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学生怎么学好高中理科?如何学好高中的理科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点,甚至在高中毕业,到大学各种考试,到考研,都没有意识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看学生怎么学好高中理科如何学好高中的理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看学生怎么学好高中理科?如何学好高中的理科

看学生怎么学好高中理科如何学好高中的理科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点,甚至在高中毕业,到大学各种考试,到考研,都没有意识到:

知识水平的提升是和完成了多少任务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你上了多少课,做了多少练习,与你的分数并不直接挂钩。要真直接挂钩的话,清华北大985就没有那么难考了。在高分段尤其明显。

看看你身边努力的人,最刻苦最努力的那几个人,真的就是考到全校最好吗?

因此想要提升你自己,闷头做题,光靠努力,是不行的。

如果你真的懂了这一点,那么我接下来说的这些你都不用看了。

-------------------------

——————以下是原文——————

看了看楼上的回答,很多答案说来说去没有答道真真正正的点子上,都是老师们和成绩好的同学们已经说过无数遍的那一套。

先说重点:我认为,许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在理综上,然而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有两点主要原因。

1、理科当成了文科来学。只会贴标签,而忽略了概念的本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非常用功的女生英语很好,而理综怎么学也还是偏科。因为英语光靠努力是可以的,而理科光靠努力是不行的。

套筒A长20m,与B相聚50m。t=0时刻,小块B以10m/s向上射出,同时套筒A自由落体下降。问B从A中穿过需要多少时间?

你是不是还在傻傻的算A的速度方程、B的速度方程,然后再求B与A接触的时刻以及B与A分开的时刻,相减得到穿过时间?

不。你只要变换一个参考系,假设两个物体都在一个向下的,加速度为g的参考系中运动。那么A就是静止的,B就是匀速运动的。所以,B穿过A,需要2秒。

怎么样,一个需要算10分钟的题,变化参考系之后只要10秒。

2014.5.21更新,答苏蛋蛋同学

你好,前几天一直有事所以没有来得及回复,抱歉~

之所以你会去“找性质”找不到,我个人认为,可能是这个原因哈。

首先我得说,就我个人来说,我从来没有去故意找某个东西的基本性质

我觉得,可能你没有纠正过一种看法,就是:

一个物质,是因为它是这种物质,所以它才会有这种性质。

并不是,你学习了这些性质,再去认识这个物质。

举个例子。Cl,是因为它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它需要再来一个电子,形成8个。于是他有强氧化性。

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近,越容易捕获电子,所以F的氧化性大于Cl大于Br大于I

是物质本身的结构决定他的性质。

怎么看出物质的本质?就是物质本身决定的。你学习Na的时候老师一定会告诉你Na还原性的原因是它最外层有一个很容易跑掉的电子,但她更多的时候是在告诉你由此产生的性质。

但是,你学习性质的时候,要时刻记住本质。

说这些可能你不太容易理解而且有点绕。。。我给你说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

就是,你不要刻意去找,你在学习到每一条性质的时候,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质?

尝试着自己去解释,别人教你的终究是别人的,你自己解释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

另,你现在才高一,有很多时间去探究更深的东西,学习不要浅尝辄止。

祝好!

---------------2015.1.22更新------------------------

谢谢同学们这么多赞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努力“和”时间安排“的话题。

前阵子在知乎上面看到一句话,”如果努力就能成功的话,那成功未免也太简单了。“我觉得这句话放到高考上面再合适不过了。诚然,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努力是不够的。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三年的高中学习时间(不算复读的话)。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这是不会变的。老师和家长们之所以一直强调努力,是因为这样做了确实会让我们花在学习上面的时间更多,然而,这样的做法是有上限的。

我们的时间就那么多而已。好多同学为了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而放弃了休息睡眠的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良好的休息是学习的一部分。在我毕业的高中,在年级前50名的人里面,只有少部分人每天学习到晚上1点之后。而年级50-200名这个范围里面,却有很多非常非常“用功”的同学。每个学校里面都有这样的人,他们每天学习到很晚,一两点根本只是起步,三四点才睡觉是常有的。然而,这么用功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回报,成绩依然没法达到顶尖的水平。于是,他们把原因归咎于还不够努力,于是每天睡得更晚。这样下去的结果,少部分人确实成绩有了一些提高,但是大多数人不断的恶性循环,睡得越来越晚,最后轻则形容枯槁,有的人最后身体与成绩都垮掉了。

要想保证高质量的学习,每天最少得有6小时的睡眠,睡七八个小时就更好了,但是这样一来,学习的时间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效率。如果别人每天需要花四个小时来完成作业和复习所学的东西,而你只需要两个半小时,那你就比别人多了一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你休息时间多了,第二天精力充沛,你花在复习和作业上的时间就会更少。这才是良性的循环。

怎么做到良性循环呢?大学里有一句玩笑,“大学一个学期的课,高中生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这句话是说大学课程即使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两个星期就能学会,然而大学一学期的课程,数量和难度难道只比的上高中两个星期的课程吗?只怕不是这样吧。而高中每天十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如果是一个大学生每天学习这么长时间的话,两个星期学会一个学期的课程确实不是问题。这就反应出一个问题:高中的时候,我们浪费的时间太多了。不是浪费时间在玩上面,而是浪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了。什么意思?1 1 2这样的题,你做一万遍,对你的学习也丝毫没有帮助,同样,做过的题再做一遍,已经懂了的习题上课再听老师讲一遍,已经熟透的知识再去一遍遍的刷题,这些对于你自身水平的提升非常小。一套试卷做下来,有70%的题是完全懂了的,20%的题是不太清楚,做了以后更清楚的,10%的题是完全不会的,那你做这套试卷的时间,只有30%的时间是真正有收获的。(其实30%已经相当好了,我后面会说。)老师们一直在给大家说,“题目即使做过,多做一些对提高运算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上课讲题,即使大家已经把题目都做过一遍,再听一遍也能巩固巩固,记得更熟。”但是,如果是为了提高运算能力,那我为什么不去做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来提高?如果是为了巩固知识点,那我直接去学习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不是更快?只有当你真正感受到,本来这个知识点不会,通过我的学习现在我会了,或者,本来这个方法我用的不熟练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这种方法,做完这个题之后我会用了,这才是真正的有了收获。你每天6点起床,7点开始学习,晚上12点休息,这1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你真正的感到付出之后有收获的时间有多少?仔细想想,可能有三小时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因此,首先,时间要花在刀刃上。你回去做完了一套试题,花了一个小时,第二天老师再花一小时来讲一遍题,而你真正想听的题可能就一两道而已。那讲题的其他时间呢?巩固知识?别傻了。题都能做了,再巩固一遍有什么用?听老师把你解题的步骤再做一遍很有成就感?有这点时间,你拿去专门突破不会的东西,哪怕是背几个单词不好?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时刻问自己,我花时间在这上面到底有没有意义。不然,你以为你努力学习了,其实你并没有。所以我一直觉得高中最后悔的事儿就是上课老师讲题的时候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因为已经会做的题我也不会认真去听)。但是,上新课的时候听课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其次,学习一定要用心。从小听到大,好多人仍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看过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的时候,左边放着题目,右边放着答案,看一行答案,写一行题,自以为自己已经记下了答案的解题思路。(而且这样做题的人不少。)这样做一遍之后,同样的题目,改改形式再给你做,八成你还是不会。做题要思考,自己想自己的方法,即使真的解不出来,也是在自己思考了之后再去问别人或者是看答案。并且,看了答案之后一定要自己独立再做一遍。很多同学就是懒得思考,看到不会的题,自以为只要背了答案的解题过程就OK了。拜托,这么多题难道你全部背一遍答案?高考哪有答案给你背?这种做题法,学文科或者是被生物还行,如果是用在物理数学上,那你就跪定了。很多同学愿意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只为了再多做几个题,却不愿意动动脑真正思考一下解题的过程,不愿意总结题目、概念的基本性质规律(之前有说过了基本规律的问题),只想把题目做完了事,这是学不好理科的,哪怕你花再多的时间。

2015.5.4更新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到高三下学期以后这个阶段,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你了。学的好的,老师在课堂上说了这么多,你真正不懂的真正需要花时间去想的有多少?学的不好的,做了半天题,懂了的就懂了,不懂的仍然不懂。

最后一个月是最关键的时间,应该是对每一个真正的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的时候,然而课堂教学模式却极度的浪费时间并且毫无针对性。我之前高中的时候就深受老师课堂上讲题的困扰,一套卷子都已经做完了,会的题老师讲下来对自己没有丝毫帮助,听老师把自己的解题步骤重复一遍没有丝毫的成就感,而不会的题只占百分之十,为了这百分之十的题却要浪费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何不自己看答案自己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整天的学习时间都被课堂填满。发现了自己有漏洞,却找不到时间去填补,因为时间都花在了重复的做已经会了的题目上。扪心自问一下,一套一套的模拟题做下来,你真正感觉得到了多少的提升?一张卷子里面有多少题是你不会的?做完这张卷子之后多少题是你本来不会,做了之后搞懂了并且之后遇到不会错了?

少得可怜。一套卷子,两个小时做完,老师花一小时讲评,付出了珍贵的三小时里面,至少有两个小时被浪费了。

所以上课实在太浪费时间了。按我所在的学校,每天10节课,每节课45分钟,再加上做作业的时间,每天至少有10小时花在学校,而除了吃饭洗漱睡觉之外,给自己针对自己查漏补缺的时间,却几乎没有。

高三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物理电磁学那里基础不扎实,我知道自己数学不等式那一章解题方法没有摸透,不规则的三角形的三角不等式题根本不会做,然而我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我没有时间。我的时间还有很大一部分花在我已经学的很好的力学和空间向量这些只是上面。最后高考的时候,我三角不等式的那道题直接空着了,10分就这样没有了。这是广大高中生的悲哀,奇怪的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么多的被浪费的时间。

读过大学的人应该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如果你期末复习,一两天突击一门课的时候,却被老师抓过去,给你一套70%你都会的题(并且这套题和期末考没有直接关系),像平时上课一样慢条斯理的讲一些你已经懂了的考点,最后再花两小时把题目讲评一遍,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受不了这种极度浪费时间的学习方式吧。

我甚至有时候觉得,老师们这么严格的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到校好好上课,可能是怕学生不来了自己没课上了会丢掉饭碗吧。

而自学的优势在于,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懂的是什么。从这些地方去突破,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

所以,不要再一套一套的刷题了。没用的。

如果你电磁学不懂,那就把复习资料上那一章自己仔细吃透了,再去找历年真题里电磁学的内容做一遍。不等式一点也不会,你甚至可以从教材,从你的笔记开始。都好过在你已经懂了的知识上浪费时间。

另外,不去上课、开始自学,首先需要你能说服家长和学校允许你这么做。并且,最后再说一次,这个方法只供参考,大家谨慎采用。

文 |周啸(知乎作者)

微信搜索:shitijun009[长按可复制]

关注这号的人,考试成绩不会太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