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长眠于巍巍岳麓山的一代护国名将)

飞夺泸定桥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长眠于巍巍岳麓山的一代护国名将)(1)

提起蔡锷,长沙无人不知晓。岳麓山有座蔡锷墓,市内有条蔡锷路,兴汉门有个共和广场,竖立着蔡锷将军的铜像。

更广为人知的是,40年前的1981年10月10日,电影《知音》首次公映,以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及民国初年讨袁护国名将蔡锷。

《知音》中的蔡锷将军由当时最英俊潇洒的男电影明星王心刚扮演,小凤仙由青年女演员张瑜(《庐山恋》女主角)扮演,主题曲《高山流水寄知音》由湘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一唱三叹,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让人们记住那位才华横溢、34岁英年早逝的蔡锷将军。

飞夺泸定桥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长眠于巍巍岳麓山的一代护国名将)(2)

长沙兴汉门共和广场(供图:@长沙犟牛)

蔡锷墓在岳麓山半山腰的白鹤泉旁边,墓碑规制略小于黄兴墓,墓的下方有蔡锷墓庐,墓庐最初是守墓人住所,后来用于陈列墓主人的图片和物品,也可作为后人祭祀歇息的场所。

飞夺泸定桥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长眠于巍巍岳麓山的一代护国名将)(3)

岳麓山蔡锷墓(供图:@长沙犟牛)

蔡锷路原名东长路,是长沙市北区以前的一条主要街道。1933年修建,1939年,为庆祝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曾改名为伯陵路,1943年定名为蔡锷路,以纪念民国初年讨袁护国名将蔡锷。

长沙以前的市区道路有个奇特现象,几条主要马路都是断头路。俗话说:“黄兴路南通北不通,蔡锷路北通南不通,五一路西通东不通,中山路和解放路(曾名中正路)东通西不通”。

现在黄兴北路从先锋厅往北通到浏阳河,蔡锷路从五一路口南延到天心阁西门,五一路从建湘路口(现芙蓉广场)向东通达长沙火车站,中山路从先锋厅向西、解放路从柑子园向西直通湘江大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格。

飞夺泸定桥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长眠于巍巍岳麓山的一代护国名将)(4)

共和广场蔡锷雕塑(供图:@长沙犟牛)

2006年,开福区政府在蔡锷路兴汉门路口东南角的共和广场设立蔡锷雕像。蔡锷身着大将军服,骑马挽缰挥刀,昂首北望,英气勃勃。

碑座上刻有文字简介。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邵阳人,13岁中秀才,乡梓早有神童之誉。15岁入长沙时务学堂,受业于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后入上海南洋公学、日本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日本陆军成城学校及陆军士官学校,在士官学校的表现十分突出,为该校“中国士官三杰”之一。

飞夺泸定桥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长眠于巍巍岳麓山的一代护国名将)(5)

邵阳市大祥区蔡锷故居(供图:@长沙犟牛)

毕业回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任新军官职,朱德、李宗仁、白崇禧等都曾是他的学生和部下。1900年蔡锷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发动重九起义,光复云南。1915年12月25日首张义帜,发动护国战争,一举推翻袁世凯帝制。以“护国先驱”“再造共和元勋”之盛誉名垂青史。

1916年患喉癌病逝,享国葬礼,葬于长沙岳麓山。碑座东侧刻有蔡锷登岳麓山诗句“苍苍云树直参天,万水千山拜眼前。环顾中原谁是主,从容骑马上峰巅。”

西侧刻有孙中山挽蔡锷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将蔡锷比为汉代投笔从戎、平定西域的名将班超和西破羌人、南征交趾、马革裹尸的名将马援。

飞夺泸定桥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长眠于巍巍岳麓山的一代护国名将)(6)

洞口县山门镇蔡锷公馆(供图:@长沙犟牛)

为纪念蔡锷将军,今年在邵阳市大祥区蔡锷故居新建了一座蔡锷雕像,在蔡锷度过少年时代的洞口县山门镇还保存有蔡锷公馆,以供游人参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