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初中阶段,是整个生命发展中最为迅速的阶段。其生理、心理都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生理:2到3年身体生长发育,并达到成熟水平。

心理:成人感增强,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表现为更有主见。

小学阶段,孩子们对父母表现为强烈情感和生活的依赖,家长确实可以作为大家长的姿态(说一不二)。进入初中,孩子们对家长的情感从单纯依赖逐渐转化为希望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希望获得大人对等的话语权。这种转变是隐匿、渐变的,很多家长不能及时发觉孩子的变化,再以老态度对待孩子,肯定会出现较强的家庭矛盾。在这一时期,身体的剧变,心理的矛盾冲突,极易出现逆反心理。

出现逆反心理的孩子,老师难以管教,家长难以沟通。表现为不愿顺从家长、老师意见,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你让他打狗,他偏撵鸡。根据我从业多年的经历,逆反心理,已经成为一种初中生的普遍现象。如放任不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家庭和睦,对社会安定都是不利的。

怎么看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1)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我的理解和看法:

2019年11月中旬,当时接手新初一,有一位男生,成绩属于摆尾,在班里默默无闻,朋友圈子很小,但是脾气暴躁,容易和同学产生冲突,当时挺让我头疼。一次上课他玩弄“手串”戴“戒指”被校主任抓到,交到我手里,跟孩子沟通,他沉默回应,我便联系妈妈到校沟通,然而接下来跟妈妈聊天的内容,让我逐渐理解了这个孩子的心理。父母离异,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最近一年妈妈才获得领养权,小学时候成绩就不理想,妈妈由于愧疚,对孩子的成绩虽有期望,但从没有过苛责。听到这里,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无奈和自责,也理解了孩子异常举动的原因。同时认识到,想要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真心希望可以对他产生一点正面的影响。接下来的相处,我特地多留意他的表现,发现他做值日非常认真负责,责任心是我非常看重的品质。因此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并让所有同学向他学习。

过了一周左右,一天中午,其他同学都在做计算题,他迟到了几分钟,坐在位置上,不时摸自己的脑袋,我走近打算询问迟到原因的时候,看到他头发里渗出些鲜血。询问得知,骑自行车来学校的路上被一个窗户磕到了。由于我们属于新校区,校医还没配备,我对周围也不熟悉。我就拉着他,一边问路一边找,大约寻找了20min,我知道这是我走进他心里的一个机会,让孩子接纳我这个班主任的重要契机。一路上我们没有过多的话语,但是从他包扎前后的眼神举止,我感受到了孩子内心的变化······之后他的成绩虽然起色不大,但是整个人更开朗了,跟同学们也能更融洽的相处了

孩子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作为老师,面对叛逆期的孩子,需先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背景,切忌一刀切,以一种积极关注的态度去了解孩子。及时捕捉师生相处中的教育契机,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敞开心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