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表演来历(传承之木棍上的东方芭蕾)
33集大型文化专题片《传承》,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地方特色资源建设项目立项,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传承》以纪录片的形式集中介绍我省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融合传统技艺、人生体验、历史文化展示于一体,用影像的力量记录文化精髓,为广大观众搭建一个走近传人、感悟文化的平台。这组专题片将在辽宁文化共享电视频道和辽宁文化云平台等多渠道播出。
高跷,我国古代百戏之一。高跷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源于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踩着高跷模拟鹤跳舞。另一说法是来源于古时的渔民踩着木跷在浅海中撒网捕鱼。还有说法是来源于古人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方便采集树上的野果。在海城高跷的国家级传承人邢传佩看来,这种踩在木棍上的表演形式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好处,因踩着高跷表演本身不需要舞台,高跷帮助演员在视觉上增加了一定的高度,还能起到更加引人注目的作用。
高跷有文跷和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从古至今,高跷一直盛行于中国的大江南北。北方的高跷秧歌表演者扮相滑稽,角色以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为主。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皆有。
辽宁的高跷以南部地区的海城和盖州最为有名。火爆热烈的场面,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一如东北人开朗奔放的性格,在一扭一浪之间,人们痛快淋漓地宣泄着心中的喜悦,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
在东北,流传着一句话,“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在传统的秧歌表演中,只要高跷队一出场,就会吸引所有观众的目光,邢传佩小时候,每次看表演都会跟随着高跷队跑,边跑边给演员们喝彩和鼓掌。
作为一项广受百姓喜爱的民间节目,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海城高跷都扭得红红火火。
这座古朴典雅的清代建筑——山西会馆,是海城高跷的发展博物馆和传承基地,邢传佩和杨敏经过多年的资料搜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来到这里的人们详细的展示着海城高跷的前世今生。
海城,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唐代得名“三江越虎城”,清代时是全国著名的通商口岸,东北地区的陆路、水路贸易中心,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海城被称为高跷艺术之乡,是辽南高跷的发源地,海城高跷又叫海城秧歌,是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海城高跷历史悠久,清代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中记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牛庄古镇三义庙就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表演。”最早的海城高跷动作和形式都比较简单,以“武跷”为主,艺人们主要的表演形式就是在高跷上耍刀弄棒。
海城高跷属于大鼓高跷,主要表演团队通常是七副架(14人)或十二副架(24人),其中的主要角色被称为“四梁四柱”,分为头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
海城高跷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妆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海城高跷的伴奏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常用的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
海城高跷表演题材源于生活,大多是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头跷是整个队伍的指挥者与核心人物,在队伍的排头出场,一袭黑衣,头戴棕帽,二跷挥舞着马鞭紧跟其后,头跷与二跷一般都扮的是英雄人物。
高跷中的老生在扮相上借鉴了戏剧中老生的形象,大多是扮成渔翁。老蒯是海城高跷中十分受欢迎的角色,这个身着靓丽、头插大花、手拿烟袋、脸颊有痣的老太太只要一出场,观众席中就会笑声不断。高跷表演的主要特点是扭、逗、浪、相,这在老蒯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城高跷的“上装”是女演员角色的统称,做女旦造型,男演员的角色叫“下装”,为文丑造型,“上下两装”都是借鉴了传统戏曲的扮相,尤其是“下装”的造型,头顶竖着小辫,风趣诙谐。
海城高跷能够闻名中外,这些高难度的绝活功不可没,每一位演员都身怀绝技,他们脚踩两尺多高的高跷却如履平地,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而最吸引眼球的组合造型则是演出中最精彩的压轴项目。这个造型名为“孔雀开屏”,以一托三,对男演员的力量要求非常高。
热烈欢快、风趣诙谐的辽南高跷秧歌,是黑土地上绽放的最耀眼的艺术之花,高跷艺人们用自己的付出与坚守,展示着辽宁人民率性洒脱、热情奔放的至真性情,也将对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赞颂融入其中。这一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珍宝,将把更多的欢笑与祝福,带给每一个热爱它的人。
编辑/黄玥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