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篇课文 园地2)知识要点大汇总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第5课《古诗两首》

一、词语解释

1、题:书写,题写

2、缘:因为

3、莫笑:莫是不要的意思,莫笑是不要笑话。

二、句子理解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了。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三、问答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用诗句回答):

只缘身在此山中

2、《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要相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诗人观察的(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

4、《题西林壁》前两句写了诗人从(横)、(侧)不同角度,处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5、《游山西村》这首诗,诗人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主线。

6、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常用来形容什么?并这句诗说几句话。

现在常用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造句: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四、背诵要求:

要求会默写两首古诗

第6课 《爬山虎的脚》

一、句子理解

1、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理解:“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这两句话具体的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长得整齐)、(铺排匀称)。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理解:“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作者用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二、问答题

1、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朝下?

答:因为爬山虎的脚是向上爬的,与它的脚相反方向长的叶柄就向下垂,叶尖儿自然也向下垂了。

2、为什么“在墙上铺的那么匀称,没有重叠起来的”?

答:叶子为了充分吸收阳光,所以均匀而不重叠的生长。

3、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答: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4、爬山虎的脚长在哪?是什么样子的?

答: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样子是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三、多音字

铺 pū ( 铺路 )

pù ( 床铺 )

四、背诵要求

背诵默写全文

第7课 《蟋蟀的住宅》

一、词语解释

1、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2、慎重:意思是谨慎,认真。

3、骤雨:意思是下得又大又急的雨。

二、句子理解

1、蟋蟀的住宅

住宅指的是住所,一般用来指人住的地方。这里把蟋蟀的巢穴称为“蟋蟀的住宅”,是拟人的写法。

2、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对以一般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的选择住址,自己一点一点挖掘。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作者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把洞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人知道它的住宅不仅能藏身,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

三、问答题

1、蟋蟀的特点:

(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2、蟋蟀住宅的特点:

外部(向阳)(隐蔽)(排水优良、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作者是从(动工时间)(怎样挖掘)(不断修整)这三方面来介绍蟋蟀是如何精心建造住宅的。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答:他常常慎重的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5、它的住宅为甚恶魔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答:因为它的住宅向阳、隐蔽、排水优良,从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可以看出蟋蟀修建住宅的精心,让人觉得它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才智。然而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所以说它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6、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7、《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四、写作特点

本课课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

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

第8课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一、词语解释

1、静谧:是宁静的意思

2、不可思议:是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3、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从这个词中可以体会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

二、问答题

1、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魏格纳剔出的学说是:

(大陆漂移的假说)

三、多音字

兴 xing(兴奋)

xing(高兴)

漂 piao(漂流)

piao(漂亮)

piao(漂白)

曾 ceng(曾经)

zeng(曾祖)

四、写作特点

本课的写作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过渡句,如:“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这句,承接了上文“魏格纳的偶然发现”,又揭起了下文“魏格纳的深入探索”。

在我们写文章时,为了各部分衔接自然,也可以用过渡句。

如写妈妈勤劳和孝敬老人的品格时,就可以用“妈妈不仅操持家务,而且对爷爷奶奶也十分孝敬”来进行过过渡。

《语文园地二》

一、观察日记的格式

举例:种大蒜

12月19日 星期五 晴

二、日积月累

记住什么月份什么花开,要求会默写。

三、成语解释

胸有成竹的意思:原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造句:我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