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经典文章(人物史铁生)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温度》,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人物是一位作家,他的名字叫做——史铁生。喜欢文学和写作的朋友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去世。
我今天为什么要来跟大家聊史铁生呢?如果非要说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在史铁生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光芒和温度。史铁生在延安插队的时候,因脊髓受损伤而引起腰腿疼痛。在一次山野放牛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引起史铁生持续高烧,结果就卧床不起,稍稍缓解后也难以正常行走。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双腿瘫痪时他才21岁。可以说,他的一生中的绝大部分都饱受病痛的折磨,但是患病之后的那份乐观坚强,笑对人生的洒脱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认识他的人所学习的。
我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把它看成是“金秋里的诗”,也许我们在面对生与死的时候,总是和孤僻和死寂联系在一起,好像自然中的秋天——枯黄、没落、沉寂……但是在史铁生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倔强,他面对命运的打击,有痛苦,有埋怨,内心对命运的不公充满着怨恨,但当他冷静下来之后,他在自身之外找到了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处所——地坛。像一个老朋友的久别重逢,地坛仿佛在时光中“等”他,等他的到来,来慰藉他的心灵。
我读过《奶奶的星星》,从很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对生命深深的思考,从《奶奶的星星》这篇文章中我们更能从中读出如此具体而又饱含的深情。史铁生在文中写道: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所以,在以后的时间,只要我抬头看到漆黑夜空中的星星时,总会想到史铁生与奶奶的这段对话,天上的星星也许照亮了后来人的路,但是奶奶的星星却照亮了作者一生。就像文中所说: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我读过《合欢树》,作者在《合欢树》这篇文章中更多表达的是对旧时光的留恋和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文中写到“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所以,亲爱的朋友,能见面的时候就不要打电话吧,能拥抱的时候就不要只见面。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总是自私的以为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但是有时候,痛苦悔恨的那个人,往往是我们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一处安隅所在,像地坛,像天上的星星,像母亲小院门前的那棵合欢树来盛放我们的内心和灵魂,润养我们的四季和人生。当我们为史铁生作品的通透圆融和超越之美而感动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生命再次出发艰难跋涉的起点,因为毕竟距离他写出并且发表《我与地坛》,距离他双腿瘫痪已经是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没有人能够想象和体会他的艰难困苦。身体的障碍与精神的绝望曾经试图以自然的名义击垮他。但是作者在自己生命的二十年里,他是一遍又一遍的与自己和解,与生命和解。到最后,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最后,愿屏幕前的你也能在宁静中收获丰盈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