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

俗话说:苗好三分收!对于种植草莓的农民朋友来说,经常遇到草莓烂根死苗的现象,而且烂根死苗的草莓苗株数由少量到多,严重时一死一大片,更严重时会造成全园绝产。

经过了解,咱们农民朋友经常遇到的草莓烂根死棵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草莓根腐病上。草莓根腐病是一种危害比较重的土传病害类型和根部病害,主要危害草莓的根系,轻则造成草莓根系变少变色,重则造成草莓根系快速变褐、坏死、腐烂,草莓地上部分会表现出叶片发黄、变褐、坏死、卷缩、萎焉以及黄枯干死的现象。此种病害在大部分草莓种植地上和整个生育期内都会普遍发生,但在持续阴雨天气、地势低洼的地块、田间土壤湿度大的地块以及温室大棚种植地上发病率更高、危害程度更重,其中又以草莓苗期发生最为严重,是咱们广大草莓种植户的种植收益影响最大的病害类型之一。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1)

草莓根腐病具有发病广、危害重的特点,而且也比较难防治,目前防治这种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大于治、综合防治”。那么,什么是草莓根腐病?草莓根腐病有哪些类型和症状表现?草莓根腐病是有哪些原因造成的?草莓根腐病的发病规律特征是什么样的?咱们广大农民朋友又该通过哪些措施来有效防治草莓根腐病呢?下面农技小背篓就和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什么是草莓根腐病?它有哪些分类?

所谓草莓根腐病,主要是由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胶孢炭疽菌、石楠拟盘多毛孢菌等多种病原菌侵染所诱发,根据病害症状上的差别可以分为很多种,但目前发生率较普遍、危害较重且最常见的草莓根腐病类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草莓黑根腐,另一种是草莓红中柱根腐(也叫草莓红心根腐),还有一种是草莓冠根腐病(也叫草莓白心根腐)。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2)

这三种草莓根腐病类型最常见,发病时速度快、传染性强,不论哪种根腐病发病,都会造成草莓植株根系变色腐烂,如果发病后放之不及时,就容易造成整片草莓园染病受害,甚至对全园草莓造成毁灭性打击。

其中,草莓黑根腐发病主要表现为病根颜色变为棕褐色或变黑褐色,根系会由外部向内部逐步腐烂;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主要表现为病根颜色变红褐色,所以也叫草莓红心根腐病根系会由内部向外部逐步腐烂;而草莓冠根腐并主要变现为病根呈白色腐烂,所以经常也叫做草莓白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3)

二、草莓根腐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草莓染病后,在发病初期时,一般先发生在根系尖端比较幼嫩的新生根、小侧根、不定根上,随着病情的发展,根系受害部位会逐步向根系中心部位传染发病,病根上先出现不规则的变色小病斑,然后整个病根的颜色会逐步的加深(变红、变褐、变黑等)、组织细胞坏死,最终导致整个根系快速的黑褐色腐烂或干枯死亡。如果拔出病株、切开病根,我们会发现病根的纤维管、木质部等组织已经呈变黑褐色腐烂。

在地下土壤中根系发病的同时,草莓的地上部分也会因为根系水肥吸收能力和养分输送能力变弱而表现出受害症状。在发病初期或者病害较轻时,草莓植株上叶片的外叶边缘会逐步的退绿变黄,随着病情的发展加重,草莓的叶片会逐步呈现出变褐或紫褐、萎焉、卷缩、坏死、枯萎等症状,而且病情的症状表现会按照由根基部老叶向顶端新叶蔓延的顺序发展,到病害后期或病情较重时,整棵草莓会因为根系完全腐烂而导致整株苗株黄、萎、枯死亡。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4)

除此之外,发生根腐病的草莓,生长迟缓、植株矮小、根系短小且数量少、枝叶弱小,而且结果量和果实品质上也都有十分明显的下滑。

三、草莓根腐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1、草莓根腐病的诱发原因有哪些?

草莓根腐病之所以发生,其原因就出在草莓生长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水肥营养、栽种模式以及田间管理方法等问题上。

一方面,长期重茬种植,会导致土壤中的病原菌逐年持续累积,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中 存活多年,从而大幅增加了根腐病发生的风险,而且草莓重茬年限越长,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率就越高、危害程度就越重;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5)

一方面,草莓根腐病菌属于低温高湿的土传病害类型,低温高湿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病害菌的繁殖和侵染,草莓生长期内遇到持续低温多雨、经常浇灌大水、土壤瘠薄或黏性重或板结、地势低洼积水、雨后排水不及时土壤湿度过大等不良生长环境时,发病情况就会大幅增加。

一方面,草莓种植管理方法不当,也会加重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率与危害。在草莓种植管理过程中,使用抗病抗逆性的品种、种苗带菌而未消毒处理、平地平畦种植、种植密度过大、中耕或施肥不当伤根、整枝除叶不及时、田间郁闭透风透光条件差、过量使用氮肥而有机肥、磷钾肥使用不足等,都会造成草莓根腐病频发,从而造成草莓大量的烂根死棵。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6)

再一方面,对于苗株长势较弱、根系损伤、土壤湿度较大以及长期重茬种植的草莓种植地来说,不论在发病率上还是在受害程度上,草莓根腐病的病害情况明显要更加严重。

2、草莓根腐病的发病规律

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能够潜藏在土壤中进行越冬越夏,可以持续存活多年,只要外界的温湿度条件适宜,就可以大肆的繁殖、传播和危害,它可以通过土壤、降雨、浇水、种子、幼苗以及农业工具等在田间传播。一般来说,在田间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草莓根腐病菌在10-20度左右的温度环境中就能不断的繁殖、侵染,其中8-13度左右的温度环境最有利于发病,当温度超过25度及以上时,草莓根腐病菌繁殖侵染会严重受抑,基本上不再发病或者发病情况很轻。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7)

四、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治草莓根腐病危害?

草莓根腐病属于比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类型,在防治管理方法上,首先要树立起“重防早治、防大于治”的种植管理理念,其次防治过程中不能单一用药防治,要从播种前的土壤与种苗消毒杀菌处理开始着手,并在草莓生长期内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性的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病害防治成果。

1、土壤清洁消毒,避免重茬种植

一方面,在草莓种植前,应当对前茬作物收获后在田间残留下的残枝、落叶、枯草、病株、碎石等进行全面性的清理,并集中移出田外进行集中性的焚烧深埋处理,以此来保持田园清洁、减少田间土壤中残留的病原菌数量。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8)

一方面,草莓根腐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持续存活多年,因此,草莓应当避免重茬种植,尽量选择近2-3年没种过草莓、茄子等作物的新地快,对于草莓种植区建议与禾本科作物、十字花科或百合类作物等作物进行4-5年及以上的轮茬种植,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田作物进行轮茬,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或控制土壤中长期积累残留的根腐病原菌数量。

再一方面,对于没有条件进行轮茬种植的草莓种植区,可以在草莓播种育苗或移栽定植前,通过使用生石灰、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新高脂膜等进行土壤消毒杀菌处理(每亩使用生石灰100-120公斤,药物每亩使用2公斤加30公斤细干土撒施翻入土壤,或者用药物吸收后喷施地表),如果是温室大棚草莓种植地,建议利用夏季歇棚时采用干湿交替高温熏棚的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闷棚20天左右,10公分土壤湿度65%左右、温度70度左右),在进行高温闷/熏棚时可以配合使用石灰氮、溴甲烷、氯化苦等物,以此来提高闷/熏棚的防治效果。此外,也可以在草莓栽种前按照每亩1500-2000公斤有机肥 100-120公斤生石灰的用量,在均匀翻施入土壤中后起垄并灌足底水,然后覆盖地膜利用夏季高温暴晒2-3周左右。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9)

此外,在土壤消毒杀菌后,应当在施肥时适量增施生物菌剂或生物菌肥,以此来促成草莓种苗根际周围形成较强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落。

2、做好种子、育苗的优选与消毒处理

种苗带菌,是诱发草莓根腐病的重要原因,选用优质种苗、做好种苗的消毒杀菌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草莓根腐病的发生。

一方面,在选种时,应当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好、易高产、发芽率高且无任何病虫害或霉变的良种,在播种前要提前2-3天选择晴天进行晒种,然后按种量0.2%的方法使用多菌灵、恶霉灵、退菌特、粉锈宁、402抗菌剂等进行浸种,或者购买专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此来灭杀种子表面残留的病害菌。

一方面,在播种育苗时,一定要选择无病土苗床,如果是直接购买栽种,一定不可在发生过根腐病或有根腐病害历史的苗圃园购买草莓苗,以防带菌病苗把病害带入到田间。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10)

3、科学种植方法,合理种植密度

在种植草莓时,应当避免平畦种植的方法,建议采用更有利于散湿透水保墒的高垄、高畦的覆膜种植模式;同时为了预防因为种植密度过大、苗株徒旺长或瘦弱、枝叶稠密通风透光环境差、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草莓根腐病的问题,我们在种植草莓时应当根据地力、墒情、品种特性等掌握好种植密度,以便给草莓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个体发展环境和良好的水肥气热生长条件。

如果是高垄栽种,建议按照垄高25公分、垄距40公分、垄上宽25公分、垄底宽30公分的方法起垄,如果是高畦栽种,建议按照畦长12-15米、畦宽1-1.2米、畦沟宽20-25公分的方法作畦,每亩种植密度可以掌握在15000株左右,土壤肥沃、地力高、墒情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栽种密度,土壤贫瘠、墒情差、地力地的地块可以适当降低栽种密度。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11)

4、带土起苗、科学定植

草莓根系损伤,会大幅增加根腐病菌趁机侵染危害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做好草莓移栽定植时管理。

在草莓移栽定植时,一方面,起苗前应当提前浇水,然后带土起苗,以此来保护幼苗根系发生较大的损伤;一方面,在起苗时,建议在起苗前或定植时,使用甲霜恶霉灵、苯醚甲环唑、福美双、五氯硝基苯、等药物进行蘸根,以此来切断病菌侵害草莓根系的途径。

除此之外,在草莓移栽定植时应当选用健壮苗,最适合定植的健壮苗标准为4叶1心、根系发达、茎粗1.5公分左右、株重25克以上且植株矮壮、叶色黄绿;定植时,建议配合基肥每亩施入3公斤的枯草芽孢杆菌,同时采用深沟弓背的畦面种植,以此来促进根系发达、预防田间积水。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12)

5、提高肥料施用的科学性

对于草莓来说,充足、全面且合理的肥料供应,是确保草莓苗株健壮、抗病抗逆性强、高开花坐果率以及后期高产丰产的基础。

在施肥时,应当严格按照“腐熟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化肥为辅”、“适量增施磷钾肥、控制使用氮肥、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叶面肥”的方法进行;在施基肥时,建议按照每亩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 40-5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用量方法使用,在追肥时,建议分别在苗株显蕾后、第一批果坐住且开始膨大后、第一批果采收时分别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施8-12公斤的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施肥后,应当及时浇水,以此来稀释土壤中的肥料浓度和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如果有条件的农户,建议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

除了基肥和追肥覆土施肥以外,在草莓生长期内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不仅健壮植株、起到抗逆防病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草莓果实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建议从草莓开花前开始,每隔10天左右用0.3%的磷酸二氢钾、0.2-0.3%的硼酸或硼酸溶液、1%过磷酸钙滤液等叶面肥配合甲壳素、腐殖酸、芸苔素内酯等功能性叶面肥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左右即可。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13)

6、做好草莓生长期内的浇水与排水管理

湿度过大,是诱发草莓根腐病的重要原因。草莓从播种育苗到开花结果都离不开水分的供应,但每个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从整体来说,草莓发芽出苗期应当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在定植移栽缓苗后到开花前,应当适度控水蹲苗,只要土壤不干旱、苗株中午不萎焉,不必过多过勤的浇水,当草莓进入到开花坐果期时,此时应当适当增加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可以每隔10-15天浇水1次,以此来促进浆果的膨大发育,此时可以把土壤的蓄水量保持在75-85%左右,等到草莓果实即将成熟时,应当适当控水。

在对草莓浇水时,应当避免大水漫灌,建议采用喷灌、膜下滴灌的方法,或者采用早晚小水勤浇的方法,每次浇水后要及时通风排湿,以防田间土壤湿度过大而诱发根腐病。此外,在遇到持续阴雨天气或大雨时,应当在雨前应当及时清沟挖渠、雨后及时排水排涝,以防田间积水、根系受涝而诱发根腐病,每次雨后2小时要做到地面无明水,等表层土壤少干燥后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此来促进土壤中水分的尽快散发。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14)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浇水时,应当把草莓发病区域未发病区分开浇灌,以防病害田内草莓根腐病菌通过浇水传染到健康田的草莓植株上去。

6、合理调控好温度

草莓根腐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因此应当做好草莓生育内的问题调控管理工作,破坏草莓根腐病菌繁殖与危害的环境。一般情况下,草莓最适合生长在15-28度左右的温度环境中,建议根系旺盛生长期时把温度调整在17-22度左右,在茎叶旺盛生长期时把温度调整在20-28度左右,在草莓花芽分化期时把温度调控在10-18度,在草莓花期时把温度调整在15-25度左右,在浆果膨大期时把温度调控在18-20度左右,在浆果成熟期时把温度调整在18-25度左右。如果温度过高,应当及时通风降温,如果温度过低,应当及时加盖增温或临时升温,一定要避免温度低于12度以下情况的发生,以防给草莓根腐病创造繁殖与传播的温床。

草莓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病(草莓根腐病常发生)(15)

7、药物防治

草莓根腐病以防为主,在发现病情后,应当在发病早期或发病初期时及时用药进行防治。

因此,建议在草莓定植时,结合施肥使用适量的青枯立克 地力旺 沃丰素进行灌根1-2次,或者用甲霜恶霉灵、嘧菌酯、多菌灵、抗菌剂进行蘸根处理;

对零星发生根腐病的草莓植株,应及时拔出病株,并用石灰水、甲霜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喷灌病穴周围土壤。

对于大面积发生根腐病的草莓园,建议在发病初期时使用使用1500倍的甲霜恶霉灵、1200倍的恶霉灵、1000倍的福双美、1000倍的咯菌腈、4000倍的苯醚甲环唑、1200倍的扑海因、500倍的霜脲锰锌、600倍的甲霜锰锌、500倍的普力克、1000倍的恶霉福美双等药物进行喷施,如果有需要可以配合灌根一起使用,同时也可以增施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

除此之外,对于草莓根腐病的防治,也可以使用100倍的青枯立克 150倍的地力旺 600倍的沃丰素同时进行药物喷施和灌根,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搭配大蒜油、有机硅等一起使用。

在药物防治管理上,一方面要注意交替使用药物,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防治效果连喷2-4次,每隔7-10天用药1次,一直使用到控制住病害为主。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