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进士制度图解(唐朝三十老明经)
这句话跟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科举制度是唐朝重要的选士制度,几乎可以说是寒门子弟踏入上流社会的唯一出路,影响了整个大唐社会,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
唐朝的科举考试总结起来无非明经、进士和制举三大类,本文重点谈谈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
明经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帖文”,就是给你一段经典经书中的几句话,留几个空,让你补充上,这不就是我们上学时耳熟能详的填空题吗?很明显,第一场主要考记忆能力。
第一场及格以后,才有权利考第二场。第二场是口试或答经文大义,也就是将经文大义用口或者笔回答出来。很明显,这是考举子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也跟记忆力息息相关,记忆力强的明显占优势。
第三场考时务策,让你谈谈对时事的看法,类似于现在的时事政治。在唐朝,时务题往往出得比较宽泛,一般是虚造的几个故事,让你谈谈看法,现实意义不大。
可见明经科主要考记忆、背诵能力,有些过目不忘的神童就很占优势。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衰退,所以通过明经考试的以年轻人居多,如果30多岁还去考明经,就算很老的了,所以有了“三十老明经”之说。
进士科
明经在初唐曾经盛极一时,后来逐渐让位于进士科,进士科对于文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求官之路。
进士科与明经科不一样,要考时务策、帖经和诗赋。时务策侧重于现实问题,涉及经书甚多,难度不小。诗赋考的是综合创作能力,一般需要按照要求当场作诗和赋各一首,考的是综合文学素养。
由此可见,进士考试不大需要背诵,重点是考时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吟诗作赋的能力,基本是考综合素养。
无论是寒门学子还是名门之后,都对进士有着崇高的向往,除了能带来官位,让人衣食无忧外,还可以带来名声,这是金钱所换不来的。比如唐高宗时的薛元超曾因为军功做到中书令之职,但他对人说自己一生有三大遗憾,其中一大遗憾就是“不以进士擢第”。
甚至皇帝都有“进士情节”,唐宣宗每次跟朝臣谈话都问人家是不是进士及第,若是则他非常高兴。他是皇帝,不能参加进士考试,所以深以为憾,就在禁宫内自提“乡贡进士李道龙”。由上可见当时人们对进士的重视程度。
进士有多难考?
举子们必须先经过乡试、县试、州府、省试,每次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突出重围才能进京参加进士科考试,最终及第的幸运儿也只有二、三十个而已,考中率不足百分之一。
打个形象的比喻,考中进士,相当于现在高考,你得先考上北大、清华,再从北大、清华中选出最优秀的二、三十个人,其中就有你!优中选最优,难度可想而知!
难考是难考,但诱惑太大,所以全国的举子们都趋之若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考中进士后可以免除兵役,不仅衣食无忧,官、名、利、美人、良缘全都有了。真可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考成名天下知”!
考中进士,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整个家族的荣誉,一旦金榜题名,全家可以免除一切赋税,可以昂着头傲视乡里,自然高人一头。
由上可知,进士科诱惑大,难度也大,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些人考了一辈子,以至于白发苍苍仍奔走于家乡和长安之间,执着的追逐“进士之梦”,故有“五十少进士”之称。其实六、七十岁的进士也有,考完也离入土不远了,其意义只在于把进士梦终于圆了。
举个例子。据记载,唐天复元年,杜德祥任主考官。这年参加进士科考试举子中,刘象、柯崇、郑希颜都60多岁了,而曹松、王希羽70多岁了,这几个人考了一辈子都没考上,还很执着。主考官体谅他们的艰辛和不易,特赦他们当年进士及第,当时的人称“五老榜”。此时考中进士,究竟有多大意义?
“五老”里面的曹松有首很著名的诗《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依我看,这首诗写的不是战争,而是进士科考试。考了一辈子,一把老骨头,行将入土终于进士及第,还有多少举子落第后,辛酸失落而返?这不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吗?其中辛酸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
明白了进士考试之难,我们再读孟郊这首《登科后》就好理解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能怪孟郊狂,不能笑他手舞足蹈,这里面的辛酸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这首诗可谓字字含着血泪!
好了,朋友们,读了本文是不是对“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欢迎各抒己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