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讲解完整版(道生一二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整天不得不面对钢筋水泥、电子产品、拥堵的交通、紧张的生活节奏等等,这时候的你,是否想要走进大自然,靠近大自然,想要寻找心灵的归宿?你是否想过,靠近大自然,才更贴近生存生活的规律呢?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探索万物是由何而来,看看是否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吧!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讲解完整版(道生一二三)(1)

第六章

帛书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传世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直译

空虚永存,运行不止,如玄奥的生育之门一样,造生天地万物。这个生育之门,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存在着,无论怎么使用,都不会竭尽。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讲解完整版(道生一二三)(2)

解读

“谷神”并不是指稻谷之神,谷是指山谷,山谷是空荡荡的,所以用山谷来形容大道的虚无。空荡荡的山谷可以生养万物,恰好可以用来形容大道能生养万物。神是指孕育万物的能力和不拘于形式的过程。“谷神”可以理解为大道虚空生养万物,其精髓就是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玄牝”一词中,玄是指高深莫测,牝是指雌性的生殖器官,牝本来写作匕,象形字,像女性生殖器官的形状。“玄牝”,是指深不可测的生殖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微妙化生,万物由是而出,是说道化生万物而不见其所以生,所以将道比作一个女性生殖器。以一个巨大深远的而不可见、却又神秘而可以生产万物的生殖器作为“道”的象征。连天地都是从这个“玄牝”中生出来的,所以深不可测,说是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本。

大道万物就如同人类的孕育过程,它充满了神奇又不为人所目睹,正因为我们无法亲眼看到,才更突兀出它的神秘和深奥。大道的孕育和女性孕育不同点在于,大道生育万物的功能的无限的,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而说“玄牝不死”,它怎么可能死呢?这是大道的本质特征使其永不停息地生化万物。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呵若存”,是指道的这种运行,就像丝线一样很细微,让我们察觉不到,同时又连绵不断,一时一刻都不停止。“用之不勤”,“勤”,本义指不爱惜劳力,勉力而为。《淮南子》说“力勤则匮”,不爱惜劳力就会很快竭尽,所以“勤”在这里是竭、尽的意思,“用之不勤”也就是用之不尽。道的这种功能,造生万物的功能,是永远用之不尽的。“玄牝之门”就是指大道生殖器官的门道,它存在吗?在哪里?如果大道存在牝门,那大道也就是实体了,能够摸得着看得见了,可实际上大道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形象;如果大道没有牝门,那么这样形容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大道的牝门存在于“无”的状态之中。无的状态无处不在,充盈于整个宇宙中。无中生有,有又变无。无的蕴意是不见踪影又无法寻觅,从整体到分散,再由分散聚为整体,包含一切变化。它永远都不会枯竭、停息,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讲解完整版(道生一二三)(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它而产生的,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远存在。也就是说,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法则及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永不消亡,这可谓是谷神不死。  老子把‘道’称作‘天下母’,又比之为女阴(‘玄牝之门’),某种意义上,老子是具有一定女性(或者说母性)崇拜的思想的。老子的思想贵柔守雌,他从“弱者道之用” 出发,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柔弱胜刚强”。他所崇尚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就是以柔弱顺其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在《老子》中,“负阴而抱阳”、“牝常以静胜牡”、“知其雄,守其雌”等这样贵柔崇阴的例子是很多的。

“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玄牝”一股都被解释为母体生产之门,也有观点认为“玄”即天,“牝”即地,《易经》中即有“天地玄黄”、“牝巧地类”之说。故而“玄牝之门”和“天地根”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玄牝产生万物的形容十分形象,其实人类在思索天地产牛的时候,经常与母体、生殖相互联系。例如,神话传说中盘古就是产生于阴阳相交的大蚩中,而后才开辟出了天地万物。无独有偶,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的关系时,也使用了类似的描述方法。他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而天地,与大自然就是人类整体的母体。这种本性在人类精神需求上,就表现为向往自然,依赖自然的强烈愿望。可惜现在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失去了太多的东西,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之上。城市的喧嚣、工业的污染、生态的恶化、都市中巨大的精神压力,都要求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位人在世间万物中的地位。人类只有依照天地大道行事,遵从自然规律,才能让社会持续发展,越来越繁荣,即“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也是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告诉人们的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