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

8月27日,时值新学年开学伊始,全国中小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开学第一课”在杭州举行,各界人士齐发“气候教育进课堂”倡议。活动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杭州专业区域中心、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浙江代表处,杭州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等单位共同主办。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以《面向未来的气候变化教育》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她介绍,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十年来面向全国20多个试点城市的中小学开展气候变化教育活动,超过1200名教师和100000名中小学生以及20多家地方社会组织受益。她提议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教学系统,培养富有远见、敢于担当、对国家和人类怀有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搭建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全人类更绿色、更低碳、更美好的未来贡献青少年智慧,发出青少年声音,承担青少年责任,凝聚青少年力量!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1)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发言

活动表彰了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十年贡献奖”的个人和社会组织获奖者,并发起“气候变化教育进课堂”倡议。

“十年贡献奖”获奖个人

郑保卫,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西大学特聘君武荣誉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李怒云,原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会秘书长

张称意,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

蒋南青,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项目官员

张灵鸽,北京市倍能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副主任

刘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孙清漪,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中学气候变化教育课老师

王超,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老师

罗海燕,广州中学老师

宋叶霖,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中学初一学生

李力,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培训专家,北京市朝阳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理事长

“十年贡献奖”获奖社会组织

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

黑龙江省佳木斯科教文可持续发展协会

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江苏绿色之友)

合肥市庐阳区深蓝环境保护行动中心(绿满江淮)

丽江市能环科普青少年绿色家园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2)

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十年贡献奖”获奖代表发言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张称意提出,将气候变化的事实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告诉年轻人,这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做法之一。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强调,我们要更加注重寻找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同学和老师们把低碳行动融入到生活里。

原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会秘书长李怒云表示,全社会应增强儿童和青少年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加强儿童和青少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知识的教育。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老师王超表示,希望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与同仁继续努力,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和地球家园。

广州中学老师罗海燕希望中国民促会和专家能够为老师提供更多指导,更好促进交流。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中学气候变化教育课老师孙清漪建议项目教材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更好推动环保行动。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中学初一学生宋叶霖表示,将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成为环保小卫士。

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荣誉会长刘文化表示,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给校园、师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参与气候变化教育最美的平台。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3)

各界人士齐发“气候教育进课堂”倡议

50多家社会组织、中小学校共同倡议气候变化教育进课堂。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4)

倡议仍在进行

活动上,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第三期创意竞赛正式启动征集。该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和教师围绕气候变化议题思考探索并设计新颖的传播作品,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促使更多中小学生关注到气候变化问题,并投身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

在气候教育圆桌交流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气候教育和绿色发展”畅所欲言,描述并展望了青少年为可持续发展可贡献的力量。圆桌交流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环境项目部主任王欣超主持。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5)

气候教育圆桌交流会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IPCC报告主笔人陈迎认为气候变化青少年科普活动,不是一个学校、一门学科的事情,而是长期渗透到多学科的教育,并推荐新编书籍《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此书从碳的前世今生、气候变化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畅想实现碳中和的美好世界等方面,用通俗的语言与完善的知识链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气候变化。

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培训专家、北京市朝阳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力讲述了十年气候变化课程培训中看到的变化,从第一次培训时教师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存疑,再到参加过培训的老师带动全校师生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重视,人人成为园丁主动建设花园式生态学校。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浙江代表处首席代表施小东表示,国际可持续教育专家在德国开发了一款气候变化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目前已有1800所学校的学生体验过此款游戏,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团队精神,接下来有望将游戏翻译成中文版带到中国的学校。

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忻皓表示,社会组织应该作为桥梁推动公众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开发社区级气象减灾平台、建设低碳社区等措施让更多人知道气候变化与人类息息相关。

杭州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书记、校长陈立剑介绍了气候变化课程作为校本特色的初衷,是关注气候变化要从儿童抓起,奔着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中全方位学习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人格高阶能力。

面对“推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课堂”,各位专家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陈迎主任认为小学生是未来碳中和世界的主人和建设者,可以通过研发动画、漫画等丰富多彩的产品吸引小学生到气候变化的学习中来。李力理事长建议结合教学任务做气候变化教学课程,最好将气候变化课程编写成教材或者纳入课表,将难度知识降低从一年级开始做起。施小东老师表示可以从顶峰设计入手建立大框架,加强教师项目式学习,并促进国际间交流合作。忻皓秘书长建议从知识获取、情感激发、行动激励三个层面为气候变化做贡献。陈立剑校长认为每一个学期都定下一个气候变化主题实践课程,全校整合各种活动进行全面推广。

值此新学年伊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培训室主任曾红鹰、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迎、北京市朝阳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力分别为公众与社会组织、青少年和中小学教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候变化“开学第一课”。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培训室主任曾红鹰围绕“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参与”、“公众和社会组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目前面对的问题和策略”等方面开展《公众和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课程讲座。他指出,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需要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推动相关科普宣传,并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环境治理领域中来,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说“不”。针对环保领域法律制度不完善、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相关低碳价值体系还未形成等问题,曾老师表示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6)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培训室主任曾红鹰开讲气候变化开学第一课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IPCC报告主笔人陈迎以《讲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为主题,从“二氧化碳从哪里来”“气候变化是真的吗”“未来气候变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可以做什么”等方面讲述了气候变化的危机,她引用IPCC报告强调了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气候变化造成复合型气候风险并越来越难管理,呼吁通过全国低碳日、碳足迹、碳标签等促进人人参与低碳行动。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7)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迎开讲气候变化开学第一课

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培训专家,北京市朝阳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力带来《气候变化的由来》课程,组织同学们分成阳光队、雷霆台风队、清凉夏日队等小组,引导大家围绕气候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李老师提到,近年来气候有点“不正常”,人们一直待在家里吹空调,加剧了温室效应。极端天气频发,使得南方也会突降大雪,把房屋压塌。课程最后还通过游戏环节让大家学习各种能源的特点,将节能环保小知识传播给新生代。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8)

北京市朝阳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力开讲气候变化开学第一课

28日上午,项目专家、团队与社会组织代表参观了“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杭州市春晖小学。作为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学校,学校将垃圾分类纳入大德育课程体系中,精心研发垃圾分类系列微课,融合活动、竞赛、微课、闯关、乐评、推广等多种形式,通过持续的垃圾分类序列课程建设,努力使每位学生成为垃圾分类的学习者、实践者、推广者,以学校为引擎带动家庭和社会。

雨雪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气候教育开学第一课)(9)

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田冰冰介绍无废学校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