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作词有哪些技巧(写好歌词必须懂的知识)

歌曲作词有哪些技巧(写好歌词必须懂的知识)(1)

词创作,是横跨文学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交叉领域,要求歌词的创作者既要具备文学知识,又要对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

写一首歌词不外于两种途径:一是依照写好的歌词谱曲,二是依照已有的曲子填词;这两种方法现在都经常使用。对于许多音乐基础不足的朋友而言,作词或填词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要想写一首内容好、好唱又好听的流行歌词却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首好的歌词呢?

利用好原则这把剪刀

作词的几项原则:

  1. 歌词与诗是两种艺术载体,歌词与诗虽然有相同的共性,但歌词就是歌词,不是诗,诗也不是歌词,两者表达方式不同,现代流行歌词尤其这样。

  2. 歌词主题要突出集中,歌词的选材可以宽,但选题要集中,主题一定要突出,不要在一首歌里出先太多事件。太多线索,太多形象,太多人物或太繁琐的时间地点。

  3. 歌名,标题要有新意,形象要鲜明。

  4. 歌词要有流行句,记忆点。

  1. 歌词语言要简洁,口语化和具有时尚性,通俗性。

  2. 歌词结构要分明,清晰,歌词构成的基本元素是字,音节,句式,段落。其ˇ樽ˇ样式是受到一定的曲式结构所限制的,歌曲曲式中最基本的几个结构要素分别为主歌,副歌,插句,以及记忆点。因此,一首歌词应有段落,有层次,有高潮,有对应和对比。

  3. 歌词要注意故事性和情节性。

玩好文字语言这个魔方

搭好歌词结构框架

歌曲与诗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结构形式的规范不同,这种规范只能称作大体规范。不规范与规范是相对的,初学写作必须了解清楚歌曲的基本规范。我们强调的是歌曲有其独特的风格韵味,也有它优美动人的语言,如果初学者忽视歌词创作必须符合歌曲曲式结构的规律,就是最大的错误。一个词人的思维逻辑常常表现在他们结构布局上。也就是大结构的段落,小结构的层次,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结构原则:

  1. 歌词结构必须服从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感情,人物活动,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感情延伸的需要。

  2. 歌词的结构安排,必须符合事物,故事,情节内在联系,要合情合理,合逻辑。

    结构安排要层次清楚,连贯,简洁。

  3. 歌词结构应充分考虑歌曲载体,演出形式等因素,因形式不同而结构不同。

  4. 一般流行歌曲的结构是以主题(A),副歌(B),过度句或插句(C),流行句即记忆点(D),桥段也称序唱、过门、间奏(E)等组成,一般来说,单二部曲式最为多见。

歌词的题目:

歌词的题目是歌词的名片。一首感人的歌词首先应该有一个好题目,因此,在我们写歌词的不是先考虑内容,而是先确立题目。立题、立题,这是歌词立意所必须的,绝不是写完了内容再考虑题目。

其实,一个成熟的词作者,在采集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进入创作的同时,题目就确立了。例如:《好日子》有了这个题目,就一定会想到好日子怎么个好法,它和以往的日子有什么不同?于是说明这个题目的“阳光的油彩抹红了今天的日子”、“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语言就会油然而生了。

歌词的题目是歌词的灵魂。一个好的歌词题目,总是这个歌词的最具情感内核的部分,也只有这个题目的内涵是最能打动人的,让人们感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题目,一定是词作家在被时代、被生活、被改革开放的新农村、新景象感动后提炼出来的,于是就会带动出“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这样的内容。看到这首歌词,就会觉得《希望的田野上》这个题目,是这首歌活灵活现的灵魂。

歌词的题目是歌词的翅膀。一个好的歌词题目就像歌词的翅膀,能带动歌词起飞,能飞入人们心中,能飞入人们梦中。有的时候,人们不一定记住歌词的全部,但是只要记住歌词的题目,这个歌曲就不会消亡。试想,我们有许多优秀的歌曲,例如《血染的风采》,它的大部分歌词人们不一定记的全了,但是响亮,生动,感人的题目总会飞翔在人们的记忆中。

总之,写歌词,题目很总要,也很吃功,我们也一定要把它作为写词的主要功课来做,这样,你歌词的题目就会变成传世的格言、变成人们的座右铭。

主歌:

主歌是流行歌曲中的主体,就是主要段落,也是流行歌曲民谣的基本段落。在许多歌中,就是四句左右的分节歌,不段重复A1A2A3A4……中间有些小变化。主歌往往在A1,A2中描述有关人,事,时间,地点,特定情绪的重要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将有血有肉的细致描写,具像描绘,情节叙述都放在主歌内完成。

副歌:

因为副歌有重复,对比两大功能,副歌就成为流行歌曲必不可少而普遍采用的曲式结构。这就是A-B的基本曲式形式结构,大部分歌曲的流行句式,记忆点都设置在副歌部分。写好副歌,甚至先写出副歌部分,是许多流行歌曲作家常常采用的写作步骤,并获得成功。

副歌的动能:

  1. 对比性:在节奏上,情感上一定要与主歌形成对比,为曲调提供较大的对比变化。

  2. 重复性:在流行句式上获得重复或变化重复,是流行歌曲传播最重要因素,不可不在意,但也不能对情绪不加以克制。

  3. 发展与概括性:歌曲的高潮往往设计在副歌内出现,而高潮的内容往往要求概括性。

■因为副歌有重复,对比两大功能,副歌就成为流行歌曲必不可少而普遍采用的曲式结构。这就是A-B的基本曲式形式结构,大部分歌曲的流行句式,记忆点都设置在副歌部分。

主歌可以说是内容,是每首音乐的主干。它是对重要的人、事、情的主要交代的那部分;副歌就是指那内容区别于主歌,发展与概括性比较强的且在节奏情感曲调上与主歌形成对比的那一段。

在很多歌曲中,副歌部分经常作一个感情的升华,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处。抒情的成分居多,概括性很强。

而主歌副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的就是流行句,也指记忆点,这是因为一首曲子中人们无法记忆全部,而多只会哼那么一两句,并且流行开来,而这被人们记忆住的一两句就是词的流行句,就是所谓的流行句(也即记忆点了)。

例子:

这首歌可以说是比较按部就班地遵循了流行歌曲作词的基本规则的。

《很爱很爱你》

想为你做件事让你更快乐的事 ----主歌a1

好在你的心中埋下我的名字

求时间趁着 你不注意的时候

悄悄地 把这种子酿成果实

我想她的确是更适合你的女子

我太不够温柔优雅成熟懂事

如果我退回好朋友的位置

你也就不再需要为难成这样子

看着她走向你 那幅画面多美丽 ----主歌a2

如果我会哭泣也是因为欢喜

地球上两个人能相遇不容易

作不成你的情人我仍感激

很爱很爱你 ----副歌b 流行句(记忆点)

所以愿意不牵绊你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

很爱很爱你

只有让你拥有爱情我才安心

流行句记忆点

歌词中流行句或记忆点的设置方法:

  1. 以歌名为核心的流行句,是设置流行句或记忆点的第一种方法。

  2. 在主歌中设置流行句或记忆点

  3. 在副歌中设置流行句或记忆点

过度句,插句,引导句:

可以称为副歌前的导句,也可称为A,B间的插句,过度句,一般由两句到四句组成,最好不要超过主歌或副歌,否则会喧宾夺主。

间奏,桥段:

间奏通常出现在歌曲中间2/3处的段落,目的是为了改变和扭转歌曲的调性关系,让情绪和气愤产生对比和变化,使听觉有新的冲击,是一个大呼吸点。

  1. 演唱式桥段,需要歌词中给一个新信号,新信息,有时用衬托词搭桥

  2. 演奏式桥段,这是典型的间奏写法或用独奏SOLO,或用节奏型,或用齐奏等等,总之,演奏式桥段,即间奏,应尽量避开主歌,副歌的主旋律,以发展新的乐思为好。

句式:

歌词的句式基本上是7字句,5字句,字句大体以3字节到18字节之间为宜。歌词的段式有1段式 2段式 3段式和多段式。歌词段式内在的不同,段式句数的不一,可以带来不同的节奏感。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整个曲式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主要的语言节奏单元,一句词往往由若干音节组成,由此形成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形成音乐节奏形。

歌曲作词有哪些技巧(写好歌词必须懂的知识)(2)

歌词的构思

词作家有了创作冲动,并不宜立即动手创作,它必须从形象出发,“精婺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做一番艺术思考与酝酿的功夫:心物交融,深入开掘,提炼主题,剪裁谋篇,选择角度,孕育审美意象,这个过程就是构思。郑南先生说:“灵魂之神第一次上门,你只可备笔,第二次上门,你只可铺纸,第三次上门,你才可写作。否则,它就会摇头的”。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般说来,歌词的创作过程应该完成以下七个环节的思索,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准备阶段,中间三个环节是构思阶段,后两个环节是表现阶段。为了完整起见,我把七个环节都概述一下:

一:缘情而发,寄情于形

明确自己心中有什么“情”要抒发的,找到抒发这种情感的形象,在从选取的形象出发,抓住形象的特殊性进行观察与体味,通过观察得其形貌,经过体味领其精神。

二:捕捉感觉,片语只言打腹稿

进一步细细体味,玩索心中欲抒发的感情,从而在某一契机启发下,或情感白热状态下找到独特而新鲜的审美感觉,并找出一个最适合它的语言,运用片语只言打腹稿,用这种鲜活的语言把审美感觉定格。这时候千万不要急于贪求完整,那样会磨平你那有角有棱的独特感觉。如果有人问歌词的创作从那里下笔,就是从这富有个性的“片语只言”开始下笔,用画家的话来说,就是“先画眼珠子”吧,有诗人的话就是“构筑诗眼”,眼睛有神,人就活灵活现了。

三:发现新意,独辟蹊径

提炼新的思想内涵,拓展新的艺术天地。所谓“新”就是不要与别人雷同,不要人云亦云,未得新意不下笔,应该跳出巢臼,独辟蹊径。这就非常需要想象功夫,立意要脱俗,就要抓住形象特征性的细节,做出神化入的想象。有想象,才有诗意,才有虚境,才会传神,才会新鲜。正如洪源先生所说:“我们认为一个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应该更新鲜些。这个“新”很重要,它是指在同一个事物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比如发现其独特的个性与这个个性独特表现的形式;发现事物中可以触发艺术联想的素质;发现事物独具的美与存在的方式等等。

四:剪裁与谋篇,取其一点做文章

“立主脑,剪头绪,密针线”,把提炼出来的新意集中到一点:寻找一条最合适的叙述途径,即叙事方式,然后通篇向最优美、最传神、最感人、最有价值处集中,跳荡地写出你的审美感觉。提炼很重要,歌词情感立意的浓度是单纯之美所显现的,这种美越是纯,也就越深。同样叙事的技巧也很重要,运用得好可以增强作品内容的表达效果,运用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下一节我们会专门讲到。歌词是抒情的,所以不能把事物发展过程当作歌词的发展过程,一句一句应该跳跃式地发展。否则,像通讯报道式叙事,一方面会拉得很长,另一方面也会填得很满,会没有了抒情诗歌的灵气,因为“情”被“事”挤了。

五:角度与结构,要量体裁衣

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选择表现的角度、结构、运用各种技巧与手段,使题材内容与创作技巧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创作出诗化的艺术境界,孕育出理想化的审美形象。重要的是对不同内容找到不同的却是最贴切的表现形式,要多想想为什么会用这种形式,用它有什么好处,用别一种形式可以么?准备表现什么情调?怎样把这种情调表现得更鲜明、突出。

六:语言定格,创造艺术形象

运用最生动、准确的语言把心中孕育的审美形象表现出来,创造出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

七:冷眼审视,修改润色

作者在强烈的冲动中写下的东西,往往考虑的不够周全,初稿完成后,可搁数日,在冷静地理智地审视,作进一步的修改润色,然后定稿。

这七个环节只是对歌词创作过程的大致描述,在实践中,会因人、因作品各有侧重。 下面举例说说结构的过程。

在一九九三年,“营多杯”中国体育运动队队歌征集大赛中,吴文峰作词,方石作曲的《在蔚蓝之间》,被评为中国跳水队获奖歌曲,我觉得这首词写得很妙的,它不仅写出跳水运动的特点——在天空与池水的蔚蓝之间,而且抓住时空这一点深入挖掘,写得简练、集中、新颖,难怪能从众多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请看:

天高地远

我们的空间却十分有限

岁月绵绵

我们的时刻却十分短暂

头上是蔚蓝的天

脚下是蔚蓝的水

跃起,舒展,落下

用美延伸空间

用美创造永远

第一句写跳水空间上的特点,第二句写跳水时间上的特点,第三句至第六句继续写跳水运动员在跳水那一瞬间的时空特点——在蔚蓝之间,跃起,舒展,落下,末两句再从时空角度写跳水运动员的意义——用美延伸空间,用美创造永远。结句可谓概括的精辟而新颖。

这首词能抓住跳水运动独具的特点,写出新意,是成功的原因之一;选取在蔚蓝之间这个角度切入,紧扣“时空”这一点来剪裁谋篇,句句准确而集中的表现它,有如击鼓一样,槌槌打在鼓心上,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力,这是成功原因之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歌曲作词有哪些技巧(写好歌词必须懂的知识)(3)

关于通俗歌词

歌曲的歌词,一般都比较生活化、口语化,即使是带有诗情画意,意蕴较深的歌曲,也都从歌曲的总体氛围上来刻画、追求,而歌词本身也多尽量做到口语化、生活化,因而要注意歌词的语言性。许多优秀的通俗歌曲表达意境与氛围十分浓郁,然其歌词仍十分通俗易懂,不刻意雕琢。

如《弯弯的月亮》歌词:“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又如《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现又回到你面前……”这两首歌的歌词,公认是文学品位颇高的上乘之作。它们可以说是诗化了的语言,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通俗歌曲中这类有一定艺术功力的歌词不少。

另外有一些歌词是大实话、大白话,甚至不讲究格律韵脚,如果没有音乐的帮衬,那简直就是在说话了。当然,由于通俗歌曲创作的无规定性,群众自我参与意识极强,所以,各种创作现象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但是,通俗歌曲的创作还是应当追求一种品位与档次,以提高创作质量,为广大群众贡献更多更好的好作品。

歌曲中的语言,以质朴为本。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许多歌曲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层面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多以平白如话、直抒情怀的方式出现,一般不过多地修饰雕琢。近来,散文式甚至完全口语化的歌词也有出现,使得通俗歌曲的演唱艺术也增添了新的样式。但是,绝大部分歌词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文学性。

通俗歌词的特点:

曲旋律写作的基础,只有那些意境深邃,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声诗并著”既有诗的素质,有有歌的性能的“能唱的诗”,才能引发曲作者的创作高潮,激起曲作者的创作热情,挖掘出心中美的旋律。所以,好的歌词应该既可以同旋律集合成为一首好歌,又是一首能离开旋律而独立存在的颇具审美价值的好诗。

一首好词应该具备的特性:

1.从思想而言,内容要健康,能正确反映生活

2.就艺术性而言,应该具有一定的品位

3. 从本质而言,歌词应是相对旋律而独立并显现其美感的诗。也就是说,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手法,它都该具有。但是它应该在语言,声韵,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受到旋律的影响和制约而已,这也是歌词被称为“歌诗”;“声诗”的缘故。

歌词的艺术特性:

1.主题的深刻性,集中性

2.形象的可歌性,可唱性

3.情感的根本性,真实性

4.语言的凝练性,通俗性

5.节奏的鲜明性,确定性

6.韵律的和谐性,明快性

倡韵律和谐性的重要,韵脚铿锵,朗朗上口,合辙压韵,易唱好记才是一首好歌词的特性。

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有着出色的文采,有着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又或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别人的歌,唱别人的歌,他们更想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创作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朋友们,努力吧!要切记,只有深明作曲之道,才能创作出数一数二的歌词。

歌曲作词有哪些技巧(写好歌词必须懂的知识)(4)

更多歌词创作技巧

1.感叹:文句的内容除了陈述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情感反应。一般常借用叹词、助词,并搭配感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感。例如在《刀马旦》中,“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去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一颗孤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的赞叹。“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歌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

2.譬喻: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说明或形容抽象的谈话主题。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另一事物,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像”之类的连接语词。《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3.类迭:即反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而“类”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类迭”修辞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上的和谐效果外,也是借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其中的“小小”兼用了“迭字”和“类字”,语意上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童稚,加强“青梅竹马”这个意念;《嘻游记》中“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问为什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照着做。”此句则是“类句”,也就是“佛总是曰不可说”这句话间隔出现,强调佛意深邃,多问不如多行。

4.转化:也称为“比拟”,是指在描写内文时,“转”变被描写对象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本质截然不同的物类。可以拟物为人(拟人法)、拟人为物(拟物法),或是以物拟物,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法)。在歌词《东风破》中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例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在这两句中,“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它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想想,一盏离愁之灯在深夜孤单伫立在窗口,除了孤单,还有苍凉为伴。

5.排比: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其字数不一定要相同,使句子富有节奏之美,并增加了表达的力度。例如《女儿红》:“长的不是瓜子脸,个性不温柔婉约,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天生不是丹凤眼,模样也不古典美,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将相似意义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更能生动传达出“虽然不是古典美人坯子,却更有自己的个性主张”的概念,仿佛一位女子就站在眼前大声说:“这就是我,怎样!”

6.夸饰:语句中特别夸张铺陈,明显超过客观事实,给人深刻印象。《龙拳》:“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天地由我创造,多么豪气万丈!《千年之恋》:“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因思念而来的牵挂,纠缠千秋万世,完全呼应了歌词名称。《爷爷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则形容唐朝人陆羽创作的《茶经》深深影响中华文化。

7.转品:在构句时,改变词汇原来惯用的词性,譬如将形容词或名词转成动词来使用。例如《娘子》的歌词“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以及《发如雪》中“我等待苍老了谁”中都出现的“苍老”一词,就是从形容词转成了动词。这种用法,不仅赋予既有的词汇新颖的用法,也使句子的陈述显得简洁扼要,却又包含丰富的语言意蕴,更让人感受时间无情催人老的压力与无奈。

8. 倒装:特意颠倒文法顺序的句子,如《青花瓷》中的“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或如《龙拳》中的“渴望着血脉相通,无限个千万弟兄”,一般说法应该是“无限个千万弟兄,渴望着血脉相通”。倒装通常是用来加强语势、调和音节,让句法更有变化,增添文章韵味。

9. 摹写:把对事物的知觉,用文字加以描述形容,记录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等的感受。《双刀》歌词“正上方的月亮,那颜色中国黄”,是视觉摹写,而《上海一九四三》中“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印在斑驳的砖墙。”也属此类,夕阳的昏黄爬在斑驳的砖墙上,更添悲凉。

10. 引用:说话时,援引现成的语句叫引用,分为明引与暗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明引以括号直接标出引文,而暗引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括号特别标示原文。引用法的功用在于通过读者对经典作品的尊重,进而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使其更加掷地有声。《双截棍》中提到:“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仁者无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双刀》歌词“以牙还牙的手段”中的“以牙还牙”出自《圣经·旧约》。《祥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则语出《周易》。

11. 析字:将文字的形体、声音、意义加以分析,打破固定的语意,产生翻新的效果。在《菊花台》中:“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歌词后半句“秋心拆两半”指的就是“愁”字,这里将文字的形体进行了变化,加深了歌词的含意。就歌词意境来看,因为“愁”是“秋”跟“心”的结合,隐喻如果被硬生生地拆散,可能再也回不去当初所想象的浪漫了。

12. 映衬:把两种不同的特别是相反的观念或事实对列比较,以增强语气,使意义更明显。此外,对比越强烈,印象就越深刻。《花恋蝶》:“你细腻触摸有他的一切,我在你的周围你没感觉。”在这里对列的是一方“拥有一切”而另一方“什么都没有”的概念。《祥龙十八掌》:“把懦弱炼成了炉火。”以“懦弱”对应“炉火”,将“弱者”锻炼成“强者”。

13. 设问:使用设问法,目的在于吸引读者的兴趣,让平铺直叙的语气有所变化。《东风破》中的“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用设问法,多了点悬疑,让层次更加丰富。《千里之外》中的“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千年之恋》中的“你还爱我吗?我等你一句话”也都具有同样效果。

14. 示现:简单说,就是利用想象力,将过去、未来或想象中不可见不能闻的场景具体呈现出来,增加行文的画面感。如《乱舞春秋》中“妖兽扰乱人间秩序,血腥如浪潮般来袭……人魔开始重出地狱,叛军如野火般攻击”,这些妖孽横行的血腥画面,读者可借文字的描绘,在脑海中逼真浮现。《祭魂酒》中的“烽火人间,战鼓连天。远方飞燕,带来的是,狼烟”描述的则是兵戈扰攘。而《黄金甲》中“旌旗如虹,山堆叠如峰。这军队蜿蜒如龙,杀气如风,血色如酒红。将军我傲气如冲,神色悍如凶。黄金甲如忠,铁骑剽悍我行如轰”则令气壮如山的剽悍直逼眼前。

15. 顶真:所谓顶真,就是以上一句的结尾词作为下一句的起始词。如《黄金甲》:“情感漂泊漂泊,漂泊一世如我……千军万马万马,万马奔腾那骨肉相残如错。”通过顶真法,文句更显紧凑。以上句为例,连续使用三个“万马”,仿佛真有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势头锐不可当。

16. 对偶: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有时还讲究平仄相对的语句。使用对偶,能使文章形式工整,读起来悦耳顺口。《双截棍》中的“耳濡、目染”与《祭魂酒》中的“断壁、残垣”,属于句中对,也就是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自为对偶。《祥龙十八掌》“打倒烦恼,攻下忧愁”则属于单句对,也就是同一文句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