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

提起施耐庵,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他因为一生坚守:“读书就要专心致志;写书更要锲而不舍”这一信条,不仅创作了我国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水浒传》,而且与徒弟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小说,还有套曲《秋江送别》、顾逖诗、赠刘亮诗等传世至今,最终成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并被人们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1)

施耐庵像

今天就来说说施耐庵一生坚守上述信条的故事。

一.生活所迫,走上创作之路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今属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一带),自幼才气过人,而且为人仗义。

施耐庵19岁时中秀才,28岁时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后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因此弃官回乡。

元末明初群雄之一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到苏州建都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策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

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耐庵也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住在江阴徐氏处,为其塾师。之后回归家乡白驹隐居不出,他深感时政衰败,开始以创作来寄托心意。

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2)

施耐庵写作像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施耐庵做其幕僚,但施在多次邀请后仍不应征。为避明朝征召,他们举家迁徙到淮安,施耐庵继续撰写《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著述《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

二.改名引发出人生信条

施耐庵的名字就是因写《水浒传》而得来的。一天,他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于是,就赶往东林庵想问个明白。

到达后,他向庵主询问到: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庵主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想让他们懂得,读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

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并略有所思地说:我们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思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

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3)

施耐庵介绍

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改名之后,施耐庵也从此将“读书就要专心致志,写书更要锲而不舍”的信条坚守了一生。

三.读书就要专心致志

从《水浒传》中出场人物之多,就能佐证施耐庵为创作这一本巨著,曾经读过很多书籍,并且非常专心致志地掌握各类人物的性格特点,将他们形象地刻画进自己的作品中。

《水浒传》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是577个;有姓无名的人物是99个;有名无姓的人物有9个;无名无姓,但对故事情节发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40个。加起来一共写了出场人物725人(另外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还有一百零二人,总共为827人)。

在出场的725人中,男人有665个,妇女有60个。这725人如按其职业划分的话:官员88人,小吏56人,士兵4人,地主(包括土豪、富户)67人,知识分子5人,艺人13人,僧道20人,奴仆14人,百姓58人,少数民族(包括辽国上下)74人,手工匠15人,娼妓4人,农民41人,绿林好汉33人,商贩30人,其他起义军203人。

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4)

施耐庵与水浒人物雕塑

再说梁山好汉共有109人有绰号(108将加上托塔天王晁盖),这些绰号大致根据好汉们的职业、外貌、性格、武艺、兵器以及神怪、飞禽、走兽等进行分类。其中36人的绰号,是施耐庵阅读与研究了南宋人的龚开撰写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后,稍加充实与更新后确定的,而另外73个属于施耐庵自己发挥创造的。

施耐庵给梁山好汉们定绰号时,肯定还研读过与《宋江三十六人赞》大致属于同一时代的《大宋宣和遗事》等书籍。由此不难推断出,施耐庵为了创作《水浒传》,肯定读过并专心致志研究过无数本书籍,才能生动形象地塑造出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来。

四.写书更要锲而不舍

还是以《水浒传》为例,来说说施耐庵创作时的锲而不舍精神。《水浒传》从主题到取材都源自于现实生活,这是施耐庵写书锲而不舍精神的充分体现。

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那个动乱年代,虽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但终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而弃官回乡。后来在起义领袖张士诚手下谋划过军事行动,又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而愤然离职。

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5)

施耐庵画

残酷的现实打碎了施耐庵起初的美好梦想,他开始痛恨时局,并决心用文学创作来激发自己的怨恨。因此,《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就被施耐庵确定为: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并伴随着反映民众贫苦生活、好汉劫富济贫、揭露政府腐败与官员贪赃枉法行径。

这些主题思想本来就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如实反映,经过施耐庵的艺术加工又回到作品中,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另外,《水浒传》不少故事情节,都来自于施耐庵的亲身经历,或者是他将日常所见进行的再创造,所以更显得生动而吸引人了。

如“鲁智深拳打郑关西”的故事原型是:明朝初年的一天,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游玩,正遇见一个恶霸在强夺农夫的茶园。他十分气愤地赶上前去阻止。恶霸见来人理直气壮,只好偷偷地溜了。

可是恶霸打听到施耐庵的住处后,便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围住了他的居所。施耐庵见此情景,只是微微冷笑,便坦然自若地迈出了门。打手们见他赤手空拳,便一哄而上。其中一个黑脸大汉,手举根铁棒挟着风声朝施耐庵的头顶劈来。

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6)

施耐庵纪念馆

施耐庵侧身摆头,一个“顺风扯旗”,让过了棒锋,双手就抓住了铁棒,同时飞起右脚,正好踢在大汉的小腹上,那家伙便滚出一丈多远。施耐庵舞起夺来的铁棒,一阵旋风般的横扫,吓得那帮家伙四处逃窜。

再如,施耐庵有一次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大虫(老虎),武阿二成了武松。这就有了小说中栩栩如生的“武松景阳岗打虎”。

总之,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中国长篇小说之父”施耐庵一生坚守的“读书就要专心致志;写书更要锲而不舍”这一信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也给人们读书与写书总结了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专心致志读好书,锲而不舍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为讴歌祖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施耐庵的经典语录(专心致志读书与锲而不舍写书)(7)

施耐庵塑像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