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和意境的区别(境界还是意境)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上卷开篇就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下卷中又言:"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境界一词本为佛语,意谓"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这里的"势力"不是世俗上用以取得权柄或掠夺的"势力",而是指人的各种感受的"势力"。佛经中的"六根""六识""六境"之说就是例证: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加以解释说:彼法者,色等六境也。此有功能者,此六根、六识,于彼色等有见闻等功能也。又说: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由此可知,境界之产生全赖个人感受之作用,境界之存在全在个人感受之所及,因此外在世界在未经过个人感受之功能而予以再现时,并不得称之为"境界"。
静安先生使用的"境界"所取之含义与佛典中的含义虽不尽相同,然而其着重于"感受"的特质是相同的,可以兼指外在之感受与内在之感受的这一点是相同的。
《人间词话》是静安先生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作出的评论,提出了"境界说"。虽广受读者重视却也引起过不少争论和批评。见仁见智,既然莫衷一是;为轩为辕,亦复各有千秋。"境界说"虽然因容易引起读者对此一词的解说、理解上发生混淆、猜测,但本人感觉十分贴切,不然还能找出什么精炼的词语来概括呢?
大家如何看的,欢迎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