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打磨方案(从砌好一堵墙做起)
■谢留莎 段德罡
古代所指的“工匠”是有制作工艺专长的匠人。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指工匠们具有精心打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高质量产品的一种精神品质。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对艺术生活的极高追求,同时也是对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和自我挑战。
工匠精神与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表述为工匠精神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使它逐渐从一个行业话语转向治国理政的高度,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代,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中国工匠,是我国迎接高质量时代和步入转型升级时期的现实需要,这不仅成为一种追求、一种潮流,更是时代要求、使命担当。
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乡村建设要避免建设过程中只求快求量,大搞“涂脂抹粉”式的“乡村美颜”,而要讲究工艺,从不同材料的特征出发,使最简单的材料获得最有尊严的呈现,追求高质量的建造效果,将普通的乡土材料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与建造最终呈现为高品质的空间。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和深入的现实背景下,工匠精神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目标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性,工匠精神应当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方法指引和驱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回归
砖墙的砌筑本是建筑工匠的基本功。然而今天,乡村砌墙最常见的做法是码砖、抹浆,再以水泥抹面、刷涂料、画墙画,做法变得简单粗暴,不能历久,且失去了乡村应有的乡土气息,令人叹惋。想想古代建造工艺中的磨砖对缝,仔细地拼合每一块砖,让它们以本色示人,真诚而质朴,是工匠精益求精态度的自然呈现,在今天乡村还能见到的一些古建筑中,精巧的建造工艺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感叹工匠精神所创造的隽永之美。
杨陵区乡建中巷道的不同砌筑组合方式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在陕西省杨陵区的乡村建设中,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以当下乡村杂乱而粗糙的墙体为入手点,立足于以常见的材料和精细的建造方式来展现淳朴的乡风,并在这一过程中回归建造本身,再现砌筑的艺术,引导匠人回归工匠精神。驻村规划师与师傅们将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砖,如红砖、青砖、水泥砖、植草砖及空心砖等类型多样的砖混砌于墙面之上,丰富建筑立面的造型,为整个街巷增加了趣味性。
这些纯真与率性的墙,有的以红砖与水泥砖来砌筑墙面,通过旋转、凸出组合的变化形成凹凸变化,打破原来墙面的单调、无趣,使得墙面具有层次性;有的是以灰色植草砖与水泥墙砖组合而成的墙面,多种类型的砖利用自带的肌理、花纹和色彩,将这些单独的图案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实虚变化形成对比,丰富了墙面的造型。当一面面具有独特肌理、丰富有趣的墙被砌筑起来,当在阳光照射下凹凸的砖影流动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师傅们内心深处的工匠精神开始被召唤出来。
重塑工匠的自我价值和匠人精神
经过匠人的手,平凡的砖瓦有了生命和温度,匠人的心也有了归处。乡村建设不仅是匠心与精神的回归,更是带领乡村匠人在当下这个时代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自己手艺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尊严,进而笃定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在杨陵乡建过程中,有一位爱写诗的荆师傅,总在歇工后写点文字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在被我们强烈要求下开始不断探索材料砌筑工艺,追求优质的建造效果。他从一开始的拒绝,到不得不做些尝试,进而对砌筑效果痴迷。他在本子上留下了这样的句子——“雄杰展能绘荣装,手执灰刀筑富强,精工细作如作画,恰似祖国图奋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乡村匠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驻村规划师与抱龙村村民共同砌筑的龙墙挡土墙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在西安市长安区抱龙村乡建过程中,村民参与砌筑的龙墙,不仅弥补了村民对“抱龙无龙”的遗憾,也为村庄书写了新的文化篇章,加深了村民的归属感。传统的瓦工匠人用自己的双手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这不仅仅是工艺上的精益求精,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是对乡村美好未来的憧憬。引导村民展开的这些工作,让我们坚信在乡村延续工匠精神是有路可循的,而村民在思想观念意识上的变化才是工匠精神回归的最大价值所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从重“量”到重“质”转变,从对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到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匠精神的回归,不仅是对精工细作的建造传统的致敬,更是中国乡村由脱贫攻坚走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在研究中心不懈坚持和长期陪伴之下,乡村建设中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匠人”,工匠精神逐渐被唤醒,在褪去浮躁开始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乡村工匠们发挥自身的特长,找回了工匠自信,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不仅带来了精美的建设成果,帮助家园空间变得更加精致而又富有特色,同时也感染了村民,激发了村民主体性,促进了他们思想观念意识的转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作者:谢留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10月10日3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韩凤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