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中的外星人(45年前人类写给外星人的一封信)


地球编年史中的外星人(45年前人类写给外星人的一封信)(1)

宇宙

相信读过《三体》的人无不对叶文杰以太阳作为放大天线,发出的恒星际广播感到心有余悸。但这却并无完全是作者的虚构,在人类历史上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它所造成的争议和影响,甚至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停止,这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

在45年前的1974年,为庆祝阿雷西博大型射电望远镜改造完成,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这两位美国著名的天文、物理大咖,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2万光年以外的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一则经过精心编辑的信息。持续时间3分钟,发送功率83千焦耳,波长为126mm。

阿雷西博信息在当时引起巨大的争议,让其他科学家感到愤怒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向宇宙发送信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潜在的风险。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的专业程度,阿雷西博信息是一条经过精心编辑,用“上帝语言”写成的外星人能够看得懂的信息。在《三体》中,刘慈欣先生为了剧情的需要有意识的忽略了这个问题。

地球编年史中的外星人(45年前人类写给外星人的一封信)(2)

阿雷西博信息

以《三体》为例,在宇宙中各个文明之间因为种族差异、文化习惯、数学进制、计算机编码的不同,要进行沟通其实非常的困难。所以当三体监听员收到叶文杰的广播后,真实情况跟看天书没什么区别。你说我们生活在太阳系,鬼才知道什么叫太阳系;你说我们想和你对话,可人家三体人压根就不会说话,用的是脑电波……所以在宇宙中,两个陌生文明要进行远距离沟通,我们熟知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统统没有任何意义,更不存在所谓的自解译系统。唯一可采用的方式就是“数学”,而且必须是最基础的数学,这是全宇宙通用的语言,又被称为“上帝的语言”。在阿雷西博信息中,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几乎将这种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阿雷西博信息采用“二进制”原理,将电磁脉冲分为两种不同的信号进行发送。就像摩斯电码的“嘀”和“嗒”,用两种声音的不同组合来表达信息。不同之处在于,当外星人完整的接收到信号后,只要将两种信号分别定义为两种不同的颜色,就会组成一副包含各种信息的图像(上图,注:真实的阿雷西博信息只为黑白两色,彩色信息是小编为了区分,自行标注),这就大大增加了破解的概率。

其次,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将阿雷西博信息的信号总量严格限制在了“1679”个,这是因为这个数量的信息要想排成一副方形图像,只能有“23*73、73*23”这两种排列方式。又因为排成“73*23”会变成杂讯,毫无规律可言,所以只能排成“23*73”这一种方式,这就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当然从数学上来说还有“1*1679和1679*1”这两种极端的排列方式,但按正常思维考虑,如果接收信号的外星人连这点基本常识也没有,也就不用指望他们能够破解信息了。

地球编年史中的外星人(45年前人类写给外星人的一封信)(3)

整个阿雷西博信息大致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数学定义”是整个信息最关键的部分,相当于打开整个阿雷西博信息的钥匙,任何接收到这个信息的文明只有首先破解了这部分信息,才能读懂整个阿雷西博信息。在这部分中,从下到上(注意是从下到上)第1行10个白色色块为起始位,代表数字开始没有其他含义,后边所有表示数字的地方也同样会有这样一个起始位。第2、3、4行,从左至右分别代表人类数学上的1-10。注意在起始位后“从下到上”也为进位顺序,每格进2,如数字“9”(红色虚线标注部分)二进制写作:起始位,1、0、0、1,最后一个数字“1”进位后,转换为10进制的“8”,所以9=8 1,这是二进制的工作原理。同时,第一部分只有10个数字也代表了人类使用的是10进制。

强烈建议:如果您读懂了这个破译指南,有兴趣的朋友可先不看下面的内容,自己尝试进行破解,看是否能读懂这则用“上帝语言”写成的阿雷西博信息。


第二部分为紫色色块:最下面一排是数字起始位,说明后边仍然是一组数字。从左至右分别为:1、6、7、8、15,这是人类DNA所包含的5种化学元素:氢、碳、氮、氧、磷的原子序数。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化学元素,不得不说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真是两颗天才的脑袋。

第三部分为12堆绿色色块:表现方法和第二部分类似,只不过是用数字来表现人类的DNA结构。从上至下分为4行。其中第1和第3行,从左至右分为4个区块,每个区块代表DNA的三种组成部分之一:脱氧核糖和碱基;第2、第4行分为两个区块,均代表DNA的另一种组成部分:磷酸盐。所有区块都由5个数字组成,依序代表了上一段中5种化学元素的原子个数。同时,第1、3行的碱基还体现了碱基配对规则,具体资料如下:

第1行: 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腺嘌呤(Adenine, C5H4N5)、胸腺嘧啶(Thymine, C5H5N2O2)、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

第2行: 磷酸盐(Phosphate, PO4)、磷酸盐(Phosphate, PO4);

第3行: 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胞嘧啶(Cytosine, C4H4N3O)、鸟嘌呤(Guanine, C5H4N5O)、去氧核糖(Deoxyribose, C5OH7);

第4行: 磷酸盐(Phosphate, PO4)、磷酸盐(Phosphate, PO4);

地球编年史中的外星人(45年前人类写给外星人的一封信)(4)

阿雷西博信息

第四部分:蓝色色块表现得是人类DNA双螺旋形态;中间的白条最开始仍旧是一个数字起始位,代表这是一组数字,表现得是核苷酸的数量,当时的估算值约为4.3×109。

第五部分:中间的红色小人自然是人类的形态;比较特殊的是左侧的蓝色和白色色块,蓝色色块和人的身高相等代表人类身高,而中间的白色色块为数字“14”,代表人类身高为本信息波长126mm的14倍,即1764毫米,这大约就是1974年全球人类男性的平均身高。为什么阿雷西博信息要用自身的波长作为单位?这正是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的高明之处,因为只有波长是人类和外星人共有的参考单位,也只能如此。右边白色色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代表当时全球的人口数量:4,292,853,750人。

第五部分最下方的黄色色块表现的是太阳系,左侧最大的方块代表太阳,右侧9个小方块依次代表太阳系九大行星。在1974年,因为冥王星还没被人类开除出行星序列,所以仍然出现在了这里。在九颗行星中第3颗行星明显被升高了一格,代表我们生活的地球。

最后第六部分表现的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可视为整个阿雷西博信息的落款。紫色的色块为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外形,代表我们就是用这样一个设备向你们发送信息。下面蓝色和白色色块的表现方式,和第五部分表现人类身高的方式相同,代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口径为2430倍本信息波长,也就是306.18米。

地球编年史中的外星人(45年前人类写给外星人的一封信)(5)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读懂了整个阿雷西博信息,如果要将它转换为人类语言,大致意思为:我们是一种由氢、碳、氮 、氧和磷五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碳基智慧生命,使用10进制。我们身高约1764毫米,有两只手两只脚,直立行走。我们生活的恒星系共有九颗行星,其中第三颗行星是我们的家园,在这里生活着4,292,853,750个人类。我们用一台直径达306米的巨型设备向你们发送这则信息,热忱期待你们的回应和光临……

阿雷西博信息除了本身的巧妙性,另一个让科学家感到恐惧的原因在于它的发射目标——武仙座球状星团(M13)。这当然也是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的目标。在这个庞大的星团中,包含了数十万颗恒星,一直被科学家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地方。

从1974年算起,目前这则信息已经在茫茫的宇宙飞越了45光年的距离,但直到今天为止人类从未收到过外星人的任何回复。科学家们所担心的,类似黑暗森林打击一类的危险也并未降临地球。

我们都是阴沟的虫子,但总要有人想仰望星空!深度解读科幻,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