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现实意义(论语温故而知新)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现实意义(论语温故而知新)(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的话,就可以做老师了。

可见,孔子认为,能够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能当别人的老师了。什么样的人能当别人的老师?按照咱们一般的理解,知识要渊博,品质要好,还要善于启发学生,也就是有授课的技巧。

孔子特别看重启发学生这一点,如果一个学生你教给他一样东西,他能触类旁通,举出很多相似的例子,联系到很多相似的现象,那么,这个学生的知识,算是学到家了。顺着这个思路,老师的作用,也就是启发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现实意义(论语温故而知新)(2)

既然当老师的人,应该是个善于启发学生的人,那么,老师本身,也应该是个学知识善于联系起来学,多角度学的人,而这种能力,便是“温故而知新”的能力,至少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来一些。

学过的东西,旧的知识,过一段时间,肯去再看一次,本身就有一种细致、谦逊的态度在里面,担心自己初次了解得不够深刻,理解地不够全面,还要再温习温习,看有没有新的角度可以挖掘,新的含义可以发现,这是一种钻研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积累自然地变多了,知识的积累变多了,生活的积累也变多了,这时候回过头,再翻看之前学过的东西,理解会很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现在回翻中学时期学过的一些名篇文章,感受很是不同,随便举个例子,鲁迅的《孔乙己》、《闰土》、《故乡》等文章,上学的时候,当然也可以看懂,但是现在,再重新去读,是一种全新的体会和感悟,为什么?时间的变化,年龄的成熟,对世事的了解,都会重新融进这个作品中,让你有不同的阅读体验。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现实意义(论语温故而知新)(3)

其他诸如诗歌啊,其他古文啊,回头看,都感觉写得很深刻,都值得从新的角度,去重新品味,新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仿佛是个全新的作品一样。

比如说《出师表》,十几岁的时候读,跟几十岁有了生活阅历去读,一定不一样。

温故而知新,一件事情,能够多说几层意思出来,多触发一些感动出来,只是做老师的潜质。

其实这也是孔子自己的一种学习方法,比如说,他说过这样的话:“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这句话是说:我算有知识的人吗?不算,我没有多少知识。曾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对他问的问题一点也不知道。但我有个特点,总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竭力搞清楚它,到最后,显得我知识就多一些了。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现实意义(论语温故而知新)(4)

从这个话里,能看出来,孔子的学习方法是:扣其两端,什么是扣其两端?就是把两个最极端的情况搞清楚,那么大多数情况下,这件事呈现出来的,都在这两端之间,在这个范围内。等于是说,把最极值的范围确定了之后,其他数值,也就知道了。

实质上,这也含有那么一点一通百通的意思,就是摸着规律了,不然的话,知识那么多,你就算不停地学,还是懂得的知识那么一点点,将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统筹化,提炼出一些统一性的特点出来,下次遇见相似的事,你即使第一次见,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就叫找到窍门了。

温故而知新,是说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新的思考角度,而孔子不仅从温故中善于知新,还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一个事物,推导出另一事物,或者从普遍规律,推演出事情发展的状态,有点归纳法的意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