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1)

那个被人当成巫童的非洲男孩,如今准备上学了!

时隔一年,在微博上又刷到他们的消息,当他们两以同样的姿势再次出现在媒体上时,让人蓦地想起已远我们多年而去的黄家驹,和他那一首《光辉岁月》: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

愿这土地里

不分你我高低

曼德拉为之在那片土地上奋战一生,黄家驹在异国为他作曲填词,而这个来自丹麦名叫洛文的女子,用她手中的一瓶水,在那里浇开了“希望”。

  • 骨肉至亲,也难抵蜚短流长

  • 在非洲,有大量儿童被当地牧师指作“巫童”,被认为会给家人带去灾祸,需要由牧师出面对这些“巫童”进行驱邪。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2)

    所谓的驱邪,就是在这些孩子的眼睛里或是耳朵里,灌入汽油,或者干脆就是一通棍棒,有的还会被往口中倒入硫酸,甚至是被锯去天灵盖。不少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被生生折磨致死。

    牧师出面“驱邪”,是要向“巫童”的家庭收取大量的费用。所以,在非洲“巫童”现象的背后,其实还隐藏了一条血腥的利润可观的经济链条。这也导致了非洲的巫童数量不断递增。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3)

    AnjaRinggren Loven(以下称洛文),是一名来自丹麦的援非工作者,3年援非工作,让她亲眼目睹了太多非洲儿童经历的荒唐和残酷。

    一些贫困家庭甚至以“巫术缠身”为借口,将孩子赶出家门。这些儿童,有的被妈妈淋了腐蚀性液体毁容,有的被爸爸用钉子钉入头颅,有的被亲戚活埋。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4)

    上图是一名被灌硫酸的儿童,因为挣扎导致

    硫酸洒到脸上,在医院挣扎一个月后夭亡

    为此,洛文典卖了自己在丹麦的所有家财,转而全身心投入到帮助尼日利亚的‘巫童’的事业中。

    洛文夫妇成立了一个名为非洲儿童救助教育与发展基金会(ACAEDF)的慈善机构,致力于收养那些被认定为“巫童”的孩子,关注他们的教育与发展,提供家庭庇护与医疗救助。如今,这个机构已经收养了30多名被救下的“巫童”。

    一年前,在尼日利亚阿夸伊博姆州首府乌约,两岁的Hope已经流落街头八个月之久,正因为被当地的牧师认为是“巫童”,遭到父母遗弃。八个月里,还是幼儿的Hope靠着捡食街边的残羹剩菜勉强活了下来。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5)

    在被救助时,Hope已经瘦弱不堪,身边虫蝇乱飞,濒临夭折。这张震撼了全世界的照片中那位给Hope喂水的善良女子就是洛文。

    Hope被洛文送到医院,经历了驱虫、输血和治疗后,他的情况开始好转。而在经历了一年的悉心照养后,Hope终于康复并且变得壮实了,如今,他已准备去上学念书。两个人便又以一年前同样的姿势拍了一张照片(如文首)。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6)

    洛文曾在她的Facebook上发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权利,这些权利必须被捍卫。

    希望每个作为父母的人,都知道去尊重和捍卫孩子们的权利,坚守自己对孩子的爱,而不是让他在世俗的洪流里任意飘萍。

    •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示范

    这些照片总是叫人触目心碎。不是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么?不是说虎毒尚不食子么?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7)

    那么,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这些初生的幼儿,父母又何以割忍让他们经受那样痛入心髓的折磨?

    我能想到的答案就只有: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人不得不如此。很少有人可以不被流言蜚语左右,他们会恐惧自己跟主流的趋向不一致,他们会做出选择,哪怕代价是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

    在非洲,因为贫穷和教育匮乏,文化也显得粗暴和单调,生活在那里的尚还不具备反抗能力的儿童,更多的是经受着身体上的折磨。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8)

    而在更加发达一些的国家和地区呢,因为文化的多元,价值观并生。如果父母们不具备独立判断和果断取舍的能力,在面对文化的主流大浪和周围人言汹汹的情形下,这些父母会不会也会害怕跟主流的趋向不一致,也选择牺牲自己的骨肉?

    只不过这些牺牲的表现形式不是让孩子在身体上受到折磨,而是遭受精神上的摧残,拿主流的和社会喜闻乐见的价值观倾轧孩子自己的价值取向。

    多数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是在口上宣导他们的标准,要求孩子应如何如何达到。

    如果这样的宣导和教育是有效的,那这个世界早已成了没有罪和恶的人间天堂。因为我们自小就被教给了那么多的是非标准,听过了那么多的经验之谈,也读过了不少前车之鉴的故事。可事实不是这样。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9)

    优秀和有效的教育,跟孩子的沟通技巧诚然重要,但真正能直抵孩子内心的是,父母自己去践行他们要求孩子的标准,示范给他们看。

    洛文夫妇的儿子也是两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受到父母博爱精神的熏染,又饱见苦难、愚昧和荒唐种种。这些,对于这个孩子的性格塑造,包容、关爱和是非判断能力的养成,都可称得上弥足珍贵。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10)

    看着他坐在那儿和我的儿子玩耍,绝对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经历……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形容,但就是这些让生命变得如此美丽和珍贵。

    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的光辉岁月)(11)

    应该没有人会否认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要行善举的教育上,洛文蹲下身子去给又脏又瘦到令人骇然的Hope喂水的举动,会比她在自己孩子耳边说上一万句“不要有种族歧视,要关爱他人”更加有效,也更深刻。

    末了,也希望洛文和Hope的故事,不止是刺动了一下我们越来越廉价的感动而已,更希望这个故事可以把大家往前推一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大家的关爱之手。

    就算是会带教育孩子本身上,作为父母也应该自小就教育孩子应懂得去关爱他人。因为如果我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只专注眼前切身利益的计算得失,很难培养孩子的气度和格局。

    在四川凉山州盐源县有一所乡村小学,那里的师资力量匮乏,孩子们还处于缺衣少食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家里有闲置的书籍,可以按这个地址: 四川省盐源县平川镇园田小学,马校长(收),邮编615703,邮寄过去捐赠,让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多读一些启发思考的书,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至于往后被人牵着思想走。(不建议捐钱款和其他物资,一是受益人有限,二是不解决根本问题)

    今日话题

    “你都有过那些关爱他人的举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