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会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精神疾病的前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精神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近2年来,心理医院门诊就诊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心理咨询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其中咨询抑郁症的患者占30%。众所周知,精神疾病不仅威胁个人精神健康,扰乱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近年来,不少人忍受着睡眠障碍的侵扰,难入睡、早醒等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然而,有些人会强迫性晚睡,也有人实属入睡困难,这两者到底该怎么区分呢?

精神疾病会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精神疾病的前兆)(1)

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 需要看心理门诊

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每个人表现出的症状是有差异的,但病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如果有早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控制力降低;体重明显变化等症状,并且持续2周以上,就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前兆,建议到心理门诊就诊或咨询,以免耽误病情。

“晚睡强迫症”是属于不良睡眠习惯

当今都市人习惯晚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场,据往年的一份“中国职场人平均指数调研报告”,广州人的平均睡眠时间只有7-8小时,全国最短。而患睡眠综合症的比例更是全球最高,达47%。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都市人的睡眠出现问题?

由于作息不定时,睡眠质量每况愈下,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就是不愿早睡,这类人在晚上都会沉溺一些和睡觉无关的事情,特别是上网,打游戏或者听音乐。

医学界虽然没有“晚睡强迫症”这个词汇,但实质上,这是一种睡眠习惯,是一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客观存在。

晚睡现象的强迫性表现主要来自三种原因:

首先,有些人的晚睡是受周围人的影响;

第二,从强迫性的角度来说,该症状源于人脑一定要将某件事干完、干好的观念,甚至产生睡眠时间过多是一种浪费的认识;

第三,从对抗性的角度,这种强迫行为则是对白天紧张工作的一种反向作用,理论上说,白天工作十分疲劳,夜晚应该有着更好的休息,但因其对抗性强迫观念,越是该好好休息,反而越是让自己更加疲劳,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建议应从认知上调整,面对现实,面对生活,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上班是必须的,但休息时间也不可以因此压缩,两者之间要求一种平衡,工作如果持续超过一定的强度,对身体是有害的,是不提倡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