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

1982年4月,深圳泮溪酒家开业。这家创建于1947年的酒店,总店坐落于广州市西郊荔湾湖畔,以其宏大而精美的园林建筑,成为全国最大的园林酒家,被人们誉为“江南第一家”,与北园、南园一道合称为广州三大园林酒家。90年代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和“国家特级酒家”称号。

这样一家酒店开业,对刚刚经历了“文革”,回归正常生活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大事。它的粉墙黛瓦、绿榕回廊,以及金龙化皮乳猪、八宝冬瓜盅、绿茵白兔饺、鹤鹑千层酥等名菜名点,无不吸引着人们。

可是开业仅两天,眼见着酒店生意红火异常,总经理却愁眉苦脸地跑到市政府诉苦(1958年泮溪酒家转为国营)。

这就奇怪了,生意好还诉苦?难道嫌赚钱太多不成?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2)

时任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兼财贸办主任的李定回忆,总经理诉苦说,不少来到店里的客人没有粮票吃不上饭,饭店和客人都着急,但都没办法。有脾气大的顾客就冲工作人员发火:什么特区?连饭都吃不上!

80年代还是票证时代,出门带粮票就像我们今天出门带手机一样,不带的话吃不上饭。因此有人把粮票称为“吃饭的护照”。可是在按户籍实行定量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深圳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身上没粮票呢?

这其实正是深圳特区发展早期遇到的一个大问题。

当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还不到两年,大批建设者、创业者、打工者从全国各地一起涌来,深圳人口从原来的两三万发展到八十年代初的五六十万。怎样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是摆在深圳市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3)

80年代深圳中英街

来到深圳的外地人,大多是人在深圳,户口还在本地。第一个月的粮票可以随身带来,第二个月也能让家人寄来,可到了第三个月,很多人就接续不上了——毕竟家人也要吃饭,哪有那么多粮票可寄?即便那些有粮票的,也因为劳动强度大,饭量大,定量根本不够用。

那个年代,粮票只在户籍所在地供应,也就是说,你是哪地方人,就在哪地方领粮票。因此,外来人员在深圳是领不到粮票的。

另外,有不少人到深圳淘金是偷偷跑出来的,原单位根本不知道,一旦时间长了被发现,单位肯定会到粮食部门取消他们的票证供应,这样一来,这些人就成了“无粮户”,要饿肚子。

好在他们在深圳挣到了钱,可以在市场上买高价粮(议价粮)解决吃饭问题,对有没有粮票倒也不很在乎。但想到泮溪酒家这样的国营大饭店吃顿好的,却绕不过粮票这道坎。

泮溪酒家有接受过周恩来总理接见的全国最佳点心师罗坤、优秀点心师齐惠瑞、特级厨师范汉鸿、杨海等强大的技术队伍,八大名点和八大名菜受到过广州市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享誉海内外。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4)

泮溪酒家内景

很多人来到泮溪酒家,就是为了尝尝他们的点心和菜肴,想着没有粮票但多花点钱,也能一饱口福。可是泮溪酒家规定,所有主食和米面做的点心都要用粮票购买

这样一来,那些没粮票的客人只能干瞪眼,酒店也没办法。客人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只能悻悻离去。眼看着有东西不能卖,酒店声誉还受到影响,总经理又怎能不着急呢?

李定听了总经理的叙说,也感到为难。粮票虽小,却牵扯到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可能有人要问:那时候吃饭为什么非要粮票呢?直接用钱不行吗?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粮票制度。

粮票、肉票、布票、油票等商品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工业水平落后,商品短缺,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专用购买票证。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5)

不过,票证制度并非我国独创,17世纪的法国、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二战时期的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发行过票证,对生活必需品进行计划供应。但他们的票证存续时间短,范围小,对社会影响不大。真正使票证成为一种经济制度并普遍化、固定化的,还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发行票证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计划经济的设计者、理论家认为,货币是旧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物,计划经济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带市场经济弊病的体制。为此,他们经过种种实验后,最终确立了票证制度。

二是短缺所致。计划经济被国外经济学家称为“短缺经济”,在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用票证对消费品进行配给,可以避免分配不均,是当时解决短缺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6)

1966年全国粮票

1953年,我国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对粮食进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对市镇人口实行“四证三票”制度,即:市镇居民粮证、工商行业原料用粮证、饲料证、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地方料票。自此,各种粮食票证开始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

当时的粮食定量供应办法,是按家庭人口、年龄、职业等划分不同的标准,比如,1955年北京城镇人口的定量标准,就是按特重体力劳动到轻体力劳动、职员及脑力劳动者、学生、居民,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分类,不同人群定量也不同。如:特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定量57.07市斤,普通居民27.86市斤,3岁以下儿童只有9.02市斤,等等。

1955年10月1日,我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正式发行。随后,油票、肉票、布票等票证也相继出现。4年后的1959年,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情况,将商品票证增加到吃穿用3大种类12种,包括鸡蛋票、白糖票、鱼票、糕点票、肥皂票、香烟票、棉絮票、碱面票等,都那个时间出现的。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7)

1955年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

到1961年,凭票供应的商品已达到156种,其中副食品的90%、工业品的68%都必须凭票购买:吃饭要粮票,喝酒要酒票,吸烟要烟票,就连一分钱一盒的火柴,也要有火柴票,更不用说缝纫机、自行车等贵重商品了。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8)

鸡蛋票

为配合票证的使用,各地方又发行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9)

与票证制度相对应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人进城可以,打工却不行,因为每月定量供应的粮票、油票只有城镇人口才有,农村人拿不到定量,就吃不上饭,在城市根本无法生存。这样一来,就把农民牢牢束缚在了土地上。

不仅如此,就连不同省份或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受制于粮食关系。比如去外地出差,走之前得拿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全国粮票,否则你拿着本地粮票到外地没法消费,就要饿肚子。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0)

如此严格的票证制度,并不是国家政策严苛,而是物资短缺时代的无奈之举。

几十年间,各种票证“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眼花缭乱。在诸多票证中,唯有粮票稳居“老大”的地位,被人们称为“神州第一票”。这也难怪,每个人都要吃饭,要吃饭就得买粮食,别的票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粮票。

当时逢年过节串门走亲戚,什么都可以不带,就是不能不带粮票。主人不留饭,你得用粮票在路上买吃的;主人若留饭,则要付给主人家相应的粮票。因为大家都是定量供应,你给人吃了,主人家可能就有人要饿肚子。这无关关系远近或者亲情厚薄,而是肚子的问题。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1)

1961年,著名国学大师吴宓想到广州看望陈寅恪。陈寅恪很高兴,却写信给吴宓说:“兄带米票每日七两似可供两餐用,早晨弟当别购鸡蛋奉赠,或无问题。”

吴宓回信说自己带了不少粮票,每天一斤,也不用陈寅恪为他另备早餐。

吴宓、陈寅恪与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吴、陈二人当时都是大学教授,收入不菲,却还要在信中专门提到粮票,可见粮票之重要让大师们都不能免俗。

不仅是他们,就连国家领导人请客也得用粮票。

1963年,周总理在中南海举办宴会,为参加第27届世乒赛的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饯行。大家坐定后,邓颖超拿出一瓶酒说,这瓶酒是外宾送给总理的,总理没舍得喝,让我拿来给大家送行。今天总理请客,但粮票得你们自己出。

当时人们可以在金钱上大方,但在粮票上却大方不起来,因为谁都没有多余的粮票。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2)

这种情况延续到80年代,就成了制约泮溪酒家发展的一个瓶颈。

泮溪总经理告诉李定,客人说,贵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能吃得上。

按总经理的意思,如果市里能允许泮溪购买一些高价粮,酒店抬高点价格把吃食卖给没有粮票的客人,这样皆大欢喜,岂不很好?

可是李定不能轻易表态。

当时泮溪酒家由深圳友谊公司与广州饮食服务公司两家单位合营,是国营性质,如果开了这个口子,出事了咋办?

李定拿不定主意,决定把这事拿给大家讨论一下。

当天,李定主持在市财贸办开会,专门讨论泮溪酒家能否购买高价粮的问题。

会上,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半。

支持者认为,这样能解决没有粮票的人的吃饭问题,能繁荣市场;反对者认为,国营企业买高价粮,违反国家政策,不能支持。

开会期间,泮溪的总经理一直候在门外等结果。李定出来告诉他,他本人是支持泮溪买高价粮的,但还得把事情向领导汇报,看看领导的态度。

时任深圳市副市长周溪舞听完李定的汇报后,当即拍板表示同意,要求李定不要开大口子,先以泮溪酒店为试点,试一下看。

周副市长的爽快态度让李定很吃惊,他没想到领导能答应得这样痛快,这也坚定了李定搞试点的决心。

得到市里的许可,泮溪酒家的管理层非常高兴,随即开始从农贸市场购买高价粮做饭,来吃饭的客人,无论有没有粮票,均可就餐。只是有粮票的卖得便宜,没粮票的就卖得贵些。

比如当时一碗米饭,有粮票的卖5分钱,没粮票的卖5毛钱。价格高了10倍,却没有人嫌贵,反而纷纷叫好。酒店总经理还专门跑去向李定报喜。

泮溪酒家的口子一开,其他饭店纷纷效仿。没多久,一些企业、单位的职工食堂也开始这样搞了。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3)

可是解决了没有粮票吃饭的问题,新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不用粮票卖饭的地方越来越多,粮食一下子紧张起来。

这是可以想见的,毕竟国家调拨的粮食是按定量供应的,流通在市场上的高价粮本来就没有多少,现在大家都来买,自然就越买越少。

周溪舞只好帮李定“擦屁股”,带着他四处找粮。他们跑到河南、河北、江西等产粮大省驻深圳的办事处,请他们帮忙搞粮食。

人家说,粮食是有,但国家统购统销,少买些行,大批量肯定不行。

周、李二人就软磨硬泡,说只要有粮,哪怕到农村高价收,不能大批量运输,分成小包小批量运也可以。

副市长亲自出面,几个办事处的人不好强硬回绝,同时也被他们的“政策”说动了心,就偷偷帮他们搞了不少粮食。

写到这里,我们应当向周溪舞和李定两位深圳领导致敬,正是他们的开明、果断和努力,为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物价改革战役打响了第一枪。

开了粮食的口子,深圳的胆子大了起来,他们利用国家给的特殊政策,四处筹措短缺物资,以满足特区建设和百姓生活所需。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4)

当时国家允许深圳的外汇全部留作自用,深圳政府一方面拿出外汇采购物资,同时请全国各地的商业部门来深圳设立收取外汇兑换券的商店,以扩大外汇收入来源。

此后,更多的省份来深圳成立办事处,更多的商业部门与深圳联合成立了贸易公司,更多的东西——山东的青岛啤酒、四川的腊肠、腊肉、江西、湖南的腐竹、莲子,源源不断地运到深圳,大大满足了深圳的市场需求。

可是运作一断时间后,新问题又出现了,焦点还是粮食。

1983年,深圳销售的1亿多斤粮食中,40%是高价粮,60%是外省调入的平价粮,高价粮比平价粮价格要高出40%以上。百姓们有粮票的自然买平价粮,没粮票的只能多花钱买高价粮,多花钱的人觉得吃了亏,意见就很大。

另外,为稳定市场,深圳对粮食实行购销倒挂政策,即贵买平卖,亏损的部分列入财政补贴。仅1983年一年,深圳市财政就补贴了937万元,压力很大。

此时摆在深圳市政府面前的问题是:两个市场、两种价格、购销倒挂、财政补贴。这些问题个个棘手,想彻底解决,就得触碰那个最敏感的问题——粮票。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5)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深圳市政府动了彻底取消粮票的念头。一旦取消粮票,放开粮价,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深圳市政府敢这样想,当然是有原因的。

早在成立深圳特区时,邓小平就多次讲过,改革最关键、最困难、最敏感的问题是物价改革,价格改革关即使有很大风险,也要闯。

1982年,中央选了深圳特区作为物价改革试点城市,逐步放开日用工业品价格,之后又过渡到某些农副产品。

另外,当时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六年,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07亿吨。10月份的《经济日报》称,我国人均粮食近400公斤,基本解决了10亿人的温饱问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84年11月,时任深圳市长梁湘主持召开会议,议题就是:是否彻底取消粮票,敞开粮食供应。

会上有人算了笔账:

1984年,1斤三号大米0.146元,放开价格后涨到0.29元。按每个职工供养系数1.56人计算,每个职工每月要增加支出4.95元。加上副食和其他生活用品提价,每个职工每月将增加支出13元。

因此,会议决定把取消粮票后职工多支出的部分补贴给职工,在工资里一并发放。这样提高了粮价,消除了政府的购销倒挂,财政也不会因为补贴职工而大幅度增加开支。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6)

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在头版刊登了一条消息:

“经上级批准,深圳市政府决定,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不含宝安县)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

消息发出后,市面上竟出人意料地平静,物价也没有飞涨。而且有人发现,取消粮票后,饭量反而比原来小了,原来一个月30斤大米不够,现在有时一个月10斤还吃不完。

为啥?那是因为肉、蛋、鱼、菜、水果等东西越来越多,大米吃得就少了。

至此,深圳成功取消了票证,比全国范围内最终取消票证早了近10年,而深圳也成了广东乃至全国物价改革的试验场。

1985年,广东放开部分粮油价格,实行自由购销。1988年完全放开了食油的价格,并取消了居民的定量供应。1992年,广东又率先放开粮食的购销和价格,取消粮簿。

在广东的带动下,1993年4月,上海也取消了粮、油、肉、蛋票证;5月,北京放开了粮油价格,取消票证供应制度,粮票停止流通。到1993年底,全国约95%以上的市县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

简单讲讲粮票背后的故事 粮票是如何消失的(17)

后来虽然在1993~1994年出现过短暂的粮食涨价潮,有些地方恢复使用粮票,但这只是余波微澜,在国家的调控下,粮价最终稳定下来,粮票终未能“东山再起”。

如今,粮票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能想起它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那些收藏家们。可惜作为曾经使用过粮票的笔者,家里是一张粮票都找不到了,不然也能拿出来卖些钱不是?

想到这里,感觉错失了一个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