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驴肉火烧是什么样子的(河北特产燕赵大地)
从古到今,无论是豆腐脑的甜咸党,还是粽子的荤素之争,都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派。而在同一片燕赵大地上,对于河北特产美食——驴肉火烧而言,也出现了为数少见的两大派别,参与燕赵大地两派之争的群体,却是来自大江南北的食客们。
河间驴肉火烧vs保定驴肉火烧
甭管什么地界,只要开了一间河间驴肉火烧,用不了多久,旁边就会挂上保定驴肉火烧的牌子。二者相争,你来我往,争锋相对。究其源头,则要追溯至明清年间。
保定驴肉火烧的发源地为保定市徐水区漕河镇。相传,宋代时漕河驴肉兴起,到明清时漕河一带人士便一改食马肉的习俗,仅食用驴肉。驴肉价格低廉,人们专养驴食用。当地烙制的火烧外焦里嫩,刚出炉的火烧夹上烹制好的小驴肉,就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当地特产名吃。
而提到河间驴肉火烧,就不得不说两部18年火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与《如懿传》中被网友戏称为“大猪蹄子”的乾隆。
乾隆与河间驴肉火烧
乾隆帝酷爱出巡游历,尤喜江南风俗。而下江南水旱两路必经河间,一次错过住处于农家留宿,农户当然要为皇帝烧制佳肴,便把精心煮制的驴肉加到层次松软的火烧里,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问农家此为何物,农家如实回答:大火烧加驴肉。乾隆甚喜,即兴赋诗一首:河间处处毛驴旺,巧妇擀面似纸张。做出火烧加驴肉,一阵风来一阵香。
为此乾隆还差人在河间修筑行宫常住,河间乾隆行宫及手书御碑均有史料记载,以饱食驴肉火烧美味,后回到皇宫还时常想念驴肉火烧,即遣和绅来河间寻找做驴肉火烧的那户农家进宫。和绅也是一位美食家,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和绅写诗来表达火烧的外表就和清朝女人每天打磨的指甲一样薄如蝉翼。
“两大派别”的区别
从外形来讲,保定的驴肉火烧以圆形为主,河间驴肉火烧则多为长方状。两地火烧外形的差异缘于做法的不同,河间的火烧是面上抹油后抻成长方形,然后左右向中间折两次,用面杖擀薄再烙;而保定的火烧则是面上抹油后揉成像小馒头一样的圆球状,用一圆木一压再烙。
图为保定驴肉火烧
驴肉的区别是这两种食品的最大区别,同时也是本质的区别。首先,从原料上来说,保定的火烧选用的是太行驴,河间的火烧,驴肉选用的是渤海驴。
图为河间驴肉火烧
其次,从做法上讲,保定的驴肉为卤制,河间的驴肉为酱制,这一点决定了两种食品口味上的巨大差异。河间的驴肉因为是酱制,所以在加进火烧的时候是凉的,伴着刚出炉的火烧的热气,吃到口中外酥里嫩,烧饼本身的味道混合着酱制驴肉特有的香气,令人口齿余香。而保定的驴肉是热腾腾的,带有老汤卤汁的淳厚味道。
日星月异,无论是河间驴火还是保定驴火,都是咱们河北人在外地浓浓的乡愁。现在不仅仅是驴肉火烧,连三岁小孩都会说的一句谚语,“天下龙肉,地下驴肉”可谓是把全驴宴带向了世界;驴舌、驴蹄、驴肚、驴心.......全身上下无不是饕客们的最爱,脆滑筋道,口齿留香。甚至许多食客为了吃到此等美食,真空快递,运送他乡!
可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我还是想在傍晚的街头,一家昏黄灯光的老店,来上两三碗鲜白翠绿的驴杂汤,刚打好的火烧配上鲜切的驴肉加上软糯焖子和脆生的尖椒,三两好友在推杯换盏中结束漫长而辛勤的一天。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