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历史动态图(黄河改道回归江苏)

看看苏大强的定义之七:高铁网密度全国第一!水运吞吐量第一!

史上几十次黄河改道都是自然的力量。当今,让黄河重归黄海(黄海怎么能没有黄河呢),此乃人类主动为之。让黄海与淮河、长江在江苏大地三江并流景象并非其目的,而是强国的战略性举措。

1.黄河强大的造陆能力,每年可以新增30平方千米的陆地。但现在黄河三角洲处于我国内海内,并不能让我国的领海线向外有效延伸。若让黄河流入黄海,黄河将是我国开疆辟土的、无可替代的国之重器(可以与长江造陆媲美):增加的国土面积和延伸的领海线,都是宝贵的战略资源。

2.黄河改道,可以恢复黄河中下游航运、并且可以避免“悬河”决口的威胁:

其一,规划建设更加顺直的中下游河道,便于泥沙冲刷入海、降低泥沙沉积,杜绝地上河,增加泥沙入海量,加速造陆速度。

其二,在入海口,尽量扩大入海河道的宽度,甚至可以利用废黄河、淤黄河两个黄河故道同时入海,由“点”变“面”入海,可以加速造陆速度。

将原黄河故道北侧的支流全部引入黄河河道,增加来水量,加大自然河水冲刷力度。

在洪泽湖北侧的成子湖挖一条连通黄河的水道,“引湖入河”并设立河闸,在黄河枯水期开闸放水冲刷河道,避免河道泥沙沉积、淤积河道。

在下游两岸一定的范围内设置黄河生态涵养区,除了人工造林稳固河岸,还可以为航道挖泥清淤提供足够的空间放置淤泥(真正的纯天然肥料)。日常挖泥清淤是维护航道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

其三,上述种种规划,就是在增加国土面积的同时,恢复黄河中下游的航运功能,可以与京杭大运河实现平面交叉,可以极大地提升两河的航运效率,促进黄河沿线的经济发展。

黄河改道历史动态图(黄河改道回归江苏)(1)

下方红线顶端,黄河故道三角洲

3.黄河改道,宜早不宜迟:

随着黄河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持续进行,黄河上游泥沙量逐年减少、并且呈大幅度减少的趋势。据有关观测,由70年代的年16亿吨减少至目前的3亿吨。因此,黄河改道工程,刻不容缓。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若需转载或者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