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珍珠首饰(白富美你想不到)
(接上期)
请别急着批判,我这是正经八百的学术知识普及文章,阅后便知。
上回说了要讲商周的服饰,那就先得搞清楚:服饰不仅仅是服装,还包括配饰。
以往大家注重的是服装,尤其是服装的形制——这方面也有不少的资料和文章,所以一笑就不在服装形制上面多说了,给大家讲点别人讲的少的、容易被忽视的。
例如头饰以及发型。
远古时期没有Tony老师,原始人类的发型相对简单,主要就4种:披长发、截短发、扎辫子、束头发。
其中,扎辫子就顺带弄出了额饰——用一根绳子把贝壳、兽牙或者漂亮的小珠子串起来,勒在头上,方便易行,男女通用。
后来,有些人发现把油脂或者蜂蜡抹在头发上能够起到定型的作用,于是就用这种纯天然的“啫喱水”把头发弄得卷翘起来,形成了一种时尚。
不过抹油和蜡容易结块,所以扎辫子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看到人影的辫子没?
不过,扎辫子还是存在头发甩来甩去的问题。所以有人就把头发盘起来,拿树枝或者细骨头这么一插——咦,固定效果还不错,而且还挺漂亮的,于是笄 [jī]就出现了。
商代女战神妇好的墓中出土了500多件笄,其中玉笄28件,雕花骨笄490多件——可见女人对服饰的需求从古至今都没有满足过。
宋代《事林广记》记载说女娲之女用竹笄,尧用铜笄,舜用象牙、玳瑁做笄,到了汉武帝就用玉笄搔头发,所以笄后来又被称为“玉搔头”。
下面所列,除了最后一个,都是商代的笄。
最后一个看起来最精美的,其实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的产物。
这件玉笄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石镶嵌艺术品,工艺十复杂,不仅有镂雕、还有插接,最为难得的是白玉上面镶嵌绿松石,在新石器文化期就能做到、并且做得这么精致,实在令人难以想像。
龙山文化玉笄
商代在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钗,即双股的笄。
由于商代崇拜鸟图腾,所以商代鸟形的笄和鸟形冠很流行,后来演变成大家熟知的凤钗和凤冠。
鸟笄与凤钗
到了周代,特别讲究礼仪,所以服饰也形成了制度。
笄这时候被称为簪,还成了身份的象征——女孩子15岁行笄礼,代表女子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这就是所谓的及笄之年。
男孩子则要等到二十岁才能行冠礼,表示已成人。只有戴冠取了字的男子,才具备择偶成婚的资格。所以二十岁就叫做弱冠之年。
——想想,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女方15岁就嫁人了,男的还得等上5年,5年后女的娃儿都能打酱油了,真悲催!
好了,不扯淡了,接下来真正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冠和帽不一样。
冠的主要功能是礼仪而不是实用,没有身份的人不能戴,而帽子就没所谓了,想戴就戴。
而且冠往往只是戴在头顶,“占头面积”小,而帽子则可以完全盖住脑袋。
良渚文化出土的三叉器就是冠,上面的小孔用来插羽毛。后来这种插羽毛的冠就演变成武将的羽冠。
良渚文化三叉器
羽冠的演化
噢,忘了说了,远古就出现的头饰还有一种就是梳子。
传说黄帝的王妃方雷氏受鱼骨发明了梳子,实际上早在大汶口文化已经出土了象牙制作的梳子。
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梳子除了梳头,还能插在头发上做装饰,因此也叫“插梳”。
正因为梳子主要用于妆扮,所以迄今女孩子打扮自己还被称为“梳妆”。
这算是比较复原的了,只不过梳子还可以精美点
还要补充是:
梳的齿密一点就叫篦[bì]。
梳子梳头发,篦子篦虱子。
左篦右梳
篦子——认得这个的都不年轻了
梳和篦合在一起叫栉 [zhì] ,栉风沐雨、鳞次栉比的栉,千万别读成 [jié] 。
(未完待续)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