方 了解更多 来 众推风云榜 畅聊风云变幻,共推精彩见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