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ed与oled哪个更值得买(究竟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打算购买一款高端4K甚至8K电视,一定听说过QLED和OLED这两个名词。在刚刚落幕的CES 2020上,以三星代表的QLED电视与LG、索尼为代表的OLED电视,成为了竞争最激烈、最针锋相对的两种技术,而对于这两种技术,其实很多不太了解的人还是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
OLED与QLED是两个看起来很像、但又截然不同的技术,很多人经常把这两个名词搞混。现在,OLED与QLED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了高端电视市场最激烈的两大阵营,而OLED与QLED电视应该怎么选,也让很多用户纠结不已。
从技术上来说,OLED电视是等离子电视的“继承者”,最近几年,OLED得到了LG、松下、索尼和海信等公司的支持,并且推出了非常多优秀的OLED电视,因此OLED已经逐渐成为了高端电视市场最常见的技术。
而另一方面,QLED技术在2017年突然出现,从本质上来说,QLED是三星SUHD电视的升级版,但现在QLED电视已经在三星电视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但QLED技术真的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是更先进的电视技术吗?还是只是得到了更多的宣传营销而已?而与QLED竞争的OLED技术,作为目前主流的电视技术,真的有那么好吗?
如果你搞不清QLED与OLED两种缩写之间的差异,不知道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那么你需要全面了解一下QLED和OLED电视技术,它们究竟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些厂商支持并且谁更好等。
什么是QLED?
QLED其实是一种新类型的LED电视,使用量子点技术来提高关键图像显示效果的性能。例如三星表示,自己的QLED电视提供了亮度可以超过任何类型显示面板的最高亮度,并且要比普通的LED电视拥有更好的黑色水平。并且要比没有量子点技术的电视显示出更多复杂的颜色。
其实量子点的作用就像是一个过滤器,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时,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形态得到包括红光到蓝光的高峰值纯色光,在色彩上具有先天性绝对优势。
为了满足超高清联盟电视的标准,大多数LED电视必须要使用量子点技术才行。由于现在量子点在高端电视上被广泛应用,因此三星认为如果所有电视厂商都能够开始使用QLED电视,那么将会缓解目前市面上的混乱场面。三星的目标是将QLED电视与普通的LED电视区分开,并且像OLED发起挑战,因为三星目前还没有生产OLED电视的计划。不过三星也有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另外一种MicroLED与OLED对抗。这是另外一种独立的技术,与QLED又不是一回事,因此今天我们不给大家做更多的几勺。但根据之前在CES 2018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看到的一些情况,MicroLED技术可能会成为一种后起之秀,尤其是在亮度和黑色水平方面。
QLED有些不同
QLED不是一种发射式的显示技术,与等离子、OLED、MicroLED甚至是老式的CRT电视都不同。量子点不会直接发出我们所看到的颜色,而是将LED的背光进行分散,在一块LED面板中扮演过滤器的作用。LED通过量子点薄膜,光线可以被精确的转换成理想的色温,并且亮度和色彩都有明显的提升。
但很多电视爱好者希望有一种不同类型的QLED电视。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的量子点可以像OLED一样开启和关闭,不需要背光,也不需要LCD面板。但如果量子点本身能发光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它称作发射光显示技术了。但显然目前来看,它还不是。
什么是OLED?
OLED的全称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简单的说,OLED是通过有机化合物来自发光并且保存电力。OLED电视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发光,因此可以选择性关闭,而这也是为什么OLED能够带来全黑背景的原因。
什么又是mini-LED?
从2019年底开始,TCL开始销售8系列电视,而该系列是首款使用Mini-LED背光的QLED电视。与普通的LED电视相比,Mini-LED电视的背光面板非常小,小到和单个像素没有太大的区别。而这就意味着原本只能容纳几百发光板尺寸的QLED电视,现在可以容纳数万个Mini-LED背光面板。结果就会有更多的背光控制余地,让非OLED电视的效果更接近OLED电视的黑色等级水平。
不过目前Mini-LED技术仍然处于阶段,但如果电视厂商能继续改进这项技术(几乎可以确定一定会不断进步),这项技术就有可能极大地提高QLED电视的图像质量,而且其价格也要比OLED低得多。
QLED对比OLED
现在我们可以将这两种技术互相对立起来对比一下,看看他们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差异,包括亮度、可视角度、对比度等性能。
黑色等级和对比度
对比度指的是画面中最暗和最亮部分之间的亮度差异。如果一款电视可以提供真正的黑色部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无需背光来呈现黑色,这样才能以达到良好的对比度水平。如果一块显示屏能够呈现出最深的黑色,可以说是达到一种完美显示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更深的黑色水平可以带来更高的对比度,让画面颜色更丰富。因此,如果想要更绚丽的效果和眼花缭乱的画面,那么涉及到黑色水平的参数时,OLED是当仁不让的冠军。
QLED电视改善了LED电视的黑色水平,但仍然需要依赖于LCD电视的背光组件。就算拥有最先进的调光技术,可以有选择性的将LED背光调整远离不需要背光的地方,但QLED依然还能看出有背光照射的效果,在屏幕上还是有一点点漏光的现象。这种显现在画面上显示黑色的天空和星星、或者是在看电影时顶部和底部的黑色空白区尤为明显。结果就是在明亮的元素周围会出现一种轻微的薄雾或光晕效果,让线条变得更加模糊。就算是最先进的QLED电视,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温恩替,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这种显现越来越不明显。但如果你打算购买三星的QLED电视,这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至少要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至于2018年QLED电视新品会将这个问题完善到什么地步,还要等到最新的产品上市后才能揭晓答案。
而OLED则没有这些问题,如果OLED显示黑色的区域,完全不会有背光,因此就是真正的黑色。显然,在这个方面谁更出色,答案很明显。
获胜:OLED
亮度
当谈到亮度的时候,这是QLED电视就有了非常巨大的优势。没错,应为LED电视本身在亮度上就非常不错,而量子点技术的加入则让显示效果变得更加明亮。正因为如此,QLED电视拥有更高质量的“彩色效果”,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不失去色彩饱和度的情况下,使画面上所有的颜色变得更加明亮。QLED电视制造商也宣称这样的技术对HDR内容更有好处,因为在图像上的色彩可以用更高的亮度显示。例如,画面上显示湖泊或一辆汽车玻璃上的反光,会更加逼真,也更容易看到。
不过,当谈到HDR电视的效果时,我们可以从OLED电视完美的黑色水平上获得另一种效果体验。但当你从完美的黑色画面开始时,在那些高亮显示的区域中,对于HDR效果来说,感知到的对比度效果的亮度要低一些,而最终的结果是给人的感觉QLED电视更亮一些,至少黑暗的环境中是这样。在有很多环境光的房间里,QLED的亮度优势可以很好地帮助传达更明亮的视觉冲击力。
获胜:QLED
色域
OLED过去在色域这个方面具有统治性的优势,但量子点技术通过提高背光的反射方式,使得QLED电视在颜色精度、颜色亮度和色域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使它们在OLED电视面前丝毫不落下风。同样QLED制造商们也表示,在极端亮度的情况下色彩饱和是一种优势,但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技术上的体现,在正常的观看情况下优势并不那么明显,不过由于对于色彩的感受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因此究竟哪种技术在色域上优势更大,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获胜:平局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的是每个二极管从“开”到“关”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随着响应速度的加快,可以降低模糊效果。
OLED凭借其较小的二极管以单一像素的工作原理,在响应时间上表面上看要更快一些。相比之下,QLED电视中的二极管不仅速度偏慢,而且在LCD显示屏后的背光是以簇的形式工作,而不是单个的像素。这就导致了“开”和“关”状态之间整体切换的速度更慢。事实上,OLED材质面板目前是所有电视技术中响应时间最快的一种技术,这使得它在这方面成为了一个明显的赢家。
输入延迟
至于输入延迟特性,LG在这方面已经大幅改进了OLED电视的属性,让其成为各种快节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的真正选择,不过目前我们还无法测试其他厂商的OLED电视水平。我们知道,OLED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并不是一个坏选择,但是哪种模式的输入延迟最少还有待观察。由于QLED电视的输入延迟在不同的品牌和型号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很难对QLED进行排名。因此OLED和QLED都可能是游戏玩家的一个选择
获胜:平局
可视角度
在这个方面,OLED又是明显的赢家。观看QLED电视,最好的角度就是面对着画面的中心,画面质量,包括颜色和对比度都会随着角度的增加而降低。我们向一侧移动,或者上下移动,都会看到明显的差异。虽然不同型号之间的严重程度不同,但总体的特质不会改变。虽然LG生产了一种名为IPS的LCD面板,其可视角度要比VA类型LCD面板稍好一些,但与OLED相比依然没有任何优势。同样,三星的最高端的QLED电视虽然有更新的面板设计和不同的反反射涂层,但也只是缓解的作用,并非是彻底解决。不过尽管OLED在可视角度上依然是最好的,但它们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事实上,我们预计三星的2018年QLED电视产品将会有更好的观看角度。
OLED电视最大可以在84度的角度下观看,亮度也没有答复下降。虽然一些QLED电视对此专门进行了专门的优化,但OLED目前仍然优势明显。
获胜:OLED
画面尺寸
OLED技术已经发展了不断的时间,而之前当这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时,OLED的最大屏幕尺寸只有55英寸。但是现在已经有88英寸的8K OLED电视在市面上出售,而QLED的尺寸限制更少,目前三星最大的量产QLED电视为98英寸。
获胜:QLED
使用寿命
LG表示,如果在50%的亮度下每天看五个小时,OLED电视的寿命是54年。但这种结论目前还无法验证,毕竟OLED电池从2013年才开始出现,因此现在谈寿命还为时尚早。处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QLED由于有据可查,因此在这个方面胜出。
获胜:QLED
烧屏问题
其实我们很不情愿的将这个对比项目加入进来,因为用“烧屏”这个词并不准确,其实只是一种显示效果的退化。对大多数人来说,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我们知道“烧屏”这样现象是由于长时间阴极射线管所造成。当画面长时间显示静态图像时,图像在屏幕上就会留下“残影”。它真正的原理是在电视屏幕后面的荧光粉由于连续发光太长时间没有任何“休息”,导致荧光粉损耗,形成了固定的画面。
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在OLED电视上。因为发光的化合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降解。如果你把一个像素的使用时间变得足够长,那么你就会使它过早地变暗,在其它像素的对比下,造成一种偏暗的印象。然而在现实中,这并不会给任何普通用户带来困扰。只有长时间故意显示同一画面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问题。即使是某些频道的台标经常出现,但也可以通过关机休息来避免引起问题。除非你每天必须都要看很长时间ESPN,而且连续很多天,并且是在最亮的情况下才可能引起这样问题。记住,依然是可能。
也就是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应该被注意到。但由于QLED电视更不容易烧屏,所以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后者还是赢得了这场战斗。
获胜:QLED
能耗
OLED面板很薄,不需要背光,因此OLED要比QLED更轻薄,同时也消耗更少的电量,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讨论的。
获胜:OLED
视觉舒适性
在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盯着屏幕看,而且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视疲劳也成为了很多人要面对的问题,而造成视疲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眼睛接收了更多的蓝光导致。
而LCD屏幕要比其它类型的显示屏会发出更多的蓝光,即使是没有大量阴影的场景中也是如此。如果你的眼睛接收太多蓝光,就会导致失眠。而失眠本身就会进一步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健康问题。而这就是为什么一些OLED电视厂商,尤其是LG,非常积极的为自己的OLED面变申请Ocular Guard认证。
该认证技术由德国莱茵TUV安全工作室研发,并且以“舒适护眼”的名义在市场上推广。符合该标准的显示面板,必须满足高动态范围、白平衡、颜色精度、宽色域、全反射、间接反射、无闪烁、蓝光管理、正确安装说明以及用户建议等多项要求。
理论上来说,OLED电视应该比QLED和其他任何基于LCD技术的电视拥有更好的整体视觉效果,因为OLED面板产生的蓝光要比LED背光技术的QLED电视少得多。而这也不是佩戴所谓的防蓝光眼镜能解决的。因此如果想要有最安全的观看体验,OLED是更好的选择。
获胜:OLED
价格
以前QLED在价格上会轻松获胜,但随着OLED面板的成本逐渐降低,售价也慢慢变得更亲民,而且由于我们讨论的基本上都是高端产品,因此QLED电视与OLED的价格其实差不太多。但2020年对电视市场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一年,我们会看到像Vizio和飞利浦等公司推出自己的OLED电视,因此OLED电视的价格还会大幅降低。同时TCL的Mini-LED电视则会将QLED电视价格的下降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大幅提升中低端电视的显示效果。
不过从就目前来看,QLED电视在价格方面的确享有非常微弱的优势。
获胜:QLED
总结
QLED与OLED之前都以各自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目前来看要选出一个赢家的话,暂时还是OLED更好一些。在看电视节目和电影时,大多数人都会注意到两种技术不同的表现,究竟谁能提供更好的画质效果。
而QLED从各项参数上来看,占优势的领域更多,比如拥有更高的亮度、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大的屏幕尺寸和更低的价格等。但另一方面,OLED则具有更好的视角、更深的黑色等级、耗电量更少,而且可能还对保护眼睛更好。不过总体来说这两种技术都很好,所以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其实是一种偏主观的答案。QLED是更好的全能型技术,而OLED则更擅长黑色的显示效果。
事实上,这两种技术选择谁都不会出错,除非我们会迎来第三种技术。没错,三星已经表示正在努力将量子点技术嵌入到OLED面板中,希望能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QD-OLED显示面板,而这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将两种技术优势完美结合的产品。但看到这个成果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最新的消息是,三星已经计划追加110亿美元的投资研发QD-OLED技术的开发,因此我们对此也保持密切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