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小时候吃过的美食,小时候在河北农村都吃过的野生美食
榆钱儿
榆钱儿,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
榆钱儿
初春,新生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让人馋的不行。
记得小时候,约上三五个小伙伴,躲过大人的监管,偷偷的爬上高大的老榆树,去摘榆钱儿吃,在树上一待就是大半天的功夫。等吃饱了,再把吃不完的榆钱儿用外套一兜,拿回家去用面拌着一蒸,出锅时浇点蒜汁儿和香油,真真又是一道美味。
洋槐花
每年的五月份前后,老家的槐花开了,看着满树的洁白花蕾,闻着沁人的阵阵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洋槐花
小时候吃洋槐花和吃榆钱儿的方法差不多,基本都是生吃或者蒸食,不过比起榆钱儿来,洋槐花生吃起来更多了几分甜香。
此外,洋槐花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舒张血管、消水肿、抗溃疡、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抗菌等作用。
茅根
茅根,也就是茅草的根部,因富含蔗糖、葡萄糖以及少量果糖、木糖,所以味道非常甘甜,是春日里的田野上最好吃的美食之一。
茅根
茅草的生长能力很强,走在乡间的小土路上随随便便都能找到许多,尤其是在小河边松软的沙土地上,都是大片大片的生长着。随手拿一截小树枝,顺着茅草轻轻一刨,就能得到一大截甜甜脆脆的茅根。
同样,茅根也是一味中药材,可以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等症。
茅针
茅针,就是茅草初生叶芽后,处于花苞时期的花穗,因为其形状如针,所以俗称为茅针。
茅针
把茅针从茅草里提出来,拨开外层薄薄的绿皮包衣,里面便是可以直接吃的白色花穗,放到嘴里后,吃起来软软的,有一股别样的微甜和清香,就像春天的味道。
提茅针可是一门很讲究的技术活,由于茅针很细,又长在茅草中间,一时半会很难分辨出哪是叶哪是穗,想要提出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且提茅针的时候,也要仔细分辨是老的还是嫩的。要是提到了老茅针,嚼在嘴里就像在嚼棉花一般,没有了那股清香。
褚实子
褚实子,又名楮桃,是桑科植物构树的成熟果实,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红棕色,表面有可食用的颗粒状凸起。
褚实子
记得褚实子是小编最喜欢吃的野味之一,吃起来味道很甜,比很多水果都好吃。每当褚实子成熟的时候,站在树下看着满树的红果子,口水就没有停过。
那时,为了吃上最美味的褚实子,我们村里年龄最大的一棵褚实子树,被我们一帮小伙伴们爬的树皮都油光瓦亮的。爬树技术不好的人根本上不去,只能在树下看着其他人大快朵颐,并时不时的央求其他人扔下来几颗褚实子,让他们也解解馋。
桑葚
桑葚,又作桑椹,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每年4-6月果实成熟,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
桑葚
山区,种植的果树很少,除了常见的梨、枣、柿子等,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桑葚了。
每年的夏季,家乡的老桑树上就挂满了一簇簇又大又红的桑葚,爬到树上摘下一串放在嘴里,感觉比蜜都甜。每当吃的兴起时,往往就忘记了时间,待在树上就不愿意下来了,直到吃的双手发黑,鼻子流血为止。
姑娘果
姑娘果,一年生茄科植物,营养价值非常高,属于草本水果。姑娘果吃起来味道醇香,给人一种质朴的口感。因为外表非常漂亮,就像一个姑娘穿这裙子一样,所以得名姑娘果。
姑娘果
在小编老家农村一带,姑娘果有一个土名叫香芒榴(读音相近,具体不知道是何字)。每到秋季,在收割过玉米和黄豆的田地里,是小孩子寻找姑娘果的大好时机,每找到一棵都要兴奋上大半天。
每次从田地里回到家,都要摘满一大兜的姑娘果,看着那满兜的金黄,一种别样的幸福充满心头。像这种奢侈品可不是轻易用来吃的,平时就把它们当成私房钱一样藏在最隐蔽的地方,只有等到实在忍不住了,才会拿出一颗来慢慢品味。
龙葵果
龙葵果的叫法很多,潮汕地区称之为乌点归,河南周口地区称之为黑甜甜,河北沧州地区称之为野茄子,京津唐一带称之为狗奶儿,内蒙古赤峰地区和山东部分地区称之为焉柚儿,东北地区别名甜甜、黑黝黝、黑端端,安徽地区别名大专柳,因为其型似葡萄故河北南部也称之为野葡萄,果实熟透后可采食。
龙葵果
龙葵果只有等长到紫的发黑时采食,味道才最佳,吃龙葵果的时候,千万不要一颗一棵的吃,最好的方法是摘上一大把,往嘴里一倒,然后慢慢咀嚼,那味道,绝对妙不可言。
马泡瓜
马泡瓜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鹅蛋,最小的像纽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成熟后的马泡瓜为淡黄色。
马泡瓜
每年秋收过后,田野里就留下了大片的马泡瓜,想吃的话,一低头的功夫就能捡到一大把。
吃马泡瓜的时候一定要吃熟透的,以颜色发黄的为最好,吃起来有一股酸味。颜色发青的马泡瓜还没有长熟,味道苦涩,小时候经常拿这些不熟的马泡瓜,去坑其他小伙伴,每当看到他们被苦的挤眉弄眼的时候,总是逗的所有人哈哈大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