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心脏起搏器慎用(小心保养心脏起搏器)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一部叫做《国土安全》的电影?

片中的罪犯利用笔记本电脑,刺杀了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的副总统。

剧情吊炸天,让人大呼Amazing,但现实其实远超电影脑洞。

2013年,黑客届知名帅哥巴纳拜·杰克,成功黑掉了多家厂商生产的心脏起搏器,只需在十二米之内配合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能让起搏器放出830V的电压,让植入者丧生。

幸好杰克人帅心善,他的初衷只是提醒厂商提高安全层级,并非为了伤害任何人。

否则,原本为生命“加油”的心脏起搏器,就会变身“炸药包”,取人性命。

安装心脏起搏器慎用(小心保养心脏起搏器)(1)

其实,心脏起搏器虽然是非常重要的救命神器,但它也有诸多禁忌,需要小心使用,谨防因为机器的局限性而“丢命”。

术后有不适,小心并发症

尽管现在的心脏起搏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出现并发症:

(1)患者存在凝血机制障碍,会增加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血发生的风险(所以术前凝血功能评估必不可少);

(2)手术操作不当,主要体现在术中没有进行彻底的止血(这主要考验医生的水平);

(3)患者体型过于消瘦,对!太瘦了不行!这类患者皮下组织更为稀疏,并发症的几率就要高一些(看到这里胖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药物影响,术前没有及时停用血小板抑制剂、华法林、活血化瘀药物,则容易引起术后血肿或者出血并发症(听医生的话,别让自己受伤~)。

常见的并发症有囊袋血肿、出血、电极脱位、囊袋不良愈合、囊袋感染等,通常为局部感染,全身感染较少见。

因此,患者一定要充分重视植入后的身体感觉,如有强烈的不适感或异物感,一定要及时向随诊医生反映,弄清原因,千万别自以为是,强行忍耐。

电极防脱位,行动请温柔

起搏器由两个基本的工作原件组成:脉冲发生器和导线电极。脉冲发生器植入肩部与胸部之下的皮肤中,并发出一条或多条延伸到心脏的导线电极。

安装心脏起搏器慎用(小心保养心脏起搏器)(2)

这些电极不是随随便便摆进去就OK的,它必须勾在心肌的肌小梁上,而电极的小勾又是很软的塑料制成的,如果“勾”得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电极脱位从而造成手术失败。

所以,患者做植入手术前,应该多方了解,谨慎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不要看到啥牛皮癣小广告就乱求医。

心脏起搏器在心肌上定位后,需要等待附近的纤维组织像网一样将其慢慢包裹,到真正稳固大概需要3~6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就算你有少儿多动症,也得憋着,不要剧烈运动;就算你是“秋名山车神”,也要温柔“行驶”。

此外,与所有的电子设备一样,导线电极也会受到磨损。重复或者负荷重的手臂活动(如划船、举重等),可能会导致导线在同一位置反复弯曲和松弛,而当安装起搏器侧的手臂过度伸展时,甚至可能会出现导线断裂。

因此,适度、温柔,是心脏起搏器植入者的自我修养。

电池会耗尽,及时换机器

作为一种电脉冲发生器,心脏起搏器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目前市面上的心脏起搏器电池寿命都在5-8年内。

安装心脏起搏器慎用(小心保养心脏起搏器)(3)

当然,电池不是一下子就被掏空的,而是慢慢消耗,起搏器也会随着电力不足慢慢停止工作,植入者的心率会因此逐渐减慢,重新出现植入前的头晕、无力等症状,但不会突然停搏,宣布狗带。

为了防止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到医院检查电池情况,在电池寿命耗尽前,及时到医院更换起搏器或者电池,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例如全世界最早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就更换了20个心脏起搏器,直到86岁才因为癌症去世。

不过,最新的胶囊起搏器寿命已达12年之久,且有公司正在研制能够使电池持续工作30年的充电装置。相信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一劳永逸不是梦。

电磁场干扰,手机要拿远

心脏起搏器通过精确定时的电流刺激心肌,从而产生作用,因此不能靠近强磁场,否则容易受到电波干扰。

安装心脏起搏器慎用(小心保养心脏起搏器)(4)

如果植入者靠近发电车间、高压电场、变压器、雷达、发射机、电台发射站、马达、电环焊接等强磁场和强电场,或者是某些大功率电梯,就很可能受到电波感染,出现一些不适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心律失常。

但普通的家用电器,如电风扇、烤箱、吹风机、剃须刀、冰箱、电视、电脑、洗衣机等,一般不会影响起搏器,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但手机最好与起搏器保持25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此外,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应充分征询医生意见;在进行机场安检时,应给安检员出示心脏起搏器随身证明,因为安检部门建议,心脏起搏器植入者不要使用步入式金属探测器,而是接受安检员的拍打式筛检。

安装心脏起搏器慎用(小心保养心脏起搏器)(5)

看到这里,有人也许会觉得,心脏起搏器竟有这么多“禁忌”,也太难伺候了吧?

我想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你都斥巨资买命了,多花点心思好好保养怎么了??

好好珍惜吧,人间真的值得。

[1]谭虹.关于起搏器的问与答[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9(08):10-12.

[2]房玲.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09-210.

[3]李冰一.人工心脏起搏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04):445-446 449.

[4]mp.weixin.qq/s/Gmk68KulOJdQAhz55D6NLw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