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戴草帽是什么故事(原来与猴子有关系)
猴子,灵巧可人,是走进人类生活和文化深处的动物之一。其艺术形象丰富多彩,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等各个领域都有它的身影,生动活泼而开朗有趣,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迪和智慧。比如“朝三暮四”,竟然是写于春秋战国时的童话故事。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暮三。”众狙皆悦。
传说,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一个老头子,人们都叫他狙公。狙公喜欢猴子,他在家里养了许多只猴子。随着猴子不断繁殖,数量越来越多,喂食也成了大问题。一天,狙公给猴子喂果子,每只猴子发三个,它们吃完后还吵着要。于是狙公就对它们说:“要等到晚上才有。今后你们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
猴子听了,非常生气,一个个狂蹦乱跳,咬牙切齿,吵得狙公受不了,他赶紧安抚道:“好了好了,那就改成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吧。”然后又给每只猴子发了一个果子。猴子们吃着果子,再也不闹,一个个高兴地跳到其他地方玩去了。
到了第二天傍晚,当每只猴子仅分得三个果子时,猴子们又开始闹。狙公无奈,对猴子说:“好了好了,那就今后下午四个,早上三个。”猴子们这才满意地走了,朝三暮四就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狙公哄猴子的好办法。
古人借助猴子与人的互动,形象生动说出了“朝三暮四”的危害性。那些愚弄猴子的骗术,实质是领导者的手段失败,意在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同时也告诚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与猴子相关的成语有猴子搏矢、沐猴而冠、杀鸡儆猴等。谒后语有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猴子偷桃——毛手毛脚等。猴子属灵长目类动物,与我们人类同出一目,大脑发达,也有人类的长处和短处。这里再说一个发生在猴子身上的“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故事。
在印度,有一种猴子,聪明,但贪婪。印度人抓住它们的弱点,用木棍制作成盒子,木棍与木棍之间正好让猴子的手能伸进去,而后印度人将猴子爱吃的果子放盒子里。静心地等到猴子的小手伸进盒子里抓住果子时,人再敲锣打鼓地过来。抓住果子的猴子,小手是既然抓住心爱的果子,那里还能放手呢,越抓越紧。但手从盒子中就没有办法抽出来了。这样一来,贪婪的猴子只能是被捉住了。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在这类印度聪明的猴子身上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说句笑话,这猴子让所有贪官们在即将伸手,或第一次伸手时,就能想到这只印度的猴子,作用应该会有的吧!从“朝三暮四”到印度贪心的猴子,在人与猴子的互动中,二者都很聪明,但胜利者终究还是人。然而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人所犯的错误,有时并不比动物少!人与猴子之间没有多远距离。(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