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也要考专业课程吗(跨专业考研专业课篇)

跨专业考研也要考专业课程吗(跨专业考研专业课篇)(1)

最近上火,牙龈肿得厉害,加之工作也忙,一到晚上就不想写东西。但是,考虑到考研的同学正在积极复习笔试部分的内容,还是决定这周末先把这笔试这块更新了。

(只收藏不点赞我们不是好朋友(o(╯□╰)o))

专业课在考研中占了很大比重,有的专业只考一门专业课,比如经济学,一般是考经济学原理(150分),另一门考的是高等数学(150分)。有的专业是考两门专业课,比如现当代文学专业,一门考《现当代文学三十年》(150分),另一门考《文学理论》(150分)。还有的专业是考大综合,比如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的是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00分)。

请学弟学妹们务必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1、专业课占分高:考研的总分是500分,除了要考高数的,其他的专业课都占了300分,超过半壁江山,得专业课者得天下。

2、专业课拉分厉害:英语政治,你按部就班地复习,和学霸的差距最多在20分左右(两门相加)。但如果专业课复习得不好,分分钟拉开50分,就算你英语政治再好,你专业课差了,也同样上不了线。

3、面试也会问专业课的问题:导师在得知你的学科背景,知道你是跨专业的,没准会测试你对专业课的了解,如果你答得好,那就是很好的加分项,一举抹掉你跨专业、专业课基础不牢靠的固有印象,而如果你答得不好,导师会生出「毕竟是跨过来的,专业知识还是缺欠」这样的看法。

总之,专业课的复习应该是笔试中的重头戏,唱不好这一出,面试的门也很难进去。

那么,如何复习专业课?

一、找到你的专业课

一般优秀的院校不会在专业课的招生目录中直接给出参考书目。比如清华大学的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他的专业课是919经济学原理(见图一)

跨专业考研也要考专业课程吗(跨专业考研专业课篇)(2)

图一

所以,我们搜的时候一定要学校 数学 专业(见图二),数字就像代码,不要忘记了。

跨专业考研也要考专业课程吗(跨专业考研专业课篇)(3)

图二

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别人提供的参考书(见图三)

跨专业考研也要考专业课程吗(跨专业考研专业课篇)(4)

这些参考书,都是历年学长学姐总结的目录,一般不会错,我建议是买二手书,有笔记的更好。

二、如何复习你的专业课

在写建议之前,我提醒学弟学妹,研究生考试它是一门选拨考试,是选拨就意味着竞争和淘汰。你们可以看看复旦金融硕士的报录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17%左右。100个人考,意味着要淘汰83个人。你怎么能确定自己不会是那83个人中的其中一个呢。

出卷人脑子最门清了,我今天出的这卷子,就是如何有效地将这80号人筛选出去,留下导师真正觉得优秀并且想要的。所以笔试,你一定要站在出卷人的角度看待,要时刻想想,如果我是出卷人,这个考题我出不出、如何出,给多少分值合适。

1.考纲

考纲这东西并不是所有专业和学校都有的,有的专业给,有的专业不给。给的专业一定要抓考纲,我当时考的教育学333,这个专业全国的考纲都是一样的,虽然一些优秀的学校也出一些超纲的题,但是,凡是有考纲的专业,他70%-80%的分数都是在考纲中的。换句话说,如果能把考纲中的知识点复习得好,英语政治正常发挥,你基本就能过线了。

在笔试初期,当你粗粗地看了一两遍书之后,先用思维导图给整本书做一个逻辑的框架,把这个课程的逻辑搞清楚,他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前进的,能不呢做到基本的复述。接着,用考纲把整个书给切分掉,依照考纲,找到书中每一块对应的答案,再按难度给每个知识点进行分类。这样,你整本书的知识框架就起来了,而且这个知识框架是为考试服务的,这点很重要。

2.真题

真题一般在考研论坛上都能找到,找不到的,学姐学长那一般都有。哪怕是花一些钱,也务必要买到。真题的重要性仅次于考纲。如果说考纲是在给你织了一张大网,那么真题就在告诉你,鱼有可能出现这张网的哪几个部分。

注意,真题不是拿来做的,而是拿来研究的。不要觉得真题很宝贵,我要等到我复习完了再拿真题练手,测一测自己的水平。真题是给你指明方向的,上一年考过的题大概率下一年不会考,曾经几年考过的题,很可能也不会出,那么这些考点在初期不会是你复习的重点,而若是某一个考点在历年的卷子中,三番五次地出现,那么它很有可能在下一年的考试中再次出现。所以你要格外得重视。其次,你要想想老师出题的理由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分配分值,他背后的规律有没有,这些都是你应该思考的。当然,思考并不是为了让你成为出题人,而是让你在答题时适应出题人的思维,按答题人想要的答案给出答案,这才是应试!

(有一个小的窍门,如果你们报考的是自己学校,最好能拿到该专业的本科期末试卷)

最后,你们在专业课冲刺的阶段,要自己给自己出试卷,按着历年真题的形势和分值的安排,出五到十套题。到了复习的最后,大范围地复习已经不太可能,出卷一是提前适应考场,二是押题,真正复习得当,又对试卷研究分析过的,他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3.学长学姐的笔记

如果有前辈的笔记,最好。只要价格别太过分,我建议你买一份,但也小心骗子。拿到笔记后,记住别人的笔记永远都只是参考。你可以参考别人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但是不要强行用别人的东西,按着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像就搭房子一样,经过一段时间你的建设,你的房子才牢靠。而若是直接用了别人的二手房,是经不起考验的。

三、复习专业课的同时也要考一个东西

我这个建议可能不适用所有的专业课,算是我给一些能用的专业提个醒吧。比如我教育学333是要考教育学和教学心理学的,而教师资格证和教师考编,其实也要考这两门,所以我复习好了这两门,其实是在备考教师资格证和编制。所以,这两门我是真的有出大力气在复习,后来我能拿两本教师资格证(一本高中数学、一本高中语文),也是因为这门课复习得好。

我想考法硕的,能不能顺便过了司考;考应用硕士的,能不能考个心理咨询师;考机械、建筑的能不能为考二级建造师做准备。这样,你考研就不仅仅是为了考研,而是为了未来更加长远的打算。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