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诗词有哪些(春节话节气什么是惊蛰)

什么是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桃始华【《吕氏春秋》作桃李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和其他节气相同,惊蛰日期也和农历没有必然联系。每年3月4日~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在古时“惊蛰”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汉朝皇帝列表)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惊蛰,二月节。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桃始华【《吕氏春秋》作桃李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

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惊蛰雷鸣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

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一

秦楼月 忆秦娥

范成大(宋)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

观田家

韦应物(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三

燕居十六首

彭龟年(宋)

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物方全性命,如我爱吾宫。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四

清溪松阴图

唐寅(明)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五

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黄庭坚(宋)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

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侧厘数幅冰不及,字体欹倾墨犹湿。

明窗棐几开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仲将伯英无後尘,迩来此公下笔亲。

使之早出见李卫,不独右军能逼人。

枯林栖鸦满僧院,秀句争传两京遍。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气象今凄凉。

夜光入手爱不得,还君复入古锦囊。

此後临池无笔法,时时梦到君书堂。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六

义雀行和朱评事

贾岛(唐)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七

春晴泛舟

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八

春日杂兴五首

陈棣(宋)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九

蕃厘观感琼花

宋无(宋)

后土祠南裔,坤维婚室家。

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

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

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

丽服从空降,明妆倚日斜。

同挥五云扇,共驻七香车。

月录羞调粉,风姨罢散花。

青童迦绺节,金母屏彤霞。

故事唐时盛,佳名数代夸。

尘根虽下界,天意在中华。

雪襄珑部巧,冰销刻镂瑕。

人间惟独尔,地上更何加。

万葩殊寥落,群芳避艳邪。

玫瑰诚执御,芍药等泥沙。

圣运俄惊辍,兵强忽肆拿。

外讹难核实,真雁遂真牙。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帝枝微旧崛,新叶漫荣荂。

尤品终芜没,珍不逐水涯。

两朝成草莽,九斋杂龙蛇。

古殿兰旗暗,残记桂煅賖。

警颜愁想像,珠树绝骄奢。

寂寞无双誉,徘徊但自嗟。

八仙聊免俗,消得实栏遮。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

游景仁东园

苏辙(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一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

张栻(宋)

披云得新腴,煮泉听松风。

香永味自真,不与余品同。

悠然泊莫留,归来隐疎钟。

念昔湘滨游,年年撷芳丛。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落硙快先啜,鼓复欣策功。

夜灯紫筠窗,香生编简中。

谁与共此乐,臭味有邻翁。

朅来七里城,日月转飞蓬。

山川岂不好,予忧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复无穷。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二

闻蛙

赵蕃(宋)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三

冬至日闻雷

杨时(宋)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飚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散雪交余辉。

凌寒山驿孤,持盃空自疑。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四

安济桥

杜德源(宋)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五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王炎(宋)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六

游玉泉

朱翌(宋)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七

修石山

方回(宋)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欹。

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

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

扫砾斫枯卉,拥泥护芳荑。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蚯蚓缩未动,虾蟆僵如痴。

此役彼不安,慈悯其忍为。

复有蜈松蝎,壤发难迅驰。

仆夫听使去,梃杵肯遽施。

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

赤练稍宛转,碎首忽若糜。

人迹不至处,掷出园外篱。

天地主生育,乳孕无穷期。

何土草不茂,何水鱼不滋。

毒堇及淫蜮,赋物曷至兹。

峥嵘不能亩,蜗蚁千万斯。

凶恶如此辈,均受亭毒私。

理有不可晓,颜跖同世时。

閒居理花蕊,娱心聊自怡。

小小事兴作,虫豸关安危。

何况大骚动,疮痏良可知。

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八

蚊雷

赵时韶(宋)

朝来伏地悄无声,入夜轰轰屋底鸣。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十九

冬夜观树影

邵宝(明)

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

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

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

玄冬万景瑀,嘉此独咨嗟。

他宵有繁阴,莫向时人夸。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

山房

陈允平(宋)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一

菩萨蛮 春愁一段来无影

萧汉杰(宋)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二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舒岳祥(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三

次韵酬昌秋侠见贶之句

孔武仲(宋)

读君诗句骨毛寒,直恐吟来得意难。

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锋芒剸截昆山玉,意气腾凌大海澜。

欲识词源最清处,露珠新滴水精盘。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四

奉和御製中和

杨亿(宋)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五

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2

释绍昙(宋)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六

答陈珽主簿

刘克庄(宋)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绮纨。

果能磨铁砚,真可歃铜盘。

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家贫无宝贝,珍贶欲酬难。

与惊蛰节气相关的部分古诗词之二十七

骤雨

陆文圭(宋)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惊蛰节气的诗词有哪些(春节话节气什么是惊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