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理不相信有人真的爱自己(世界总是对我充满恶意)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在抱怨甚至控诉他人:
“我父母从小到大都对我不好,在我要帮忙的时候一点忙也帮不上,搞得我现在处境这么差”
“这家公司是真的不行,制度很烂,同事们都天天摸鱼,根本没有优秀的人,在这里我不可能有所提升”
“要不是跟你在一起,我能混成现在这个惨样吗?”
如果我们对其控诉内容提出建议,对方会是像在辩论,一定要证明自己真的被其他人害得好惨。
你说“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重要的是当下,是靠自己”,他们会反驳“我朋友都有人帮衬,我却什么都得不到,根本比不过别人”。
你说“可以换个环境/对象”,他们会反驳“我总是会遇到很坑的公司/对象”。
他们的观点就是“都是别人的错,我才会现在这么惨”,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被称作“受害者心态”,即把所有的错误归咎于他人,认为自己只是无辜的受害者。
有受害者心态的人通常会有以下特征:
很容易抱怨他人,并且自己也对此感到痛苦
无论对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挑出来毛病,哪怕鸡蛋里挑骨头也在所不惜
当别人给自己提建议时,总感觉对方是在攻击自己
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别人都比自己好
从来不愿意自我反省
希望得到他人的安慰,如果得不到就会感到沮丧
认为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改变任何事情
......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常常会认为自己一切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并且通过不断向他人抱怨以期待他人认同自己受害者的身份。
所以跟他们聊天无疑让人疲惫,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情绪垃圾桶,被对方疯狂的倒入情绪垃圾。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受害者心态呢?
家庭环境有着榜样作用
班杜拉提出,儿童的主要学习模式是“观察学习(learning from observation)”,即通过观察并他人的行为、动作及其引起的结果,从中获取信息加工、辨析、内化,再将习得的行为、动作复现出来的学习方式。
当一个家庭中,父母总处于互相抱怨的状态,遇到问题总是认为都是对方的过错,自己是一个无辜的、被牵连的受害者。
长此以往,孩子便习得这种“出现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我是无辜的、被牵连的”处理问题的模式,也就形成了受害者心态。
另外,如果个体经受巨大创伤,并且没有痊愈,同样有可能形成受害者心态。
同时,受害者心态与二级获益(secondary gain)有着类似的体验,二级获益是指病人生病以后可以从外界获得支持、同情及安慰,还可以免除一些义务和责任,这些好处似乎是对生病的“奖励”,它会使病人心甘情愿的继续扮演病人的角色而不愿康复。
在焦虑的压迫下,倒退回一个生病孩子的状态,可能是希望得到关注、得到对于婴儿似的照料,也可能是为了逃脱责任。
而有着受害者心态的人,不断向他人展露自己的“苦难”,本质上是想获得他人的安慰以及避免自己的责任。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往往对弱者更加包容,也更愿意照顾他们。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换句话来说,他们不是无法走出悲惨的生活,而是悲惨的生活就是他们的选择。因为这使得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无辜,应该得到他人的宽慰与照顾,还能避免承担责任。
“不是我的错”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我只是一个无助的受害者,我对一切都很无能为力”,只要不去承认自己能掌控生活,那么“我的生活很悲惨”就不应该由自己承担。
如果你身边有人是受害者心态,应该如何与之相处?
与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相处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一方面要接收太多的负能量,可能对自己的情绪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无论我们提出什么建议对方总会有借口回绝,让人产生无力感。
但如果对方表现得很需要我们帮助,往往又很难让人拒绝,担心对ta造成伤害。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但不赞同”对方,“理解”ta现在有着一些痛苦的感受,“但不赞同”ta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这一观点。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对ta进行一些安慰,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但不必要去附和ta的看法。
同时我们可以鼓励ta勇敢的做出改变,但并不提供具体的建议,而是引导ta自己想出解决方案。
这样我们才是真的在帮助ta。
如果你是一个有着受害者心态的人,又该如何走出?
首先,了解受害者心态的形成机制,是很重要的一步。客观分析自己是怎么形成的这种习惯责备他人的思维模式,是从家庭环境中习得的,还是因为某次打击太大以至于自己一直无法走出。
接着,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当我们想改变时,就一定会想出来办法,真正的“没有选择”很少见,大部分的时候只是“不想选择”。一旦你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就能发现其实还有很多“更优解”,自己是有能力承担起责任。
最后,坚持下去,并在有小收获时给自己一些奖励。做出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改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很有动力,但时间一久,就会有人选择退回原有的模式。为了避免热情的消退,我们可以在每次不再责备他人,而从自己出发并努力解决问题时,给自己一个奖励。
世界并不会对某个人充满恶意,逃避虽然有用,也未必可耻。但逃避,让我们少了很多人生选择,失去了很多乐趣。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