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学习技巧(快来领取今日学习任务)

一级消防学习技巧(快来领取今日学习任务)(1)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

1、着火三角形: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2、着火四面体: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自由基).

考点二燃烧的类型

1. 气体燃烧的分类:

预混燃烧(蜡烛的燃烧、打火机的燃烧)

扩散燃烧(燃气灶的燃烧)

2. 固体燃烧的分类:

蒸发燃烧(例如: 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

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铜等);

分解燃烧(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

熏烟燃烧[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锯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四种方式

3. 液体燃烧的分类:

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融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 ) 挥发出来的蒸汽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 ”的现象

沸溢沸溢(喷溅)形成 必须具备 三个条件 :

① 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比重相差较大 ;

② 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垫层,水遇热波变成蒸气;

③ 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喷溅:热波达到水垫层,使其中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把水垫层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罐外喷射的现象 。

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得多

考点三闪点、燃点、自然点

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 GB 5907.1- 2014) )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 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考点四火灾的分类

1、按燃烧对象的性质分为:

一级消防学习技巧(快来领取今日学习任务)(2)

2、按火灾事故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一级消防学习技巧(快来领取今日学习任务)(3)

(1)需注意边界值的归属;

(2)记忆时可按照313、151、151这样的方式进行。

考点五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

热传导: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热对流:热对流 ——气体对流、液体对流

热辐射:以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任何介质

考点六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的驱动力

1.烟囱效应

在垂直围护物中,由于室内外温差造成的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烟囱效应和烟囱高度、内外温差有关。

2.火风压

火风压是指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

3.外界风的作用

风的存在可在建筑物的周围产生压力分布,而这种压力分布能够影响建筑物内的烟气流动。建筑物外部的压力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风的速度和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和几何形状等。

考点七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一级消防学习技巧(快来领取今日学习任务)(4)

初期增长阶段:从室内出现明火算起;着火点处局部温度较高,燃烧的面积不大,室内各点的温度不平衡 ,室内平均温度较低,燃烧速率主要受控于可燃物的燃烧特性,而与通风条件无关,属“燃料控制型火灾”。 —— 新!

充分发展阶段:进入充分发展阶段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起火燃烧,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可高达 800~1000 度此阶段大量可燃物同时燃烧,燃烧的速率受控于通风口的大小和通风的速率,属“通风控制型火灾”。—— 新!

衰减阶段:火灾则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内温度下降显著,直到室内外温度达到平衡为止,火灾完全熄灭 。

考点八轰然的判定依据(新增)

轰燃:是指室内火灾由局部燃烧向所有可燃物表面都燃烧的突然转变;

轰然的判定依据:—— 新!

(1)顶棚附近的气体温度超过某一特定值(约 600 度);

(2)地面的辐射热通量超过某一特定值(约 20KW/m2 );

(3)火焰从通风开口喷出

考点九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灭火基本原理--破坏已触发的燃烧条件

冷却灭火(水喷雾灭火系统 )

可 燃物一旦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

隔离(泡沫干粉可隔离)

在燃烧 三要素 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终止燃烧 、扑灭火灾 。

窒息(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 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

化学抑制(有干粉灭火剂和七氟丙烷灭火剂)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

一级消防学习技巧(快来领取今日学习任务)(5)

巩固提分练习

1、下列属于蒸发燃烧的是( )。

A.焦炭的燃烧

B. 沥青的燃烧

C. 煤的燃烧

D. 铁的燃烧

2.液体燃烧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期间不会产生的现象是( )。

A. 闪燃

B. 阴燃

C. 沸溢

D. 喷溅

3.可燃气体的燃烧方式可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下列关于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

B.蜡烛燃烧、酒精灯燃烧灯均属于扩散燃烧

C.预混燃烧比较稳定,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

D.预混燃烧的可燃混合气在管口流速大于燃烧速度时,可能会发生回火

4.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下列关于闪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B.闪点与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有关,饱和蒸汽压越高,闪点越低

C.在一定条件下,可燃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着火

D.汽油的闪点比煤油高

巩固提分练习答案

1、【答案】B

【解析】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沸溢是含乳化水的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热波而在液面产生猛烈沸腾现象。喷溅是液体燃烧形成的热波,向下传播过程中,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产生向外喷射的现象。阴燃是指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缓慢燃烧,是针对固体燃烧而言的。因此,阴燃不是液体燃烧呈现的现象。

3、【答案】B

【解析】蜡烛燃烧、酒精灯燃烧灯均属于扩散燃烧。

4、【答案】D

【解析】汽油的闪点比煤油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