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详解口诀(最基础的冒泡排序)

「@Author: Runsen」

排序可能是所有的算法中最最基础和最最常用的了。排序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它以一定的顺序对一个数组(或一个列表)中的项进行重新排序。

排序算法有很多种,每个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今天我们来学习最最简单的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要学习冒泡排序必须知道它的原理:

所谓冒泡,就是将元素两两之间进行比较,谁大就往后移动,直到将最大的元素排到最后面,接着再循环一趟,从头开始进行两两比较,而上一趟已经排好的那个元素就不用进行比较了。

下面,我们就进入代码环节。

冒泡排序详解口诀(最基础的冒泡排序)(1)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 现在,我给你一个nums = [3,1,25,6,8,10,15],要求你用Python将nums实现冒泡排序。

看上去很难入手,其实很简单,我先给出代码

nums=[3,1,25,6,8,10,15] foriinrange(len(nums)-1): forjinrange(len(nums)-i-1): ifnums[j]>nums[j 1]: nums[j],nums[j 1]=nums[j 1],nums[j] print("第" str(j) "次内循环" str(nums)) print("第" str(i) "次外循环" str(nums)) print("最后的结果" str(nums))

我们先遍历nums,这不就是我们的range(len(nums)-1),至于为什么是range(len(nums)-1),其实就是我们的下标从0开始的,len(nums)返回是7,range是左开右闭,但是冒泡排序,我们只需要取到nums[5] = 10 就足够了,所以这里range(len(nums)-1),取到[3,1,25,6,8,10]。

然后,我们在遍历之后的nums,比如i = 0,我们将j取值范围到len(nums) - i -1,用nums[j] > nums[j 1]判断两两的大小, 每次内循环将最大的移到最右边。

每一次内循环的目的就是将当中最大的移到最右边,而每一次外循环的目的就是当最大的移到最右边后,缩小范围,再寻找最大的数,再把它移到最右边。

我们执行上面的代码的结果如下:

第0次内循环[1,3,25,6,8,10,15] 第1次内循环[1,3,25,6,8,10,15] 第2次内循环[1,3,6,25,8,10,15] 第3次内循环[1,3,6,8,25,10,15] 第4次内循环[1,3,6,8,10,25,15] 第5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0次外循环[1,3,6,8,10,15,25] 第0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1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2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3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4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1次外循环[1,3,6,8,10,15,25] 第0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1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2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3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2次外循环[1,3,6,8,10,15,25] 第0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1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2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3次外循环[1,3,6,8,10,15,25] 第0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1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4次外循环[1,3,6,8,10,15,25] 第0次内循环[1,3,6,8,10,15,25] 第5次外循环[1,3,6,8,10,15,25] 最后的结果[1,3,6,8,10,15,25]

我们可以看到,第0次外循环,已经将25放在了最右边,第1次外循环确定把15放到最右边,这样从右往左,从大到小,这就是完整的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假设被排序的数列中有N个数。遍历一趟的时间复杂度是,需要遍历多少次呢?N-1次!因此,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算法:它满足稳定算法的定义;所谓算法稳定性指的是对于一个数列中的两个相等的数a[i]=a[j],在排序前,a[i]在a[j]前面,经过排序后a[i]仍然在a[j]前,那么这个排序算法是稳定的。

下面是Java冒泡排序代码。

publicclassSort{ publicstaticvoidsort(){ Scannerinput=newScanner(System.in); intsort[]=newint[10]; inttemp;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10个排序的数据:"); for(inti=0;i<sort.length;i ){ sort[i]=input.nextInt(); } for(inti=0;i<sort.length-1;i ){ for(intj=0;j<sort.length-i-1;j ){ if(sort[j]<sort[j 1]){ temp=sort[j]; sort[j]=sort[j 1]; sort[j 1]=temp; } } } System.out.println("排列后的顺序为:"); for(inti=0;i<sort.length;i ){ System.out.print(sort[i] ""); }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sort(); } }

JavaScript冒泡排序代码。

functionsort(arr){ for(vari=0;i<arr.length-1;i ){//外部for循环 for(varj=0;j<arr.length-i-1;j ){ if(arr[j]>arr[j 1]){ vartemp=arr[j]; arr[j]=arr[j 1]; arr[j 1]=temp; } } } returnarr; } //举例如下 vararr=sort([1,7,4,97,23,45]); console.log(arr);

本文已收录 GitHub,传送门~[1] ,里面更有大厂面试完整考点,欢迎 Star。

Reference

[1]

传送门~: https://github.com/MaoliRUNsen/runsenlearnpy10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