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二历史4.王安石变法)

高中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二历史4.王安石变法)(1)

高中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二历史4.王安石变法)(2)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表现:各地农民反抗不断,且愈演愈烈

2、原因: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③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形成“积弱”局面的原因:为加强皇权,集中了军权,结果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①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的没有统兵权,统兵的没有调兵权,使之相互牵制。 ②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以达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的目的

2、形成“积贫”局面的原因:为加强皇权,集中了行政权,结果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形成了“冗官”,增加了财政负担,形成“冗费”;军队数量激增,形成“冗兵”,增加财政负担,形成“冗费”,“三冗”最终形成积贫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核心:整顿吏治

2、内容:①改革文官循资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

②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③改革贡举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④慎选地方官员

⑤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3、失败原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新法被宣布废止

四、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①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不断增加赋税,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表现:各地农民反抗不断,且愈演愈烈)

②北宋强化皇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时军队数量激增,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最终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庆历新政的失败

(2)王安石主观条件:立“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做宰相;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

五、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时间

1069年,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经济上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免役法(募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军事上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文化教育上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和执行不当损害百姓利益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历史意义及评价

历史意义:①富国之法在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有一定成效;②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积贫积弱。强兵之法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原有军事编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③取士之法促进了考试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于确立择优录用的原则有积极意义。

局限: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六、变法的历史作用:

1、改善积贫积弱的局面:

①青苗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

②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灌溉,对防洪抗旱、扩大耕地面积有重要作用 ③免役法:通过缴纳费用使人能够过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 ④方田均税法:打击了隐瞒土地的豪强地主,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大商人的利益

2、改善积弱的局面

①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保马法:使马匹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 ③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④设军器监: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常量也大大增加

总之,租金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七、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

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启示与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是艰辛的,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充满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要有坚定的信念,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