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

舵面,飞机操纵面后缘的铰接小翼面。飞机主要操纵面(副翼、升降舵、方向舵)后缘的铰接小翼面或可调小翼片。在外廓上,调整片是主操纵面的后缘部分。控制调整片的偏度可以改变主操纵面上的铰链力矩。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1)

舵面是指在气流中利用偏转而产生导弹平衡力和控制力来操纵导弹飞行的气动翼面。又称操纵面。舵面就是飞机的操纵面,一般都是三个方向的操纵面,水平方向的叫升降舵,就是平尾,负责控制飞机升降,垂直方向的叫方向舵,一般在垂尾上面,负责控制飞机的航向,倾斜方向的叫副翼,一般在飞机机翼末端,负责控制飞机倾斜,还有一种鸭翼,就是歼十机翼前面那一对。通俗的说,就好比你把汽车方向盘打半圈,车头只转了一点点的就是效率低,车头已经180度大转弯的就是效率高。

什么是飞机的舵面效应?

舵面偏转,受气流的力量反作用于机翼和机身,从而使机身受力而产生飞行姿态的变化。如打副翼,飞机会翻滚。

升降舵,顾名思义就是控制飞机升降的“舵面”,当我们需要操纵飞机抬头或低头时(一般来说,抬头即意味着飞机爬升,低头同理),水平尾翼中的升降舵就会发生作用。升降舵是水平尾翼中可操纵的翼面部分,其作用是对飞机进行俯仰操纵。

首先来看飞机各部分的名称:前面是各部位名称,后面是部位作用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2)

Vertical Stabilizer:垂直尾翼安定面

Control Yaw:保证航向

Rudder:方向舵

Change Yaw(side to side):改变航向(即左右,准确的说是控制机头朝向)

Elevator:升降舵

Change Pitch(up and down):改变迎角(即上下)

Flaps:襟翼

Change Lift and Drag:改变升力和阻力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3)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4)

Aileron:副翼

Change Roll:控制滚转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5)

Spoiler:扰流器(阻力板)

Change Lift,Drag and Roll:改变升力、阻力和控制滚转

Slats:缝翼

Change Lift:改变升力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6)

Fuselage(Body):机身

Hold Thing Together & Carry Payload:把各部分连成整体,承载有效载荷(即装人或者货物)

Cockpit:驾驶舱

Command and Control:发出控制指令(控制飞机飞行)

Jet Engine:喷气发动机

Generate Thrust:产生推力

Wing:机翼

Generate Lift:产生升力

Horizontal Stabilizer:水平尾翼安定面

Control Pitch:控制迎角

飞机的空中转弯:地面转弯跟汽车原理一样,前轮一偏就转过来了。来看看空中转弯,需要靠副翼的偏转使飞机倾斜一个坡度(下图的例子是向右方偏),这样飞机的受力就如下图所示。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7)

飞机航向姿态系统(飞机舵面效应)(8)

升力Lift的方向不再是垂直方向,而是有一个角度,如此以来升力可以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力(黑色箭头)和向右的分力(红色箭头Side Force)。这个向右的分力就是让飞机转弯的动力。

Vertical:垂直方向

Vertical Force:垂直分力

Weight:重力(可以简单理解为重量)

Side Force:偏航分力

Lift:升力

Initial Position:初始位置

Final Position:结束位置

Horizon:水平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