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为什么要叫乞巧节(七夕又叫乞巧节)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七夕是什么民族的节日?源于什么朝代?”今天(8月25日)上午,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大观园举办了七夕节文化活动,除了演出和传统非遗展示外,现场还进行了知识问答的互动,答对问题的观众都得到了一份“垃圾分类”的纪念礼品。
今天(8月25日)上午,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大观园举办了七夕节文化活动。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据了解,七夕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初七不仅是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带有爱情意象的“七夕节”,同时,还是“乞巧节”,古代的女子们会在这一天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来“斗巧”,展示自己精湛的手工艺技术。七夕斗巧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其中的“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本次文化活动包含文艺节目演出、七夕传统非遗项目展示及巧娘分享、有奖知识问答、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互动留影区等环节。非遗项目展示有京派剪纸、彩蛋绘制、北京绢人、北京雕漆、传拓技艺、彩砂工艺、彩塑京剧脸谱、北京内画鼻烟壶、裕氏草编等展台与游客和市民互动交流。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协作记者 吴江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