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基本技法图解(各家太极拳势势通解)
001 “提手上式”的来源是陈氏老架的“第二金钢捣锥”、赵堡架之“上金刚”
先看“提手上式”的来源。
武禹襄改进的“十三势架”来自陈氏老架与赵堡架两家之传,单鞭式之后一个接“第二金刚捣锥”,一个接“上金刚”。从中可以领略“提手上式”的含义,有金刚向上捣锥之义。
002 原创太极拳架是一式包含一阴一阳,一式一个化发过程,所以各家之“提手上式”只做了“半式”,含义与内劲不清不楚
先看杨式之“提手上式”,只有“上式”之一半,缺少“提手”之势。
吴式之“提手上式”则只见其勾手上提,却无发劲之“上式”,仍然是只得其半式。
武式与孙式之“提手上式”与“白鹅亮翅”合为一式,显然也是半式了。
近代的武式太极、孙式太极都把“提手上式”与“白鹅亮翅”合为一式,显然不是原创之本义也是不合适的。否则一式只须起一个名,何须两个名称合为一式?很明显是传承过程中会错了意了、强行把两式捏合为一式。
以上各家之“提手上式”只做了半式,所以其动作含义与内劲过程都表达得不清不楚,令人心生茫然,与拳论不符,嘴上说的完美好听,手上做的却是似是而非。
真正的“提手上式”,是先用吴式的“提手”一半,再顺时针划一圆向上发“肘”劲,爽爽快快,干净利落,一式一阴阳,一式走一圆,神气舒畅。这在形意拳上唤做“鹰捉劈拳”,是用肘劲、用整个前手臂为斧向前上劈出。
鄙人今日之论,前推一百年、后推二百年,没有第二人会说出如此诀窍,大有“独怆然而泣下”之慨!
003 提手上式是八法中之“肘劲”,宁挨十捶,不挨一肘
太极拳之“懒扎衣、揽雀尾”是“掤、捋、挤、按”四正劲,单鞭是采与挒、右采左挒,提手上式是肘劲,后面的白鹅亮翅是靠劲。
所以要练“八门劲”,以上诸式就是代表招式。
“提手上式”之肘劲,劲雄势猛,抬手便来,得此一式一手之精妙,心底便生出豪情。能打人不敢说,至少偶然遇到猛犬之时,心中不再有恐惧之感,“肘劲”正好能劈头盖脸地克制恶犬哦,嘿嘿嘿。
这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宁挨十手,不挨一肘,肘劲之大且猛远胜拳头。
004 太极拳的委屈之处,是大浪淘沙之下被一群庸俗之人打磨得似是而非,饱受诟病,错在传拳之人而不在太极拳
一个“提手上式”只练了个“半式”,经历了一百多年,竟无一人感觉到别扭、不合拳论理义吗?练太极拳的人上至饱学之士、下至贩夫走卒,都是在照本宣科、诚心诚意地念经吗?
古人有云“责备贤者”,普通大众只是业余从事,不必责备。而专业的太极拳大师、专家们,吃吃喝喝全靠太极拳之技艺,不能把太极拳练的尽善尽美,致使太极拳被世人垢病,责无旁贷啊。
至此已知单鞭、提手上式皆有谬误,请看下篇更精彩哦。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
古典《太极拳谱》中兴第一人
2021/08/13 星期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