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五大习俗(当今九九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关于它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清楚,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先民崇拜自然天象。重阳节就是从祭祀开始的,等到了唐宋时期,重阳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除了祭祖以外还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的习俗。到了现代以后,重阳节又增加了敬老爱老的内容,让整个传统节日的内涵再一次得到升华。因为自2012年以后,国家就已经明确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老年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在广大农村里面,现在并不常见的几种重阳节习俗,或许你都没有见过

重阳节五大习俗(当今九九重阳节)(1)

第一种,佩戴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相信这首诗很多人都会背,这是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思念亲人的诗作,而在这个诗作中提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民间习俗。那就是在9月9日重阳节这一天佩戴茱萸,以此寄托思念。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消毒的作用,可以说算得上是一味中药材。但是古人更是把它作为祭祀佩戴辟邪之物,所以形成了一种茱萸风俗。最早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每逢九月初九,头插茱萸,饮菊花酒,出游欢宴,后来就演变成了古代重阳节最重要的一种习俗和行为方式。但是到了今天,现在虽然还有不少人有登高出游的习惯,但是很少有人在佩戴茱萸了,甚至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

重阳节五大习俗(当今九九重阳节)(2)

第二种,农村晒秋

每年重阳节都在霜降节气前后,此时天高气爽,万里无云阵势,秋天农作物收获之后,摆在自家窗台屋顶阳台晾晒的好时间。所以过去农村经常会在重阳节时晒秋。这种民俗现象并不是在中国所有地方都有,因为每个地方的特色不一样,一般是在地形比较复杂,山地较多,平地较少的山地农村里面才会出现,尤其是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山村生活的村民。现在由于大量的山区农民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在家里种地,所以农村成规模的晒秋活动,其实已经很少见了。而且由于这种比较典型的晒球现象比较特殊,所以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旅游体验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可能只在网络上的图片中看见过晒秋的场景,想要去亲身体验变得非常困难。也许以后农村人越来越少,可能这种晒秋现象就会消失了。

重阳节五大习俗(当今九九重阳节)(3)

第三种,重阳祭祖

虽然我们知道,在九九重阳节中,最古老的习俗就是祭祀祖先。而且重阳节是我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其他三种分别是清明节、春节和七月半鬼节。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祭祖主要是春节和清明节乃至七月半鬼节,在重阳节祭祀祖先的习俗已经非常少见。过去农民在重阳节的时候,既是天地祭祀祖先,一方面是因为秋收已经完成,要向上天报告今年的收成情况,感恩老天爷的恩赐,同时要告慰先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但是现代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祭祀先祖的一种文化习俗,虽然没有消失,但是已经从现实中走向了记忆里。毕竟重阳节如果不赶上周末的话,因为不放假,所以也没有办法去祭祀先祖。

重阳节五大习俗(当今九九重阳节)(4)

当然了,除了上面三种习俗之外,还有一些习俗也逐渐的消失,比如说登高望远或者是秋季赏菊饮菊花酒,这些习俗在某些地方还很流传,但在有一些地方也逐渐的淡泊。这也体现了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当然现在的九九重阳节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因为已经加入了久久敬老的含义,提醒我们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人的尊重敬重,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是最重要的事情。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以上九九重阳节中三个非常传统的民间习俗,你现在还有参与还有精力吗?或者说你还记得吗?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想法,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